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退休為什麼有養老金和退休工資之分?

無瑕9510


退休之後,就沒有什麼工資一說法,都是什麼金。而有些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而有些人領取的是養老金,那為什麼會有這樣兩同不種的叫法,它們又有何區別呢?

在1992年以前,無論是機關,還是企事業單位退休之後,他們每月領取的收入都叫退休金,而我們普通老百姓都習慣叫退休工資。從這以後企業開始推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並開始強制執行,於是企業退休人員領取的收入就變成了養老金!

當時企業為什麼要推行這種退休方式?主要就是為了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給其減負。在這之前,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都是由企業負責支付,隨著退休人員的不斷增加,人均壽命的提升,這給企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負擔,阻礙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於是便決定進行企業退休改革,開始推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把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問題剝離出來。

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所領取的收入還是叫退休金,一直到2014年,在這年之後,這部分單位退休人員領取的收入也變成了養老金!也就是說2014年後,所有人員退休之後,都是領取養老金。

從此在同樣的工作單位裡,同是退休人員,有些人領取的是退休金,而有些人領取的則是養老金,這就是因為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推行,從而形成了同為退休人員,卻領著不同的經濟收入。

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區別在哪裡?

1、這兩者的概念不同。

退休金是國家按照社會保險制度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支付給貨幣形式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2、這兩者發放資金來源不同。

退休金一般都是國家財政或地方財政列支,未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如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不含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單位);企業退休人員則由企業承擔發放。

養老金是由社會保險資金列支的,主要指參加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退休人員。

3、這兩者在退休時計算發放方式也不同。

退休金以前是按工作年限來確定發放標準。通常是工作年限滿35年按最高90%計發,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不滿30年按80%計發,10一20年則按70%計發。

養老金則是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期養老金組成,它由當地上年度社平工資、社保繳費基數和繳費比例,繳納時間來綜合決定。

因此,退休金和養老金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若有興趣,可以關注【視職場】,將會帶給你更多的職場知識,幫助你解決職場困惑。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與觀點!

【視職場】青雲計劃獲獎者,優質職場創作者,一個有著20餘年職場生涯的老司機,專注分享職場知識,解決職場困惑,建構職場關係。

~~~分享職場知識,快樂職場人生,感謝你點、評、分、轉、收!


視職場


分享兩個不同的故事:


故事一:退休教師的養老生活。


我的小學老師李老師,多年前已經退休了。有一次回家看望老師,談起了退休。李老師很高興,他的退休工資又漲了。


李老師是小學中級教師,退休至今,每月退休金7000多元。他退休比較早,那時候養老保險還沒有實行並軌。他領的是退休金。


退休金是機關事業單位發放給員工的,退休以後的工資跟退休前相差不大,而且也能隨著在崗職工的工資一起上調。


李老師,沒有領取的就是退休金,也就是退休工資。


不過,後來國家實行了養老保險並軌,取消了退休金,全體勞動者都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領取養老金。


故事二:企業員工的養老生活。


王叔,是我們小區的鄰居。他去年從企業上退休了。現在,每月依靠領取養老金生活。不過,王叔就不像我的李老師那樣了,每月2000元的養老金,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卻不能讓他有更好的生活。


企業退休員工,退休後,可以領取養老金。


這個養老金,不同於以前的退休金,他是自己繳納養老保險後,才能領取。


退休金和養老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有很多區分:


一是含義不同。退休金是機關事業單位員工退休後發放的退休工資,由退休者所在單位撥付。而養老金是企業職工退休後發放的,由國家勞保部門負責發放。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是起源不同。在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分為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城鎮人口退休以後,沒有工作,為了保障他們的生活,就繼續給他們發放退休工資。而那時候,沒有養老保險這一說法,根本不存在養老金。後來,隨著保險事業的發展,逐步推出了養老金,讓繳納養老保險的人,能夠享受非常好的退休生活。


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區別。


二是決定因素不同。退休金的多少,取決於自己退休前的級別職稱和工資的高低。而養老金,取決於自己養老保險繳納的年限、保險金額等因素。


三是未來不同。目前,隨著養老保險並軌的執行,對於改革後的退休人員已經取消了退休金,全部實行養老保險制度,退休領取養老金。退休金正是退出了歷史舞臺。而養老金正在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


綜上所述,退休金是專門給機關事業單位員工的,而養老金是給繳納養老保險的人。未來,退休金即將全部取消,養老金成為主流。


職場百靈鳥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提問,但卻是與時俱進的一個問題,有必要弄清楚它們的來龍去脈與歷史沿革。

同樣是離職退休不錯,但是辦理退休的時代與時間不盡相同,所以叫法與名稱,也會打上時代的烙印,會有某些特殊的差異與差別之分。

在計劃經濟時代,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在實行單位養老保險的年代,那時統一實行退休費制度,也就是以退休人員的退前工資作基礎,以本人實際的工齡長短,確定本人專屬的計發比例。那時以退前工資作為基準,確定享受待遇水平時,叫做退休費或退休工資。這是極其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制度性質特徵之所在。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初,在市場經濟風氣雲湧的年代,隨著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全面推進與實施,過往的單位保障體系不再適應新的時代要求,已被與國際接軌的,適應市場經濟的體制機制與制度所完全替代,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健全起來,退休人員的待遇來源與享受水平,與本人的實際繳費基數與繳費年限緊密掛鉤,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晚退多得,成為新的待遇水平享受的自然邏輯與制度內核,過去的退休費或退休工資叫法,已被繳費性的養老金叫法,所完全替代與覆蓋。可以說,退休養老金叫法,更具時代性,更準確反映出養老金的法定概念與本質內涵之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