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身青樓,卻憑藉一口流利的德語,立下了赫赫功勳

古都說女子紅顏禍水殃國殃民,但是在晚清,卻有這樣一位女子,在風雨飄零的國運面前昂首站了出來,站在了國運之交,站在了世紀之交,更站在了八國聯軍的鐵騎和數千萬國人性命之間。憑藉一口流利的德語,立下了赫赫功勳。

她出身青樓,卻憑藉一口流利的德語,立下了赫赫功勳

名媛賽金花

她就是被稱為“晚清第一名妓”的賽金花。賽金花出生在蘇州,本名趙靈飛,從小就不乏江南女子溫文爾雅楚楚動人的樣子,走到哪裡都是女孩子中的佼佼者。光緒十二年,她在蘇州河上的花船上成為了一名清倌人,改名傅彩雲。那時的她可謂“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秀外惠中,聰穎靈秀,不久就成了當地大名鼎鼎的名妓。光緒十三年,前科狀元洪鈞回鄉守孝,在花船看到了彩雲,對她一見鍾情,幾天以後便將彩雲娶回家做了三姨太,改名為洪夢鸞。雖然洪鈞已年近半百,但嫁給他是賽金花這一生的轉折點,也為後來她的傳奇一生埋下了伏筆。

她出身青樓,卻憑藉一口流利的德語,立下了赫赫功勳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身為一階妓女,賽金花能得到狀元郎的喜愛絕不單單因為她的姿色,更是她厚積薄發的氣度。國運當頭,任何人都應當有居而自危的使命感,我們不應當去貶低任何一個職業,正是被所有人都看不起的青樓女子,做出了驚為天人的事情。

一、 隨夫旅歐三年,精通外語詩詞

洪鈞是當時朝內留學歸來又權高位重的要官,娶了比自己小三十幾歲的嬌妻,自然是疼愛有加。婚禮後不久,洪鈞被晚清政府派遣出訪德,俄,荷,奧四國,洪鈞將彩雲以夫人身份攜之同往。在任上她以驚人的天賦學會德,俄,荷,奧四國語言,成為洪鈞的得力助手。

那個時代的女性能出國的少之又少,更不用提精通四國外語。這次出國經歷給賽金花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德語的掌握,為後來“舌戰德國元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她接觸到了西方全新的世界觀,從而改變了她的人生。在歐洲三年,她從曾經的妓女搖身一變成為精通外文詩詞飽腹經綸的女子。憑著她高人一籌的言語和東方女性獨特的魅力,她甚至融入了歐洲的上流社會,認識了不少名流,甚至拜晤過維多利亞女王與威廉皇帝。

她出身青樓,卻憑藉一口流利的德語,立下了赫赫功勳

三年國外經歷,換做別人可能會在歐洲與夫君共享樂趣,但賽金花卻抓住機會使自己詩書滿腹。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豐富自己,只有自己掌握的東西足夠多,才不怕面對人生以後的磨難。

二、 重為妓女復舊業,“議和大臣賽二爺”

佳人命坎坷,回國後不久洪鈞去世,洪家以她曾經風塵女子的身份為由將其掃地出門,再次跌入煙花柳巷。若是旁人,大概心灰意冷一蹶不振,但是賽金花重操舊業後憑藉“公使夫人”的名號重新名噪一時。按常理說,一位風塵女子,嫁入豪門隨夫出國,又被逐出家門後重新掛牌為娼,這身世已足夠傳奇。但是,她的傳奇身世卻剛剛開始。就像劉半農在《賽金花本事》裡說道:“中國有兩個寶貝,慈禧與賽金花,一個在朝,一個在野;一個賣國,一個賣身;一個可恨,一個可憐。”

她出身青樓,卻憑藉一口流利的德語,立下了赫赫功勳

1900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慈禧攜光緒帝倉皇西逃。八國聯軍趁亂在京城內燒殺搶掠、尋歡作樂。賽金花同年恰好在京城開了一家妓院,當德國士兵闖入妓院想要“雲雨一番”時,驚奇地發現一位青樓女子張口就是一口流利的德語。賽金花提出會晤德方總司令瓦德西大帥,原來八國聯軍中德方聯軍總司令瓦德西與賽金花是當初在德國的舊相識。賽金花憑藉一身姿色和花言巧語,把瓦德西大將留在了石榴裙下。傳說,賽金花與瓦德西每日笙歌,在床頭達成了協議,賽金花據理力爭請求聯軍不要侵擾百姓,挽救了數以萬計中國人的姓名。百姓免受磨難,對她感激不盡,一時之間“九城芳譽騰人口,萬民爭傳賽金花”,百姓尊稱其為“議和人臣賽二爺”, 後來甚至還有“九天護國娘娘”的稱號。就像林語堂在《京華煙雲》中說:“北京總算有救了,免除了大規模殺戮搶劫,秩序逐漸在恢復中,這有賴於名妓賽金花的福廕。”

她出身青樓,卻憑藉一口流利的德語,立下了赫赫功勳

一介女流,在面對八國聯軍將領時鎮定自若風度自然,甚至利用自己早年經歷將其困在溫柔鄉,讓百姓免遭戰火,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包括後來,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死於義和團之手,克林德的夫人悲痛欲絕,誓要慈禧太后以命相抵。在羸弱的晚清政府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又是她站了出來,提出為克林德在京城立一座牌坊來解決,免去了一場動盪。

她出身青樓,卻憑藉一口流利的德語,立下了赫赫功勳

克林德牌坊

但其實,她本沒必要站出來。一介女流是要付出多大的勇氣才能站到敵方統領面前,冒著被殺頭的危險救國救民。這種“天下為己任”的情懷值得國人歌頌,這種臨危不亂心存百姓的做法值得在歷史上留下姓名。

三、 輝煌過後命坎坷,民族英雄永流傳

一起塵埃落定後,賽金花又再次嫁人並有了兩段婚姻。但是自古紅顏多薄命,兩任丈夫都因病去世後,她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殺隱姓埋名,晚年窮困潦倒,靠著平日裡百姓的接濟活命。可悲一節民族英雄,晚年經如此悽慘,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賽金花去世後,京城百姓自發把她作為民族英雄安葬在陶然亭公園。很多學者為其發聲,想要昭告世人她不平凡的一生。但是也有不少文章指責她的分流韻事實屬不實,具體已不可考究。但不管圍繞著她的爭議有多少,她不平凡的一生都向我們訴說著這一段轟轟烈烈的愛國救民故事。

她出身青樓,卻憑藉一口流利的德語,立下了赫赫功勳

劉曉慶扮演的賽金花

“樹挪死,人挪活。”人的身份有時並不重要,賽金花一生數次為妓,又輾轉於歐洲上流社會,最後作為民族英雄死去。誰能相信一位妓女是救國救民的英雄呢?不管任何行業,只要心存天下,心存人民,就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我們也不要看不起自己的身份,只要能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身份,又怎麼能算重要呢?

參考文獻

1、 《一代紅顏百代名,謎一樣的傳奇女子賽金花》,人民網。

2、 林語堂,《京華煙雲》.,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