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糧庫 讓糧食高效安全“入住”

福州晚報記者 江海

說起糧食消費,福州市民都很放心。各大超市裡,糧食供應充裕。你知道背後是一個怎樣龐大的糧食庫存與儲備體系在發揮作用嗎?數字科技怎樣提高糧管效率、提升糧食安全水平?昨日,記者採訪了富春股份旗下的中富數據公司,瞭解大數據技術在提升福建糧食安全體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福建人多地少、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積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目前糧食消費量2130萬噸,糧食自給率為23%左右。同時,民營經濟發達,外來人口眾多,糧食消費需求旺盛。”福建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負責人說,在這種情況下,完善糧食儲備管理體制機制就很重要了。

“糧食儲備也是有學問的,不是簡單做一個倉庫就可以。福建高溫高溼,儲糧相對更難。以前糧庫管理都是人工記錄,效率非常低,損耗率相對較高。”中富數據公司糧食行業技術負責人吳華東告訴記者,糧食儲備有一個特點,就是有超大規模數據量、數據類型繁多、數據處理任務繁重。所以,如何提高管理效率,是行業關注的重點。正是因為注意到了這個“痛點”,他們經過長期實踐後,提出以“物聯”智能化深耕糧食行業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提供雲服務以及軟硬件集成,打造可視、可查、可控、可防、可拓、可依的糧食監管雲中心,實現遠程監管,讓監督檢查工作更加透明高效。同時,糧庫實現智能出入庫、智能安防、智能糧情、智能通風、智能氣調、智能燻蒸和智能溫控,達到管理現代化。

吳華東說,通過自主研發,中富數據公司研發的數據中臺可以為全省糧儲行業提供數據匯聚、數據清洗和數據存儲與挖掘,並以此為核心,為全省糧儲行業提供全方位的技術與數據服務。

“數據管理帶來的降本增效是非常顯著的。”吳華東舉例說,原來糧價和蟲情監測,都是費時費力的工作。全省如果每個鄉鎮都安排一個糧價監測人員,那不僅費人工,也要很高的資金成本;蟲情監測則需要人工與設備共同捕獲,再找專家識別,也不省心。現在,利用數據挖掘和AI技術,這些費用和精力都能大量節省下來,不少糧庫每年可以節約35%左右的成本,而有的糧庫甚至能節約60%左右的成本。

智慧糧庫 讓糧食高效安全“入住”

【責任編輯:林少斌】

來源: 福州新聞網 作者:江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