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兒女總叛逆?爸媽把控5個小細節,兒女健康成長不學壞

無數家長總是很困惑——

青春期以前的兒子,是實打實的暖男一枚,雖然偶爾有些小調皮,可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比較正能量的;青春期以前女兒,是自己為之自豪的貼心小棉襖,做什麼事情都會想著爸媽,而爸媽不同意的事情,女兒也一定不會為之逆反。

可進入青春期之後,為什麼以往的乖兒子、乖女兒都變了?是"青春期"三個字太有魔力嗎?還是青春期真的是每個孩子都必須逆反的階段?

越是想起子女過去的乖巧,就越是覺得子女青春期階段的叛逆讓人痛苦不堪;越是懷念子女童年的聽話,就越是接受不了子女進入青春期的叛逆事實;越是幻想能夠擁有一個和以前一樣貼心溫暖的孩子,就越是覺得自己如今的幻想還沒機會實現就已破碎。

"逆反""頂嘴""唱反調""情緒暴躁""盲目追求自由""敏感""攀比""說不起"……似乎任何一個詞語的出現,都能讓家長們徹夜難眠。其實,和青春期兒女相處,爸媽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曦曦媽建議大家把控好以下幾個小細節,效果定會讓你無比欣慰。

一、不讓唱反調,成為子女叛逆的陋習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越來越多的父母看不透孩子了,總感覺孩子像中邪了一樣,自己怎麼拽也拽不回來。家長讓孩子不要早戀,孩子卻偏偏要早戀,甚至還膽大妄為的把對象帶回家;家長不讓孩子與同學發生矛盾,孩子卻偏偏喜歡參與到校園霸凌之中;家長讓孩子好好學習,孩子卻偏偏要虛度光陰;家長讓孩子脾氣改一改,孩子卻偏偏要變得更衝……

"唱反調",成了青春期孩子的代名詞。家長喊孩子往東,孩子非要往西;家長喊孩子往西,孩子非要往東。面對這樣一個把唱反調當做習慣的孩子,家長究竟應該如何解決呢?

(1) 瞭解你與子女之間代溝產生的原因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獨立、渴望自由、渴望成熟,所以他們都會經歷一個要與父母分離的階段。

兒童時期,孩子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第一時間會想到跟爸媽分享。可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漸漸會發現其實和同齡人之間做溝通,他們更容易理解自己,畢竟大家經歷和年齡都差不多,所以看待問題的出入相對不是很大。相反,自己青春期的某些想法,卻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因為家長總是在以一個成人的身份來說教,卻忽略了我還只是一個孩子。

是的,如果爸媽總是以說教的方式和孩子相處,時間長了孩子漸漸就會感覺父母很無趣,甚至有些不可理喻,因為他們總喜歡在自己身上指指點點,卻不曾發自內心的去理解我的處境和行為。另外,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有一種既想讓父母瞭解自己,又害怕被父母瞭解的矛盾心理,他們開始把秘密寫在日記本上,朋友圈也開始設置為父母不可見。

這些,其實都是代溝產生的重要因素,家長一定要了解這些原因,對孩子的教育才會更加得心應手。

(2)做一個學會聆聽,學會溝通的好爸媽

前天晚上,表姐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動態,稱自己11年來第一次對兒子大動干戈,並表示打兒子把自己的汗水都打出來了。

原來,兒子暑假作業沒有完成,報名之後被老師責罰趕緊回家補上。結果表姐出門了一趟回到家發現兒子連筆也沒有動一下,就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氣不過的表姐就把今年十一歲的兒子痛打了一頓。結果雙方坐下來再聊天的時候,兒子卻告訴她:

"媽媽,你知道我這一年為什麼會迷上電視嗎?因為這一年多以來,你和爸爸都沒有好好陪過我了。我想跟你們分享事情的時候,你們總在打電話、玩手機;我想跟你們說話的時候,你們總叫我一邊待著去;我想你們陪我出去玩的時候,你們總說很忙。"

表姐說,事後自己也很慚愧,想想兒子說的也的確是事實。在這個互聯網及其發達的時代,很多家長說孩子離不開手機,可自己又何嘗不是手機癮氾濫呢?學會聆聽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為什麼會讓自己生氣,這樣我們才能對症下藥。

二、教會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壞情緒

小時候,孩子生氣了無非就是哭一會兒,在家長身上賴一下皮。可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就開始變了,連生氣都讓人難以接受——他們生氣了,開始咬牙切齒,甚至捏著拳頭,好像要跟爸媽大打一架似的;他們生氣了,開始怒摔東西,開始用剪刀剪壞衣物,開始拿著刀子自殘……

為此,家長們被嚇得不輕,甚至開始害怕孩子,害怕他們做出出格的事情。於是,有的家長開始毫無底線的滿足孩子,儘量不去惹孩子生氣;有的家長開始拿出家長的氣勢,跟孩子互懟,看看究竟誰是勝利者。這兩種做法,都是特別不值得提倡的,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呢?

(1) 給孩子做一個合理控制自己情緒的好示範

從眾多的性格暴躁的孩子身上去著手,我們會發現其家長性格暴躁是影響孩子性格的關鍵因素。正是因為家長平日裡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面對一丁點小事兒就易暴易怒,在耳濡目染之中,孩子自然也就學到了這一點。

在壞情緒面前,我們要學會"把大情緒化小,小情緒化了",要讓我們自己合理的控制情緒,而不是被情緒給牽著鼻子走。

與人發生爭執或衝突的時候,我們暫時離開平緩一下情緒,等自己足夠冷靜了之後,再跟對方進行溝通交流;遇到讓自己難以下嚥的情緒,總覺得用嘴巴說出來讓人聽了可能會不太舒適,我們可以換成寫的方式,把自己的情緒和想法表達出來,這樣就會委婉很多;難受了,不要逞強,找一片空地大吼幾聲,把壞情緒釋放出來;傷心了,不要憋著,想哭就哭,哭完了自己心裡也痛快了;難以平靜的時候,跑跑步,運動運動,讓自己的不良情緒得到有效釋放……

(2)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和同齡人一起玩耍

青春期的孩子,雖然知道父母做任何事情都是為自己好,但心中的某些小心思和小想法,根本無法對家長全盤托出。這個時候,我們應該理解孩子的有所保留,並且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因為志趣相同、年齡相仿的孩子在一起,他們更能夠相互理解。

家長看問題雖然比較全面,但並不是從自己口中傳達出來的想法和建議,都能得到孩子的認可,如果表述不當,有時候還會更加嚴重的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而這個時候,鼓勵孩子多交朋友,或者深交幾個知心朋友,這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都能夠得到別人切實的理解,同時孩子之間也可以互相取經,互相傾訴,這樣孩子不良的情緒也會得到有效的釋放。

如果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比較靦腆,不太願意主動結交朋友,這個時候家長還可以創造一些機會,讓孩子又更多的時間跟同齡人相處。比如,週末邀請孩子的同學或者鄰居、親戚、朋友家跟子女年齡相仿的孩子,來自家玩耍等等。

三、讓孩子知道,別人有的,你不一定非要有

"再窮不能窮孩子",成了無數家長的育兒秘訣。於是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哪怕自己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可家長依然選擇對自己拮据,對孩子大手筆。只要是孩子說要買的東西,再貴自己都要咬牙堅持;只要是孩子心儀的物品,哪怕是借錢也得滿足孩子;只要是孩子想要的禮物,自己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博得孩子歡心……

受這種教育理念的影響,孩子漸漸的開始對金錢沒有概念,對節約用錢更是聞所未聞。好像自己就是一個負責花錢的人,想要什麼東西都可以跟父母開口。漸漸的,進入青春期之後,孩子發現原來天外有天,別的孩子過的生活比自己更加優越,於是攀比成風就成了常態。

那麼,面對孩子攀比的問題,爸媽應該如何做最有效呢?

(1)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榮譽觀,不要把金錢的消耗當做一種顯擺

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同學們大多都只是穿價值二十元左右的鞋子。初三上期剛剛開學,班裡來了一個插班的男生,他極其自豪,逢人就說:"我這雙鞋子的價格,夠買你們這個鞋子十雙了!"

雖然他因此在班裡很有存在感,但他卻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攀比上面。每一次買了一件新衣服,他就開始來炫耀是什麼牌子,價值多少錢;每吃了一次水果,他就開始告訴我們這是誰給他買的,還說都是我們沒有吃過的……當精力都花在絞盡腦汁炫耀自己上面,學習成績卻持續著一塌糊塗。

如今,這樣的孩子越來越多,他們開始互相攀比自己家裡車子的牌子和價格,開始互相攀比自己去哪裡吃了大餐,開始相互攀比今天又穿了什麼名牌。

從一最開始,在孩子還沒出現攀比苗條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榮譽觀——讓孩子知道學習成績優異可以是一種榮譽,幫助父母做家務可以是一種榮譽,尊敬老師孝敬老人可以是一種榮譽,拾金不昧性格善良可以是一種榮譽。

(2)教會孩子理性消費,且學著自食其力

很多孩子,看到別人買了新的東西,就開始嚷嚷著要家長給自己購買,根本不考慮這些東西適不適合自己。比如,在外面逛街的時候,經過一個街舞的培訓中心,發現有些孩子穿著吊襠褲跳舞的樣子很炫酷,於是也吵著家長要購買。可這樣的褲子雖然有個性,但並不適合穿去學校,因為不方便自己運動。

讓孩子怎麼去知道自己有沒有理性消費呢?我們可以教會孩子兩個問題:第一、這個東西我很想買,可是它真的是我需要的嗎?第二、它對我有什麼作用或者幫助?讓孩子買東西之前,習慣性問自己這兩個問題,孩子很快就會冷靜下來,同時孩子的虛榮和攀比心理也會得到有效遏制。

孩子們往往喜歡攀比自己和別人手機的檔次,往往喜歡對比自己和別人著裝的牌子,往往喜歡比較自己和別人飲食的價格……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可以引導孩子開始反思——為什麼我不學習其他同學一樣,靠自己寒暑假、週末等兼職來賺錢添置物品,給父母減輕負擔之餘,還學著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呢?

鼓勵孩子參與到勞動裡面,這樣既讓孩子明白了掙錢的不易,也讓孩子開始有了節約的意識,同時孩子的多動動腦能力等方面,也會得到一定的鍛鍊。

四、讓孩子知道,你渴望的自由可能是盲目的

很多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總感覺自己個頭猛長,再加上身體各個方面的逐漸發育成熟,便形成了一種"我是成人"的錯覺。

家長苦口婆心的勸孩子不要早戀,孩子卻認為我都這麼大了,談個戀愛怎麼了?家長告訴孩子不要與人發生衝突,儘量有話好好說,孩子卻認為我都長大了,難道這點自由都沒有嗎?家長好說歹說的跟孩子講,與人相處脾氣不要總是那麼衝,可孩子卻認為我都長大了,脾氣衝不衝是我的自由!

青春期的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在竭盡全力的拜託父母的管教。他們不希望自己總是那個父母眼中的小孩兒,他們渴望人格上的獨立,渴望得到父母的接納和尊重,而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不斷的在做反抗。那麼,面對這樣的孩子,爸媽應該如何引導呢?

青春期兒女總叛逆?爸媽把控5個小細節,兒女健康成長不學壞

(1)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與孩子建立好良好的關係

由於害怕孩子誤入歧途,所以家長們總是習慣性為子女操碎了心。儘管孩子都是十多歲的小夥子、小姑娘了,可父母還是習慣性的要把孩子"栓在褲腰帶上",只要孩子一會兒不在自己的控制範圍內,自己就渾身不痛快。請記住,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也不是你的私有財產,他是一個人,有自己的思想,有獨立的人格。我們應該把他當一個人來看待,而不是非要逼著他走父母幻想的路。

家長對孩子過分管控,孩子的依賴思想機會越發嚴重,而很多孩子則表現為沒有主見、任何事情都要問父母好不好或者行不行。這看似是對父母的一種尊重,其實背地裡是孩子毫無主見的一個典型案例。

父母與子女之間,經歷不同,出生的年代不同,所以很多想法也會存在差異。這個時候,孩子固執己見,畢竟他是孩子,可如果家長還我行我素,那必定就是家庭教育的悲哀。我們既要讓孩子體諒我們的艱辛和愛護,我們也應該體量孩子的心情和想法。只有相互溝通,相互理解,與孩子建立好良好的關係,後續你對孩子的教育,孩子才願意聆聽和採納。

(2)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分辨自己渴望的獨立和自由是不是盲目的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控制慾極強,幾乎是事必躬親。他們渴望時時刻刻監視自己的孩子,他們渴望知道孩子所有的事情,他們對孩子任何的一個表現都要去進行大篇說教,好像孩子離了自己就無法生活。

爸媽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因為你越是管得寬,孩子會的東西就越是少。比如,你總是把家務大包大攬,很有可能孩子大學畢業了連怎麼洗碗、怎麼洗衣服都不會。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獨立起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幫著做。

爸媽過分的管束,會讓孩子感覺到失去了自由的呼吸。但是,我們不能為了給孩子自由,就完全放手孩子,讓其自生自滅。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爸媽也希望你可以早日獨立,但是你這個年齡,只需要在精神上做到獨立的準備就行了,因為你在環境和物質上,是無法獨立的。所以,可以儘可能的讓自己在精神上獨立,但不要太過於去追求所謂的自由,在父母身邊健康地成長,這就是最好的自由。

青春期兒女總叛逆?爸媽把控5個小細節,兒女健康成長不學壞

五、讓孩子明白,父母愛把你和別人比較,並不是想貶低你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雖是一句俗語,但也精煉的表達了中國父母對孩子的一種厚望。生活中,家長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點,總是忍不住要誇讚,雖然有時候自己只是純粹的想表述一下對別人孩子的欣賞,可自己的孩子聽著卻總感覺帶刺。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對家長這樣的表達更是敏感至極。

作為父母,我理解各位的心理,無非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向別人的孩子學習學習,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孩子對此有所誤解,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1)發現孩子的優點,同時降低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值

普遍的中國家長,思想比較保守,尤其是在誇孩子這件事情上,他們總認為誇別人的孩子很簡單,但要是誇自己的孩子就會顯得很難為情。一方面他們害怕自己的孩子因此得勢,變得驕傲自滿;一方面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學到別人的優點之後,變得更加優秀。

關於孩子的優點,父母要學會善於去表達。孩子勤勞,我們就闡述事實,認可孩子勤勞的優點;孩子貼心,我們就舉例佐證,讓孩子知道父母的欣慰;孩子努力,就把孩子跟自己以往的行為做對比,讓孩子看到進步的同時,也知道父母原來是瞭解我的,愛我的。

發現孩子優點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家長也應該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孩子的能力目前能夠考多少分,我們在制定目標的時候,稍微高出一點點就行了。讓孩子有一種敢挑戰,並認為自己一定能戰勝的自信,這樣更能激起孩子的興趣和鬥志。

青春期兒女總叛逆?爸媽把控5個小細節,兒女健康成長不學壞

(2)願意和孩子交朋友,學著聆聽孩子更多內心的聲音

青春期的孩子,極其希望被父母理解。當他們發現父母屢屢把自己跟別人對比時,內心就會嫉妒崩潰。如果我們嘴巴上強辯,我並不是想打擊你,也不是想貶低你,而是想你學習別人的優點,這樣你就會變得更加優秀了。可孩子聽不進去,對父母的解釋無動於衷是,甚至一味的覺得父母就是打心底裡看不起自己,瞧不上自己。

此時,為了印證自己的初心,父母需要適當的放低身姿,跟孩子做朋友。不要覺得父母就一定要高高在上,這樣孩子才會有所畏懼;不要覺得父母就一定要高人一等,這樣孩子才願意被自己馴服;不要覺得父母就絕對的權威,孩子只有執行的權力沒有反抗的權力。

矮一點,低一點,蹲下來和孩子好好聊聊天。讓孩子說說自己對父母哪些方面的不滿,聽聽孩子對父母有哪些期盼。讓孩子有一個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機會,如果孩子誤解了,父母儘量去解釋和撫慰;如果父母的確做錯了,我們給孩子承認錯誤,並給予改正。只有願意和孩子做朋友,我們才能聽到孩子內心真實的聲音,我們才會更加全面的去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才能找到更為合適的方式給予孩子引導。

——————

"青春期"一個敏感的詞語,一個特殊的時期。如果爸媽不做好多方面的努力,想要孩子一下子變得聽話乖巧又懂事,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不要固執己見,憑著自己所謂的經驗和教訓對孩子強行管束,我們要學著尊重孩子,學著反思自己,學著去學習一些寶貴的方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順利的陪孩子度過青春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