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城區"文化+"的背景下,有哪些發展契機?

東城區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未來發展的突出優勢

在北京全市範圍內,東城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以皇家文化和民俗文化為代表。此外,也融合了佛教、儒家、國學、會館等傳統文化,薈萃了奧運文化、演藝博覽文化、出版文化、商業文化、體育文化等近現代文化。同時也是全市歷史文化遺存、衚衕四合院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密集的地區。

2020年1月15日,東城區委書記提出:東城區處於首都功能核心區,在新的一年,要做到"崇文爭先"。"崇文"就是發揮東城文化優勢,通過"文化+",增強軟實力並轉化為發展硬實力。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文化+"有哪些發展方向?背後又蘊藏著哪些發展契機呢?

"文化+"藝術

在藝術方面,北京市強調:推動具有北京特色的傳統工藝美術精品的創作和生產,完善集藝術品評估、鑑定、拍賣、展示、保險等服務於一體的藝術品交易全產業鏈;而東城區則聚焦藝術品交易,將依託中國美術館和隆福寺廣場所屬區域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首都藝術品交易集聚區"。

在東城區"文化+藝術"新的發展方向,應著眼於藝術品評估、鑑定、展示等,而非生產創作、藝術品交易,原因包括:1)東城區位於首都功能核心區,根據2020年2月22日中國共產黨北京市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的要求,核心區要切實降低人口、建築、商業、旅遊"四個密度",生產創作及藝術品交易不符合此要求;2)目前已有藝術品交易核心,新發展項目很難打破。

北京東城區"文化+"的背景下,有哪些發展契機?

藝術品評估鑑賞

"文化+"設計

在設計方面,北京市強調用設計提升文創產業內涵及附加值;東城區提倡圍繞歷史文化資源進行創意轉化與產品研發,促進藝術衍生品、藝術授權產品的開發生產。

在東城區,現有北京公示的文化創意產業園有4家:嘉誠衚衕創意工場、中關村雍和航星科技園、北京德必天壇WE國際文化創意中心、77文創園。其中,嘉誠衚衕創意工場發展主題涉及時尚設計、教育科技、出版傳媒、文化體育等;中關村雍和航星科技園主要入駐了動漫、影視、娛樂企業;北京德必天壇WE國際文化創意中心入駐企業類別包括:高新技術、科技服務、新媒體、網絡、多媒體、設計、廣告;77文創園主要分為四個項目:77文創美術館(以戲劇影視為主題)、77文創雍和宮(以科技創新及創客空間為主)、77文創國子監(以國學文化和東方美學為主題)、77文創孔廟(以文化旅遊融合為主題)。

通過現有文化創意產業園的發展來看,東城區文創發展主題主要有時尚、教育科技、出版傳媒、體育、動漫、影視、娛樂等,針對藝術方面的文創較少。因此,

未來"文化+設計"的發展方向可定位於藝術方面,實現藝術衍生品的設計再生,彌補市場空缺

北京東城區"文化+"的背景下,有哪些發展契機?

藝術衍生品設計

"文化+"金融

目前,東城區正積極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文化產業全要素綜合交易平臺"北京文創板",已實現註冊文化企業近7000家、金融機構600餘家,累計撮合融資額超過190億元。加快推進文化金融"一個平臺"、"兩支基金"、"一批項目"的發展。其中:一個平臺為北京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平臺;兩支基金包括"文菁"產業基金和風險補償基金;一批項目涵蓋民營文創銀行,文化保險機構,文化信託公司等。

迄今為止,東城區已入駐的文化金融機構包括:北京銀行雍和文創專營支行、華夏銀行北京分行文化產業管理部、杭州銀行北京文化金融事業部、北京農商銀行文化金融服務中心,文化金融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

從政策層面上,東城區對於對新設文化金融專營機構,有一系列的補貼政策。《東城區支持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強化對金融機構成立初期培育扶持,並鼓勵金融機構入駐東城區發展。對新設、新遷入東城區的法人金融機構,根據其綜合貢獻給予一次性開辦費用補助,並對購買辦公用房的給予一次性補貼。

對新設、新遷入東城區的法人文化金融專營機構,在開辦費用補助基礎上再額外增加15%的一次性補助;對東城區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按照每年向區內文化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業務規模,2億元(含)以上的給予業務規模1%的獎勵,單個金融機構年度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基於以上分析,"文化+金融的發展方向可定位於:聚集文化金融機構、創新文化金融服務產品(信用擔保、融資租賃等)、優化文化金融服務環境(構建文化產業金融服務平臺)。

北京東城區"文化+"的背景下,有哪些發展契機?

北京銀行雍和文創專營支行成立大會

結語

文化與多領域融合發展是東城區、北京市、乃至全國的發展趨勢,因此,只有通過政策支撐的產業、市場發展情況等多方面預測融合方向,才能把握機遇,享有"文化+"的發展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