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準備談婚論嫁的女友,因為一場病,失去了婆婆的歡心

“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這個育兒觀念深得一些為人父母者的認同。可是到底何為富養呢?

一個即將談婚論嫁的女孩兒,因為被富養,而失去了走進婚姻的機會,聽我給你講講這個故事,請你說說你的看法。


己準備談婚論嫁的女友,因為一場病,失去了婆婆的歡心


去年小孟經朋友介紹,和一個在外企工作的女孩子處了朋友。女孩子人漂亮又聰明,做的是人力資源的職位,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小孟很滿意,覺得終於找到了合心意的女孩兒。

小孟的父母都是非常傳統的人,在兩人相處的過程中,一再告誡小孟要愛護人家女孩子,切不可在婚前做出不尊重人的事情來。

小孟一是聽從父母的意見,二是女孩兒家在外地,和朋友一起合租房子,所以兩人相處快一年了,小孟從未去過女孩兒的住處。每次兩人外出相會後,小孟都是送到樓下,等到女孩兒上樓後的平安電話後,就回家了。

小孟已帶女孩兒和父母一起在飯店吃過飯,用餐過程挺愉快的,女孩兒表現得大方得體,談吐自如。小孟的父母過後評價說,到底是做人事工作的,待人接物的本事比小孟要強得多。兩人認可了小孟和女孩兒的交往,和小孟商議,和女孩兒溝通,找個方便的時間,要會一下親家。

因為疫情突襲,親家一直也沒得會。

前段時間,和女孩兒合租的朋友合約到期後搬走了,沒過兩天,女孩兒和小孟說她生病發燒,在家休息中。小孟擔心女孩兒的病情,準備下班去她住的地方去看看,於是給母親打電話告知行程計劃。恰好小孟的二姨也住在那附近,小孟的媽媽決定給女孩兒燉只雞補補,小孟去陪女孩兒,她把雞送過去,順便去妹妹家看下,晚下娘倆一起回家。

當天小孟和母親會面後,因為孟媽媽覺得雞湯得趁熱喝才好,於是決定和小孟一起上樓,幫著熱好菜後再去妹妹家,讓兩人獨處。

小孟之前沒和女孩兒說他要去看望,想給女孩兒一個驚喜。

敲了半天的門,女孩兒才睡意惺忪地給開了門,看到門外站著的小孟和孟媽媽,女孩兒很驚慌,一邊說以為是送外賣的,一邊有些有些不知所措地往屋裡讓。

走進屋內,小孟和孟媽媽都驚呆了。


己準備談婚論嫁的女友,因為一場病,失去了婆婆的歡心


屋裡一片狼藉。地上堆滿了垃圾,各種食品包裝袋,外賣盒,有的盒裡還有已經發黴的食物。在靠近門口的一片地上,橫七豎八地放了許多雙鞋。

沙發上堆滿了衣服,有團成團的,有披在沙發背上的。女孩兒一邊手忙腳亂地收拾著衣物,想騰出坐的地方,一邊解釋說,她找的家政服務半個月來一次,上一次因為有事沒過來,所以快一個月沒收拾衛生了。

小孟媽媽讓女孩兒不用忙了,生病得休息,先帶著去廚房熱下雞湯,一會好喝。女孩兒說沒有菜鍋,問能不能用微波爐加熱。

小孟媽媽後來說,從沒見過那麼髒的碗和那麼髒的微波爐,也沒有洗滌劑可用。女孩兒到底還是沒喝上熱熱的雞湯。

在女孩兒用一次性的塑料勺喝著溫吞吞的雞湯時,有人敲門,是樓下乾洗店的工作人員來給送洗過的衣服。

小孟知道了為什麼女孩兒的衣服總是乾淨整潔的原因。

那天,小孟沒有選擇和女孩兒獨處,而是和母親一起下了樓。

娘倆默默地走了一會後,小孟媽媽說:“兒子,媽以前的想法需要改正,看來試婚還是有道理的。”

小孟回說:“媽,你不用說了,等她病好了,我再和她談分手吧。”

後來得知,女孩兒的父母堅決貫徹女兒得富養的理論,從來不讓女孩兒做任何家務,導致女孩兒的生活自理能力極差,她的室友也是因為受不了她的邋遢,而不再和她一起合租住房。

女孩兒的母親後來找過小孟,認為小孟談分手太過分,那個母親認為,她家有錢,女兒也能掙錢,所以根本不用學做家務,以後就僱保姆好了,日子過得輕鬆又省心,還說小孟眼睛瞎了,她那麼好的姑娘,知書達理,聰明能幹,打著燈籠都難找。

小孟媽媽聽兒子說起此事後,笑了笑說:“她的好姑娘,她留著嫁王子吧,咱普通老百姓,承受不起。”


己準備談婚論嫁的女友,因為一場病,失去了婆婆的歡心


火山石說:

最近在看林語堂的京華煙雲,裡面有一段大富人家姚太太的育女理念想分享給大家:“自已的女兒是生在富有之家,長在富有之家,可是她們不能在家過一輩子,不能永遠享受那份兒財產呀。她們要嫁到時別的人家,貧富高代不一定呀。所以她們必須有女人主要的美德:節儉、勤勞、端莊、知禮、謙讓、服從、善理家事,以及育嬰、烹飪、剪裁縫紉等。”

舊時代的女性要依附男人生活,真的不容易。現代的社會要求男女平等、女性獨立。但是平等和獨立並不意味著就可以不做家務了吧。身為女人,我覺得,因為天性的不同,多數女性是比男性更擅長處理家務事的。

凡事過之則不及,我覺得做為女人,我們要憑著自己的本事,讓男人去認同我們在家務上的付出和貢獻,去承認他們的笨拙和享受,讓他們心甘情願在我們辛苦勞作後,為我們揉肩按背,而不是簡單地說:“我不幹,你去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