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秋髮在紐約時代廣場呼籲全球抗疫+曹喜蛙歷史文獻

後疫情時代下藝術家丁秋髮作品亮相紐約時代廣場,作品被某國際集團收入“囊中”。

  新冠疫情考驗全人類的智慧和耐性,當下正處在“世界的十字路口”。5月25日,中國藝術家,超基因主義繪畫開創者丁秋髮的代表作品“看見108”在紐約時代廣場百老匯大屏展出,呼籲全球共同努力抗疫,共克難關,丁秋髮的作品裡呈現了這一美好的希望和祝願。

丁秋髮在紐約時代廣場呼籲全球抗疫+曹喜蛙歷史文獻

時代廣場


  在疫情的影響下,各行業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此作品的藏家表示,我們每個人都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個體,藝術家以作品展出的方式為抗疫呼籲,這件作品是藝術家做出努力的一種見證,這是非常難得和珍貴的一件作品。

丁秋髮在紐約時代廣場呼籲全球抗疫+曹喜蛙歷史文獻

丁秋髮代表作/看見No.108 布面丙烯 50X60CM 2017


  丁秋髮是中國“後奧運時代”傑出觀念藝術家之一,是“超基因主義繪畫”藝術的開創者,曾閉關五年創作“椅子”系列,2012年“椅子”系列首度公開展出被人們熟悉和關注,他的幾個系列作品都是圍繞“愛與恐懼”這兩大母題展開,而“看見”系列則傳達出大愛的人文關懷。


丁秋髮在紐約時代廣場呼籲全球抗疫+曹喜蛙歷史文獻

雅昌藝術網新聞截屏

歷史文獻:

丁秋髮的超基因主義繪畫

文、曹喜蛙


1982年出生的丁秋髮,是中國“後奧運時代”最前衛的傑出畫家之一,由他開創的“超基因主義”繪畫藝術的批判性幾乎無人可比,醜陋、貪婪、平庸的現實在他的油畫藝術面前被批判的土崩瓦解、丟盔卸甲,所仗何物?

丁秋髮油畫藝術的超基因主義文化細胞是通過一把把中式工藝的椅子來組織視覺表達,均系名貴硬木或紅木的歷史巨匠製造的椅子彷彿鐵打的營盤,輪番上演著一幕幕戴著巫儺面具的恐怖故事,所謂“鐵打的椅子,流水的戲子”。

丁秋髮超基因主義的“椅子系列”實驗作品如《杵在椅子上的旗袍》《給椅子洗個澡》等早期代表作,都是創作於“無與倫比”的2008年,這與20世紀西方最有影響的現代派、偉大畫家畢加索創作第一幅傑出的立體主義作品《阿維尼翁少女》時驚人的相似,他們幾乎都在26歲青春亮劍。彷彿也是同一把“藝術”的椅子,畢加索剛坐完換丁秋髮去坐,彷彿是一樣的劇本一樣的場次,昨兒個你方演罷,今兒個我來登場。

丁秋髮的這種超基因主義的繪畫藝術表達,不同於古典、浪漫、表現、波普,也不同於超現實或超歷史的表達,而是參照生命輪迴的文明基因的超驗,這種超驗儼然一種恐怖基因美學般給力,霧霾的畫面、巫儺的面具、寒光的椅子、陰森的動物、殭屍的草人等等……彷彿但丁《神曲》、歌德《浮士德》或蒲松齡《聊齋》的遭際,讓人震撼、後背發涼。西方有所謂“星座”文化,所謂星“座”不就是星星的椅子嗎,地球有幾把椅子?太陽系有幾把椅子?銀河系有幾把椅子?宇宙所謂暗物質、反世界,丁秋髮的“椅子”所渲染的恐怖基因美學是否揭示了那個“暗”的宇宙哲學?

沃爾沃汽車是瑞典的基因,國際大品牌,始終以不斷創新的精神,堅持每一輛沃爾沃都是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沃爾沃始終痴迷當代藝術,2005年曾邀請荷蘭當代藝術家羅納德到中國展覽其不鏽鋼雕塑作品。羅納德與“奧運”很有緣,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創作的“奧運之火” 雕塑廣為稱道,另外他還是2006年冬季奧運的藝術策展人。

此次,沃爾沃V40藝術登場,慧眼力邀《丁秋髮油畫藝術展》加盟,旨在廣泛傳播沃爾沃的綠色、環保、科技、藝術的“家族式DNA”之動感理念。祝願瑞典沃爾沃汽車與中國丁秋髮油畫藝術一起,劍指——平庸!

備註:這是一篇舊文,是2013年4月寫給 《沃爾沃品牌V40-中國當代藝術家丁秋髮個展》的序言,文章當時是急就章,但已經替這個時代揀選出一個代表藝術家。


丁秋髮在紐約時代廣場呼籲全球抗疫+曹喜蛙歷史文獻

曹喜蛙2013年4月在丁秋髮畫展開幕式上發言


曹喜蛙,本名曹喜斌,1966年3月8日生,山西運城河津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研究生。媒體人,互聯網哲學家,詩人,藝術評論家,策展人。1988年在《北京文學》發表詩歌處女作,1992年開始北漂,先後在《詩刊》《星星詩刊》《中國詩人》《詩選刊》《詩歌月刊》《紅豆》雜誌等發表詩歌,組詩《核武器與癌》獲得過全國哲理詩大賽一等獎,詩歌《愛因斯坦肖像》入選過北京大學出版社全國中學教輔書,有詩歌入選《北漂詩選》《中國網絡詩歌年鑑》《中國詩人生日大典》《中國大灣區詩匯年選》等選集。從1998年開始,到2008年完成互聯網哲學構建後,2010年開始側重藝術評論,2013年獲得雅昌藝術網年度最佳藝評人,2015年任中央數字電視國學頻道主編兼美術館館長。迄今,已在《文藝理論與批評》《傳記文學》《美術報》《中國美術報》《中國美術館》《中國文化報.美術週刊》《收藏與投資》《大河美術》等專業報刊發表文章。2016年5月開始為獨立學者,兼李可染畫院宣傳部副主任、人民大學休閒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優制諦酒文化沙龍名譽會長,被80後、90後的青年藝術家譽為中國第二代當代藝術教父。著有《贏在互聯網》《和明星去旅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