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聯盟4》決戰的廢墟是不是神盾局?這部電影怎麼樣?

我是一匹來自北方的狼205340527


1、第一個問題:不是神盾局,神盾局是漫威背景里美國政府專門用於管理超級英雄的一個特殊機構。局長尼克和鋼鐵俠一起組建的復仇者聯盟,而在復仇聯盟4的最後,被炸燬那塊廢墟,是復仇者聯盟總部的基地。

偷偷透露一個秘密,這個聯盟總部基地的拍攝地點是中國企業“三一重工”的美國總部公司進行取景的,包括鋼鐵俠開車到基地的時候,以及蟻人吃三明治那一段都是在那裡

2、第二個問題,這個電影怎麼樣?囧,我該怎麼去回答……對於從第一部鋼鐵俠看起的我來說,這部電影的意義非凡,上映那天,和老婆兩個人通宵排隊守零點場次,就是為了第一時間見證初代復聯的最後一部系列電影,就是為了最後聽到那句“i am ironman”。從漫威宇宙來說,復聯4是一個完美的句號,同時也是另一個漫威系列的承接點,相當成功。

可能對於我們80後90後這一代,情懷這個詞慢慢在變得有點廉價。但是我們這一輩子都有幾個10年去守候下一個這種“10年漫威系列”,答案可想而知。所以樓主問我怎麼樣,我不想從電影拍的怎麼樣本身去回答,而是想說,陪伴才是衡量這部電影系列的最終定義。

———專注電影解說領域的“擇木不擇木”

歡迎各位來欣賞電影,一起體會人生






擇木不擇木


看完復聯4首映後,一直沒緩過來……這是部很難“評價”的電影:如果從傳統評價標準和路人眼光來看,它其實存在許多問題;可如果從漫威電影,尤其是MCU和粉絲角度出發,它超越了“滿分”。

曾經我以為復聯1開創的“1+1+1+1+1+1=6”漫威電影宇宙“模式”是它的瓶頸,就算後來英雄越來越多、類型風格更加豐富、故事線索愈加複雜,也無法突破自身的桎梏——直到復聯4的出現。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刷新了我對“電影宇宙”的認知,漫威重新定義了電影的“玩法”:該片不僅是漫威11年來22部電影的終章,更是把簡單的加法換成了幾何式增長的次冪算法,通過綜合、疊加、引用、拆解、二次創作等多種方式,把影片打造成了“一既是全,全既是一”的無上盛宴。

作為一名普通的MCU觀眾,我無法像一些粉絲那般詳解影片的所有玄機和問題,但我會盡量說出屬於你我的感受。

首先是“反套路”。

在復聯4上映之前,各種分析猜測滿天飛,幾乎所有想法都是在“無限戰爭”的結局基礎上進行發揮,這當然是很正常的思路,但相信沒幾個人能猜到影片的展開方式……

卡羅爾(驚奇隊長)接託尼和星雲回到地球后沒多久,剩下的復仇者們立刻鎖定了滅霸,在電影開場僅僅20分鐘左右,就砍掉了上部電影BOSS的腦袋,如果沒看過劇透的話,觀眾十有八九都會被驚掉下巴。

滅霸死了,無限寶石也被毀了,那接下去該怎麼演?這就帶出了下一個特點,“含量豐富”。

“終局之戰”分成了若干個章節,但和許多電影不同,其主題雖然一脈相承,可觀感風味卻差異極大(從感受上來說,有點兒像聽“包羅萬象”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開篇鋼鐵俠在宇宙漂泊時的獨白,隨後怒氣滿滿的復仇者反擊,五年後眾人各異的生活,蟻人帶來補救措施的轉折,復仇者聯盟重新集結穿越回過去搜集無限寶石的歷險,成功打完響指又迎來2014版滅霸的攻伐,再到終極大戰的波瀾壯闊,還有最後的葬禮和告別……每一段都有所獨立,散而不亂,讓大家收穫了許多不同的體驗。

其中我最推崇的,是五年後到復仇者集體穿越前的這一段,儘管著墨不多,可失去“另一半”的倖存者們活在“空蕩蕩”的世界裡,那種蕭索、清冷、沉悶氛圍營造地非常棒。

此段還有個看點是不同人的不同選擇。

有人選擇騙自己“向前看”,比如口是心非的史蒂夫;有人選擇決不放棄任何希望,比如一直堅守陣地的娜塔莎;有人選擇放下過去,重新開始過值得珍惜的生活,比如陪伴在妻女身邊的託尼,和浩克合為一體的布魯斯;有人選擇用暴力殺戮不斷麻醉自己,比如成為浪人的克林特;還有人選擇自暴自棄,比如養出大肚腩的肥宅索爾……

復仇者們是英雄,也是像你我一樣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終局之戰”用近乎奢侈的篇幅描繪瞭如此多日常,這也為接下去的絕地反擊做了最好的鋪墊和預熱。

影片最妙趣橫生的部分,自然是復聯穿越回過去的各個章節,裡面的”瘋狂玩梗”也成為了“終局之戰”最出色、最令人驚喜的優點。

十分典型的就是史蒂夫和九頭蛇一眾人走進電梯的橋段,當所有觀眾都以為接下去要復刻一場更激烈的《美國隊長2》的電梯大戰時,隊長卻用一句“嗨爪”(九頭蛇萬歲)輕描淡寫地拿走了洛基權杖,即體現了隊長的成長,又致敬了前兩年的“蛇隊”漫畫梗,短短一個場景就讓粉絲吃到了好幾份情懷與樂趣,實在讓人拍案叫絕。

更進一步說,不管是盾鐵、盾冬、還是隊長與卡特的CP粉,都能在影片中收穫自己滿意的畫面……

從這一點來講,出場最早、層次感最深的初代六人組確實是最受寵的角色。索爾與母親的告別,託尼和父親的擁抱,史蒂夫對卡特的凝望……每一起意外相遇都是令人動容的時刻,你對MCU世界越熟悉,看“終局之戰”就越覺得精彩。

相對而言,戰爭機器、火箭浣熊等角色的“功能性”就更明顯些,唯獨星雲較為特殊:她的經歷固然是為引出之後的大BOSS滅霸,以及無法再復活的卡魔拉,但通過與過去自己的接觸,星雲心有所悟的角色形象變得更為豐滿了。

復聯基地的全面大戰,堪稱“漫威電影宇宙”迄今為止最恢宏的場面。所以,決戰的地點並不是神盾局哦!

全盛期的滅霸,就算不需要藉助無限寶石的力量,也是絕強的對手。“復聯三巨頭”VS滅霸的動作場面,即便對飽受大片洗禮的觀眾們來說,都是不可多得的激情大戲,尤其是美國隊長終於揮舞起“喵喵錘”大展神威,給人帶來的驚喜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道清的……

更別說那些在“無限戰爭”中灰飛煙滅的人,都一個個回到了大家身邊共同奮戰,“情懷值”在此刻完全爆表。不得不承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對於不熟悉MCU的路人來說是相當不友好的——隨著“終局之戰”的落幕,初代復聯也基本告別了一線,可“復仇者聯盟”的傳奇還遠沒有結束。

可以預見,迪士尼和漫威接下去會用更多方式發掘MCU的潛力,來吸引更多觀眾“入坑”,希望他們能突破限制,讓復聯繫列作品煥發出更美的光彩。








心映象


復仇者聯盟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