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答案就藏在最貴的不動產裡


在快節奏的當代,書信已經逐漸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感懷從前慢的生活,我最近在讀《傅雷家書》,這是翻譯家傅雷與妻子朱梅馥,寫給兒子傅聰的書信合集。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答案就藏在最貴的不動產裡


父親傅雷立身處世的原則是:做一個高尚的人,在對傅聰的教導上,更是家規嚴謹。


大到與他人溝通時的心理:“理直也不要氣壯,得理也要饒人,態度謙恭,虛懷若谷。”

小到見長輩時的具體儀表:“手要垂直,人要立直!”


256通家書事無鉅細,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常言道:富不過三代!


這與家庭的文化底蘊息息相關。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答案就藏在最貴的不動產裡


就像作家馬伯庸說的:


“一個家族的傳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古董有形,傳承無質,它看不見,摸不到,卻滲到家族每一個後代的骨血中,成為家族成員之間的精神紐帶,成為他們的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

底蘊深厚才能源遠流長,而最好的傳承,就是通過家規教養下一代。

大千世界各有不同,家規同理。

以英國皇室為例,他們注重的是行為舉止上,有禮有節的規範,極致精緻是一種藝術,但對於一般家庭而言: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答案就藏在最貴的不動產裡


而我國文化中的家規,行知渾然一體,具有普世的教育意義,注重對孩子人生意義的啟迪。


這也是為什麼到今天,《傅雷家書》《曾國藩家書》《朱子家訓》…依舊有口皆碑的原因。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答案就藏在最貴的不動產裡


家規中包括了行為規範,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有明確的家訓規定,甚至會有其他的畫風:


比如:當我看到魏大勳父親給他定的三條家規時,我……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答案就藏在最貴的不動產裡


現場很多人都聽笑了,但這“別緻”的三條家規,其實包含了一位父親對兒子最深切的擔憂:


對一個青年人而言,只要不走上犯罪的歧途,一切都還有挽救的餘地。


尤其是最後一條,結合近期層出不窮的女性受害新聞,背後是多少家長,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兒子?!


朵外婆,就是我們家的嚴厲擔當。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答案就藏在最貴的不動產裡


她非常注重接人待物的禮節,也懂得從細枝末節中,體貼別人的感受,如果家裡來客人,朵外婆就會親自操辦下廚:


  • 飯桌上基本的硬菜配置:一雞一魚一蝦,俗稱“基(雞)圍(尾)蝦”;
  • 有小朋友來,她一定要給孩子準備專門的菜品;
  • 需要考慮到南北方口味差異時,她會單獨把配料盛碟,方便客人添加。


朵外婆雖然已經退休了,但她年輕時與我父親走南闖北做生意,看盡世相,“知世故,而不世故“。


“為什麼富不過三代?!”答案就藏在最貴的不動產裡


所以,我們家裡的一些家規,就是朵外婆在我小時候要求我的。


現在,我依舊會這麼要求朵朵和弟弟,在這裡我整理了十條分享給大家參考:


1.每天早上起床之後,第一件事情是整理好床鋪;

2.一家人一定要整整齊齊上桌吃飯,同時,吃飯的時候不能玩電子設備;

3.吃東西時,嘴巴不能發出聲音,不要翻菜,不能挑剔飯菜;

4.別人給的零食,一定要經過家人允許,才可以吃;

5.每個人從哪裡拿的東西,不能亂放,一定要放回去;

6.收到別人誇獎,一定要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謝謝”;

7.女孩子要端正坐姿,穿裙子時避免露出小內內;

8.樹立金錢觀意識,不能為了索要東西撒潑打滾;

9.原則上,八點半之後不能再外出玩耍;

10.一定不能說謊!


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會折射自己父母的影子,除了基因決定的長相相似,還有思想認知與行為習慣上的下意識模仿,無論好壞。


家規,可以是一家人自然養成的習慣、父母對孩子的叮囑期盼、也可以是祖輩留下來的人生智慧。


它融入在每位父母的育兒觀裡,通過言傳身教把優良習慣與正確三觀,最終內化為孩子的教養,滋養著孩子的品格。


·寫在最後·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戶人家養一戶兒。


家規,不是用來滿足父母控制慾的工具,那是束縛住孩子的枷鎖。


它一定帶著每個家庭的獨特氣質,比如,有寶媽分享:


一週只能洗一次頭,因為洗多了會變傻;

穿拖鞋走路,不能有很大聲響;

飯後不能說”我吃完了“,要說“我吃好了”;

……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你家哪些值得借鑑的家規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給大家!~


一鍵轉發到朋友圈,提醒更多家庭樹立家規意識!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