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券商巨頭合併風暴引A股巨震!官方詭異回覆這個套路太深

​昨日下午,A股迎來巨震,午後券商拉起很大程度上是源於這個消息。中信建投股價直線拉昇並觸及漲停,中信證券同樣大幅拉漲6%。其他券商也跟漲。昨日的消息是這個樣子,據知情人士的消息,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證券兩大龍頭券商正在考慮進行整合,以打造一家能夠更好地與全球投行競爭的公司。中信集團和中央匯金投資有限公司最近已經開始就如何安排交易展開盡職調查和可行性研究,證監會和國資委等監管機構聽取了彙報。港股中信建投一度大漲11.34%,截至昨日收盤,中信建投漲幅8.88%,中信證券漲4.22%。

兩大券商巨頭合併風暴引A股巨震!官方詭異回覆這個套路太深

針對上面的消息的可行性,即使是真實的,作者也想再次重申和換起老股民的會議,還記得2015年股市要上1萬點的英大研究院院長嗎,那時南北車合併成中國中車後,股價就再也沒有起來過。再者,就兩家主要股東分析,中信證券的主要股東是中信集團,中信建投的主要股東是中央匯金,兩家證券公司合併的可能性進行研究。兩家券商股東背景差異太大,一個是央企,一個是地方國企,整合起來過於繁瑣複雜,股東利益難以平衡,且中信證券去年還在減持中信建投股份。

據悉,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兩家券商淵源深厚。2010年時,應監管政策要求,中信證券轉讓股權退出中信建投控股股東位置,自後者2018年上市以來,中信證券不斷減持中信建投,降低持股比例。截至去年12月31日,中信證券為中信建投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降至5.01%。

兩大券商巨頭合併風暴引A股巨震!官方詭異回覆這個套路太深

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的淵源:

首先要說的是中信建投的前身是華夏證券,華夏證券曾是當年的全國三大證券公司之一。從2002年開始到2004年,券商全行業出現了鉅虧,華夏也是其中之一。連年的虧損使得券商進行大洗牌,中信證券開始“趁火打劫”。繼2004年收購廣發失敗後,中信證券又盯上了華夏證券,於是2005年,中信證券與建銀投資聯手出資46億元,吞下困境中的華夏證券。收購後就改名為中信建投。

然後要說的是當時的華夏證券經紀業務的市場份額比中信還高,在收購後的幾年裡,中信獲得了非常豐厚的收益。後來證監會發文對證券公司實行“一參一控”,中信的實際控制人等同於控制了兩家券商。所以,中信證券就通過轉讓股權的方式和中信建投分家了。

現在這兩家就變成了競爭對手了。

目前中信建投背後最大的股東為北京國資委。

這個市場沒有空穴來風的消息:

之前中信證券在2005年對標的是剛剛進入國內市場的高盛,但是現在中信證券已經失去了核心優勢,目前國內的八大投行中,中信證券的位置應該是和國泰君安和華泰和中信證券分庭抗禮。國內最大最難進的券商,也可以說是國內的頂級投行是中金公司。

相信二者合併的證券人士,認為在監管層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大背景下,券商合併是大趨勢。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淵源深厚,有一定的合併可能性,這是目前來講,合併難度巨大。如果二者真的能夠合併成功,那他們的優勢業務就顯現出來了,在股權承銷,債券承銷,併購重組上更突顯龍頭大哥地位,而且也有助於在國際投行位置提高我國競爭力。

最後,也許帶些作者個人的色彩,個人認為,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不是一個體量級的,單單淨資產差距就是中信證券差不多是中信建投的三倍,中信證券的後方是中信集團,建投往上走勢建銀投資,中信證券的個人職業發展空間更大。中信證券在業界裡和A股中也一直被視為老大哥,短期內和中信建投的合併可行性不強。

兩大券商巨頭合併風暴引A股巨震!官方詭異回覆這個套路太深

關於海外疫情新增國家,美國,意大利,法國,英國,土耳其的新增確診人數還是居於高峰區間,希望他們可以很好的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