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誣陷謀逆遭反坐

明正德末年,順天府有一大戶王大卿,家財數千萬,家裡僕人過百,名聲響勢力大,遠近聞名。


一日,有個善於訴訟的人名叫馬誇雲,託了中間人來向王大卿借二十兩銀子。王大卿嫌他是個無賴,不肯借,即便是馬誇雲親自登門,委曲求全好說歹說也還是不肯借。


馬誇雲因此懷恨在心,常常口出怨言,想著怎麼找機會報復。


過了半月間,馬誇雲寫了匿名文書投到通政司那裡,誣告王大卿謀反。狀子是這麼寫的:


順天府民密告為謀反大逆事:本府鉅富豪俠王大卿,僅手下就有三十多口人,財富二百餘萬,貪心不足,圖謀不軌。


近三年來招攬門客呂任、曹陶等六十餘人,都是有權謀的俠客,又懂戰陣兵法。門下蓄養家奴武果、元滋等二百餘人,皆是驍勇有力之士,可以一當十。


又派譚黼清等以經商為名,四處招募軍士;差遣伍運等人日夜督造兵器。派遣戴迪、郭先等往來與江湖之間劫掠,一來囤積糧米,一來演習戰陣。



王大卿外結各處盜賊,內交近侍閹宦,其部下早已滲透各地衙署,往來皆有暗號,門庭若市,機密謀劃。王大卿一旦舉事,則官民百姓必遭荼毒。


本想挺身揭發,又恐身家難保,只得冒死秘密揭發。乞求轉陳府院直達聖聽,而後密秘遣人捉拿,剪除大惡,以保社稷安泰,以安百姓身家。密告。


故事:皇明諸司公案之誣陷謀逆遭反坐


謀反可是大事,通政司接了狀子,心中大驚,不敢擅自決斷,立即上本奏知朝廷。京城聽聞風聲,人人驚駭。既擔憂狀中所寫是有人栽贓誣陷,又恐真有謀反事實必生禍患。


沒幾天,朝廷果然降下旨意,命該部立即捕拿謀反者,將王大卿一家男女老幼全部捉拿,投入順天府大獄。


而後搜查王大卿家,並沒有發現兵械、兵服甲冑等,狀子中所列的情況都沒有證據。


搜不出罪證,知府王和甫懷疑王大卿是不是冤枉的,或許是有人誣陷,所以將王大卿從牢裡提出來問:“你曾和誰結過仇嗎?”


王大卿答:“小的掌管家業,結交往來人數眾多,哪能做到盡善盡美,怎麼可能讓所有人滿意?更何況富人本就最容易遭人嫉恨。


有利之處必引他人爭奪,如今掌管家裡些許財帛,得罪的人必定不少。比如前些日子有訟師馬誇雲向我借二十兩銀子,我素來知他刁頑陰損,不肯借他,他便時常口出惡言,詛咒我富貴不能長久,這就算是結下冤仇了。”


王知府瞭解到這一細節,於是假託其他事把馬誇雲找來,想法子拿到了他親手書寫下的字,與匿名狀子上的字跡做比對,發現字跡大體相同,只是略有差異。


王知府立即對馬誇雲用刑,問他為什麼要誣告王大卿謀反?


馬誇雲受刑不過,只得供認是因為向王大卿借銀子被拒絕,所以嫁禍陷害。


王知府判決馬誇雲誣告他人謀反,依律是要反坐,而謀反是死罪,將馬誇雲以謀逆之罪擬定死刑。判詞如下:


審得馬誇雲終訟兇性,珥筆老奸。縱橫羅織作生涯,顛倒乎是非曲直;起滅教唆為活計,紊亂乎法律科條。睚眥中人,萋菲織成貝錦;合沙射影,瑾瑜受玷蒼蠅。指薏當文犀,陷馬援於交趾;假私書營兵柄,召岳飛於朱仙。狐詐鷹楊,難窮其險健;鼠牙雀角,莫喻其奸欺。以揭借之小嫌,誣大卿以不軌。閭閻震動,幾搖萬眾之心;廊廟憂勤,敢觸一人之怒。倘嘉肺未辨,將執‘莫須有’之三字誤戮顓蒙;如槐棘不明,必借‘意欲為’之一辭空害良善。誣人須從反坐,大逆應擬典刑。


王知府判決以後上報朝廷,刑部最終判定,釋放王大卿一家,定馬誇雲誣告反坐,判處斬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