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試過一個習慣堅持五年嗎?

簡樸韻


我分享一下,我試過一個習慣堅持五年的事情,能夠與堅持兩字掛勾,那這些習慣必定是帶毅力與能量的事,才配得上堅持這兩個字的。

雖然,我堅持的這個習慣是很普通的,但是,我做了六年,那就是每天上下班走路,單程2.5公里,來回5公里。

這種堅持,別看不足為奇,實則在每天出門的那一刻有煎熬,是開車還是坐車的願望總要徘徊不定,但一旦開步,那就如開弓沒有回頭箭,風和日麗,雪雨交加,都是行走在路上的那種執著。

我從未體驗過堅持一件事如此長久,自從有了這種堅持,給我身心帶來的變化,就是從未有過的堅強,這種堅強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因為這是用任何物質買不到的毅力。

不僅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體魄健康輕盈愉快。更重要的是,就從走步開始不久,我拿起了手中筆擺弄起文字,沒有想到我能侃侃而談,思維豐富,一氣呵成的文字無須回頭改動,就能基本成形。這讓我挖掘出自己原來有這種組織文字的能量。

我並沒讀過幾本書,因為太愛玩,所以這是我以前根本沒想到的,原來我有與生俱來的特質,可以寫書,詩,散文。於是,朋友圈成了我的電子日記本,詩和散文一篇篇隨著看到的現實就這麼記載下來,雖然,不能說多麼優美,但經過這幾年的沉澱,我想,我已成生疏轉換成熟練駕馭文字發生了質的改變。

我欣喜這種變化,所以,也就常回首一個習慣,且是有能量的習慣,我的六年不間斷走路讓我堅持下來,改變了我的思想與前方的道路。

路漫漫其修遠,風雨兼程靠自己。一個能堅持做一件給自己帶來能量的事的人,多半會形成自己的風格,讓個性釋放,不論有無成就,便有事半功倍的可能。


湘水情懷


給大家講講我的例子吧。我是一個小學語文老師,在有了孩子之後,我也開始有意學習一些育兒知識,但是不是那麼系統。直到孩子上一年級後,我意識到,我必須堅持學習,要走在孩子的前面,只有這樣才能去引領孩子。隨後,我開啟了學習模式,一路走來,無論是自己,還是孩子,進步都很大。

下面先說說這六年來我堅持下來的好習慣:

1、堅持看書的習慣。

每天無論多忙,都會抽出時間閱讀。閱讀的書籍主要有家庭教育類、兒童心理、兒童閱讀、繪本閱讀、個人成長、時間管理等。通過學習,更加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心理特點,也更清楚自己該怎樣去教育孩子、引導學生。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心態也更加平和,知道該怎樣去引導。除此之外,堅持閱讀也提升了自己的專業能力。我把從書中學到的閱讀、寫作方法運用在日常的教學中,學生也不再懼怕閱讀和寫作。

2、堅持運動的習慣。

每天都會抽出時間帶著孩子一起運動,哪怕是學習最忙碌的時候,我們也會帶著他去操場走圈兒。在我們的堅持和陪伴下,孩子也養成了運動的習慣。

3、堅持記錄親子日記。

從孩子牙牙學語的時候開始,定期記錄孩子的成長趣事。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我開始堅持記錄親子日記,每天記錄孩子在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孩子馬上就要升入初中了。再去翻看之前的日記,可以看到孩子一路的成長變化。這個記錄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感興趣的家長可以嘗試一下。

4、堅持做每日計劃的習慣。

如果我們不做計劃,就會發現,時間不知不覺就浪費掉了。比如,有時候拿起手機本來是想查一個資料,但是忍不住看一下朋友圈,刷一下微博。一天結束的時候發現自己很多事情沒有完成。但是每天用時間管理的app做每日計劃,就可以很好地管理時間。

5、堅持每日反思的習慣。

我們每天除了要埋頭趕路外,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反思。比如,反思今天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需要提升?怎樣提升?通過這樣的反思,除了可以及時總結得失,還可以清晰地規劃調整下一步的計劃。

6、堅持寫作的習慣。

堅持寫作,堅持輸出。我寫作的內容,從最初分享一些育兒的經驗,到現在開始寫兒童閱讀的一些專業知識。通過自己的分享,幫助身邊一些有需要的,焦慮的家長。堅持寫作,也讓我找到了除教師身份外的價值。在我的堅持下,已經有平臺主動和我合作,約稿,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7、堅持每日一善的習慣。

每天都會幫助身邊有需要的人,比如答疑身邊一些家長的育兒問題,給出一些建議。比如怎樣引導孩子閱讀,怎樣提升孩子的語文成績,孩子語文學習的診斷等等。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可以讓自己體會到一種幸福感。


所有的堅持都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我們走過的每一步路,都不是多餘的,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韋寶媽育兒手記


我的習慣是每天必須堅持走路。已經堅持七八年了。

早上走3km左右,晚間走3km左右。每天大約6km,平均時速在6km左右。前些年我的體重70多公斤。空腹血糖七點多,血壓95至150。

通過這些年的徒步競走。我的體重下來了。現在是六十六公斤。血糖在6.1以下,血壓在130至90以下。一切達到正常。在飲食上我從來不多吃。

通過這些年的徒步競走,我也總結了,如果體重能下來,三高也能下來。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身體是靠自己掌握。而且還要有一顆平常心,少生氣。遇見不愉快的事,出外轉一圈,回到家裡,氣也消了。

總之,一個人的身體好壞有很多原因。遺傳因素佔15%,社會人數佔10%。醫療人數佔10%。其他60%多都是自身原因。

因此我們每個人要想長壽,必須要有個好心態。要適量飲食。要適量運動,並堅持經常,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這樣,才能有一個好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