這次疫情後,校外培訓行業會存在報復性收費嗎?

金陳所至


校外培訓行業會報復性收費。可能嗎?這次疫情之後,孩子上培訓機構學習的時間會更少了,因為學校要補課,孩子在家學習,無論是網上的學習還是老師直播的課程,效果跟在學校裡面差太多了,所以開學之後學校一定會利用週末和平時的假期時間去補課,也就是留給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這次疫情校外培訓機構,能夠開課的時間還不定,也就是,會慢慢的讓校外培訓機構洗牌的,我們家樓下一排全是培訓班,每個月的房租。校外培訓機構能夠存活下來的實屬不容易,培訓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有時候未必是必需品,好多家長,逼著孩子去學習,到培訓班去學習,甚至花昂貴的代價讓孩子在培訓班學習,但是收效甚微,原因就是孩子本身不愛學習,強迫孩子學習,被動式的學習孩子,成績很難提升。

通過這次疫情會使很多家長明白,自己孩子是不是讀書那塊料,自己孩子想不想讀書,尤其在家這段時間跟孩子的相處,好多家長相信會徹底的明白孩子的學習,有時候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再操心再幫忙再著急花再多的錢都沒用,孩子的成績有時候真的不是校外輔導班和培訓機構給輔導出來的。


陪著孩子一起學


這場疫情對校外培訓行來說,衝擊特別大,尤其是那些靠實體經營的培訓班、興趣班、輔導班,規模越小越容易虧損,最後有可能導致不得不關停。而對於那些大型培訓機構來說,由於可以用線上教學來支撐,倒是可以度過這個難關。

問題來了,對於校外培訓行業來說,疫情過後,會存在報復性收費嗎?

一、從短期內來看,不太可能,因為上半年留給校外培訓行業的時間很少了。

由於校外培訓行業屬於商業性機構,其生存要靠市場經濟規律來自主調節。在疫情的特殊背景下,不存在供不應求的關係,而是能不能開門營業的問題。因此,即使疫情過去了,從短期內來看,僅拿上半年來說,留給校外培訓行業的時間已經很少了。在這個時候,如果他們以過高的收費標準來彌補之前的虧損,恐怕難以實現贏利的目的。因為收費標準越高,家長越不願意選擇。

二、受學校推遲開學晚的影響,上半年週末肯定要佔用時間,這對培訓行業非常不利。

校外培訓行業主要靠學校放學後時間、週末和假期來進行培訓活動。受學校推遲開學的影響,上半年肯定要佔用週末半天或一天時間,暑假也會推遲放假,這樣一來對培訓行業非常不利,只要經營有效時間變少,必然會影響收入。而如果靠大幅度提高收費標準來維持經營,家長們也不願意做冤大頭,大不了不送孩子們去學習。如此說來,校外培訓行為不可能出現報復性收費的現象。

三、培訓行業的收費受市場監督管理,不可能隨意亂漲價,否則會受到處罰。

對於培訓行業來講,在疫情過後如果想進行報復性收費,別忘了還有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誰敢哄抬物價,作為消費者的家長群體肯定不幹。到時只要有擾亂市場的行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肯定會介入調查,對於違反規定的機構進行處罰。對於培訓機構來講,誰也不願意幹這種冒風險的事。因此,不管怎麼說,培訓行業在疫情過後,不可能進行報復性收費。

結束語:今年是培訓行業最難熬的一年,對於小型培訓機構來講到目前為止,基本上已經沒辦法繼續經營,只能主動關停掉來止損。對於大型培訓機構來講,由於有著雄厚的資本支撐,在疫情過後反而可以整合市場,靠走量和低價來快速增加收入,也不可能產生報復性收費的現象。


寒石冷月


老穆認為,不會的!

猶記得三天前,老穆的一位朋友從蘇州打來電話……

我的這位朋友在培訓機構工作,擔任運營總監一職。

目前,該機構已有十餘家校區,也算是一個連鎖機構了。

他說現在這個行業不景氣,從過年到現在,都沒有“開門”……

沒辦法,只能轉到線上教學,否則的話,要產生不少退費。

我的朋友說:“現在面臨不少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招生和房租壓力。”

試想一下,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培訓機構開業了,又怎能報復性收費呢?恐怕採取優惠政策都來不及。


我們都知道,學校開學後,週末雙休往往會調整為單休,暑假也會有所延期。

在這樣的情況下,培訓機構還怎麼招生呢?還怎麼更好地生存?


前幾天,老穆看到一則消息……

蘇州近60000名校外課外輔導機構從業者聯名向蘇州市政府上書,請求幫忙渡過難關。

具體內容要點如下:

由此可見,培訓行業正面臨嚴冬,渴求生源都來不及,又怎能報復性收費呢?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