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樓搶生意”!輕鬆籌、水滴籌兩公司員工醫院內上演“全武行” 畫面異常暴力(圖)

4月16日, 水滴籌員工李某被石家莊公安局裕華分局處以行政拘留12日,500元罰款。 4月14日,有網友發文稱,水滴籌工作人員與輕鬆籌工作人員因“掃樓搶生意”,在石家莊一醫院發生肢體衝突。現場視頻顯示,身著藍衣的男子躺在地上,身旁一名身著條紋衫的男子抬腳踹向倒地男子頭部,目擊者大喊:“水滴籌打人了啊”。

“掃樓搶生意”!輕鬆籌、水滴籌兩公司員工醫院內上演“全武行” 畫面異常暴力(圖)


在過去的幾年中,這兩家平臺都出現了不少負面新聞,外界甚至有質疑,眾籌平臺是把“公益變生意”。

為了“做慈善”,兩家機構的員工“大打出手”,但實際上,這兩家企業在過去都是“亂象不斷”。

水滴籌是2016年創辦的國內免費大病籌款平臺,創始人沈鵬曾經是美團外賣聯合創始人。2018年9月,水滴籌表示累計籌款金額超過100億元,80多萬名經濟困難的大病患者在平臺籌錢,有3.4億次愛心捐贈人士捐款。

到了2019年,水滴籌在上半年完成兩輪融資,總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

但是在水滴籌發展的過程中,卻屢次爆發負面新聞。2018年7月,有網友發帖稱,四川傳媒學院大二學生小黃因病重,其母親鄧女士通過水滴籌平臺籌款25萬餘元。隨後,因被指家境殷實,小黃通過QQ空間回罵稱:“我媽能掙錢關你什麼事?老子家裡住的房就算幾百萬關你什麼事?”

為此,水滴籌派出的工作人員到達廣西南寧,對網友爆料和媒體報道相關情況進行實地調查核實,並督促該用戶履行退款承諾。

2019年,水滴籌還先後出現了德雲社詐捐事件和炫富詐捐事件。當年9月,德雲社相聲演員吳鶴臣突發腦出血,吳鶴臣的妻子在水滴籌發起了百萬眾籌,有網友扒出,吳鶴臣在北京有房有車,卻用“貧困戶”身份籌款,甚至連“術後護工費用”都算入了籌款目標中。

當年6月,杭州蕭山一女子稱父親患有胃癌,眾籌20萬元,而且在未達到籌款目標時,籌款人以“急等錢續繳醫院費用”為由,提取了全部籌款8547元。隨後在6月12日,該女子的微博被找到,微博中有多條炫富動態,包括“買跑車”等高額消費。

實際上,籌款平臺不僅僅是審核把關不嚴,而且出現了疑似“公益變生意”。

2019年11月30日,一則名為“臥底實拍醫院掃樓式籌款,審核漏洞多”的媒體暗訪報道,讓水滴籌再次陷入輿論風波。

報道稱,水滴籌籌款顧問讓兼職人員以志願者的身份在醫院裡“掃樓”,成功拉到5單以上,就能獲得80元/單的績效獎勵。籌款顧問還稱“有百萬房產也能發起水滴籌”,因為“捐款人看不到”。打著“志願者”或眾籌顧問名號的地推人員,每單最高提成可以拿到150元,月入過萬,末位淘汰。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對此,水滴籌在11月30日發佈首份官方聲明稱,報道涉及的只是“部分地區的個別線下人員的違規現象”。並在12月2日再度發聲稱,“報道中提及的‘提成’實為公司自有資金支付給線下服務團隊的酬勞,並非來自用戶籌款”,水滴籌將捨棄原有以服務患者人數為主的績效管理方式,調整為以項目最終過審的合格通過率為依據,考核圍繞籌款全過程。

12月5日晚7時44分,沉默了一週的水滴籌創始人、CEO沈鵬首次表態,他在微博發表公開信致歉,並寫道:“再管不好,我願把水滴籌交給相關公益組織!”

與此同時,輕鬆籌也屢屢爆發負面新聞。該平臺成立於2014年9月,2017年初完成2800萬美元C輪融資。2019年7月,輕鬆籌宣稱,平臺旗下用戶突破6億,總籌款金額突破360億元人民幣。

2018年7月,輕鬆籌平臺上出現的籌喪葬費一事曾備受關注。當時,四川中江一小夥楊某因開車撞死4個人賠不起,在“輕鬆籌”上發起眾籌,希望大家為他籌款,解決為死者墊付的喪葬費。楊某在項目情況說明中寫道,“賠不起,不想進去坐牢,請大家幫我”。

該項目已經籌集到23900多元,有1215次幫助。最終,“輕鬆籌”關閉了該項目。

2018年年底,唐某某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煤氣一氧化碳中毒”為由,在水滴籌平臺發起籌款。隨後在2019年7月,唐某某被曝光多次利用網上購買的虛假病歷,在輕鬆籌、水滴籌等平臺發佈求助信息,騙取捐款7404.11元。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7年,民政部就因為輕鬆籌平臺公開募捐信息發佈不規範、個人求助信息審核把關不嚴格等違規問題約談了輕鬆籌平臺,但是輕鬆籌依然屢次出現違規現象。

面對眾籌平臺的現狀,人民日報客戶端去年底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互聯網眾籌這類新生事物,對一些因貧困而無法救治的人而言,不亞於“及時雨”。但這種救助模式要持續發展,就必須嚴格規範流程和管理,剷除違規行為滋生的土壤。唯有如此,才能被公眾信任和支持。殷鑑不遠,給善良留一點淨土,給真正需求扶助的人留點希望,別讓好心人寒心!

來源:觀察者網 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