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與美國的經濟關係,你怎麼看?

悅傾動


美國和歐盟之間的百關係比較複雜。\r

1、美國和歐盟有時會在一些外交政策上出現分歧,例如伊拉克戰爭時期。\r

歐盟和美國世界最大的經濟和軍事強國,他們主宰的全球貿易,並且在國際政治關係中發揮主導作用。\r

3、美國和歐盟在世界許多其他地方都發揮影響力,但美國和歐盟也在一些問題上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擴展資料\r

二戰以來,歐度美結成了緊密的盟友關係,美國為歐洲問提供安全保護,歐洲國家則心甘情願追隨美國,在全球重大外交及安全問題上唯美國馬首是瞻。\r

歐洲之所以與美國立場一致,一方答面是因為歐盟覺得有義務和盟友站在一起,另一方面則因為歐洲國家認為美國的全版球外交和安全政策總體上符合歐洲利益。雖然歐美雙方不時有一些政策上的分歧,但歐洲從未根本否定美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也從未動搖對跨大西洋聯盟的信念。\r

然而隨著特朗普政府上臺以來對“美國優先”政策的推進,美國已不再是歐洲熟悉和信賴的權那個美國,反而成為歐洲利益最大的踐踏者和破壞者,其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r

一是無視歐洲安全上的重大關切。\r

二是以國家安全為由打擊“歐洲製造”。\r

三是公開敵視歐盟和歐洲一體化。\r

人民網-歐盟對美政策調整的原因及趨向



一攬子要聞


首先我大家都知道,歐洲與美國不但是世濟二大經濟體,而且是北約軍事同盟組織成員國。

憑目前歐洲完整的工業體系佈局和經濟現狀,要脫離美國是完全可以的。問題是歐洲成員國部能否統一,其次是北約組織能否解散或歐洲能否單獨建立防務部隊。

如果以上二點都未能做到,哪麼歐洲經濟要與美國脫離是很困難的。


張榮根


當前歐元區的經濟實力仍與美國分庭抗爭,儘管在某些方面的表現不如美國,但是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實際差距不是人們普遍想象的那樣大。 當前美國經濟增長要快於歐元區,但是人均GDP和生產率增長速度相近 在過去的10年裡,歐元區經濟增長一直落後於美國。

10年來歐元區人均GDP年均增長2.1%,正好與美國相同。 在人們的印象中,美國生產率增長速度要快於歐元區。從統計數據看,如果採用統一指標口徑即整個國民經濟每一工作小時生產的GDP來計算,10年間美國生產率年均增長2.0%,要略高於歐元區1.7%的增長水平。 應該承認,在近10年間,美國生產率不斷加快,而歐元區生產率增長趨緩。歐元區生產率增長放慢的原因,一是勞動和產品市場僵化,結構性矛盾突出,不能有效地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

二是歐盟自1996年以來,為了讓勞動市場變得更加靈活,採取各種改革措施,加強勞動密集型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比如,降低低收入工人的勞動稅率,放鬆對僱用非全日制和臨時工的規定,鼓勵公司僱用更多的新工人。儘管其結果導致生產率下降,但同時使更多的非熟練和低技能的工人進入勞動市場,從而增加歐元區的就業機會。自1997年以來,歐元區就業總人數增長了8%,而美國僅增長6%。 另外,普遍認為,美國存在鉅額的經常賬戶赤字,是由於美國資本回報率高於歐元區,從而吸引了大量外國資本淨流入。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據高盛公司計算,近幾年歐元區的資本回報率與美國大體相當。 統計指標口徑的差異,誇大了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差距 統計指標口徑的差異,誇大了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差距。比如,美國把公司用於購買計算機軟件的支出作為資本形成,計入GDP總量之中,而歐元區則把它作為中間消耗來處理,不包括在GDP中。近年來,美國軟件購置費用增加,且增長速度加快,這也無形中拉大與歐元區在GDP規模和增長速度上的差距。 另一個不可比因素是對信息技術設備投資的增長率計算方法,即從名義投資額轉換成實際投資額的價格縮減方法不同。在美國,如果計算機的價格與兩年前相同,但是在功能上是原來的兩倍,則把名義投資額轉換成實際投資額時按兩倍的價格來處理。這種方法雖然合乎邏輯,但在經濟學家中存有爭議。歐元區大多數國家在計算信息技術設備投資的實際增長率時,不進行如美國那樣的質量調整。這樣,相對於美國來說,歐元區官方GDP和生產率的增長數據被低估了。 儘管兩大經濟體的統計方法有許多不同,但是不可否認,歐元區人均GDP仍落後於美國。 歐元區工作時間縮短,也是造成人均GDP低於美國的主要原因 經濟學家認為,歐美之間人均GDP水平沒有縮小的主要原因是,歐元區把其生產率增長的一部分用來延長休閒時間,而不是增加收入;而美國繼續用更長的工作時間來獲取更多的收入。 據估算,美國工人在其一生中平均工作時間要比德國、法國和意大利長40%。歐元區與美國之間生產率的差距縮小了,而其人均GDP卻沒有趕上美國,其主要原因是歐元區工作時間大幅度縮短。在1970年至2000年間,美國生產率增長了38%,每人平均工作時間提高了26%,人均GDP相應增長了64%;而法國生產率提高了83%,每人平均工作時間卻下降了23%,人均GDP只增長60%。在整個歐元區,生產率的提高因被工作時間的縮短所抵消,導致人均GDP增長緩慢,實際水平要落後於美國。 歐元區休閒時間長,生活福利和質量要高於美國 從一般意義上講,休閒時間隨著收入的提高而延長。從經濟福利的角度來看,是否有充分的休閒時間應該是評價和分析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之一。問題在於,縮短工作時間是僱員願意獲得更長的休閒時間,放棄更多的收入,還是他們出於外部原因而被迫提前退休。 分析表明,在歐洲每一工人平均工作時間縮短,是因為他們每週工作時間更短,擁有更長的休假時間,而不是因為增加失業人口所造成的。而且,是由於全日制工人的工作時間縮短了,而不是那些非全日制工人工作時間增加。因此,延長休閒時間完全是自願的。 歐洲人選擇縮短工作時間還有另外的原因,即高稅負。在過去的30年中,歐洲的邊際稅率要高於美國,當生活水平達到了相當的程度時,因稅負較高,降低了人們工作的積極性,他們寧願去休假。但是,專家認為,歐洲工作時間縮短與稅率的提高几乎沒有相關關係。自1997年以來,愛爾蘭平均工作時間縮短了25%,而稅率增長幅度要小於美國。其他研究也發現,稅負在歐洲工作時間縮短中所起的作用較小。 可以認為,歐洲人喜歡有更多的休閒時間,因而他們的收入水平沒有明顯提高。而美國人對於物質消費更加執迷,為了取得更多的收入,他們要工作更長的時間,而縮短休閒時間,工作也更為辛苦。因此,從GDP規模上看,美國要大於歐洲,但是從總體生活福利上看,似乎歐洲要好於美國。 經濟學家還認為,單純GDP的比較,也誇大了美國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比如,美國氣候要比歐洲惡劣,用於支付取暖和空調的費用要高於歐洲;美國犯罪率高,意味著有相當部分的GDP要用於保障安全的費用;目前美國關在監獄中的犯人達200萬,占人口的比例遠遠高於歐洲國家,相應為此要支付更多的費用。儘管這些費用能增大GDP總量,提高人均GDP水平,但它不能提高實際生活福利。而且,歐洲十分便利的公共交通設施未能從GDP數字上反映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