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羨慕那些對數學一看就會的人,真的是天賦嗎?

以猛之名


天賦估計也是有的,但更多的是興趣,從小就喜歡數學,越喜歡越鑽研,想通了,什麼都是很簡單的。

初中那會兒,我們數學老師是個五十左右老太太,我就奇怪了她什麼證明題,一看就能教我們。現在我明白了,那是她熟練了。

比如,這張試卷,我們都會,我們當老師的,絕對比你快,為什麼,還是我們做題多,熟練了。

還有,個別學生一看某題,不會。再看,還不會。為什麼,從小就不會,越感覺難,見到數學都繞道走,除非必須過,才做。如此這般,從小學到高中得少做多少題啊!越不做越陌生。再說數學題,都是有鏈接的,這個不會,再高,更不會。

總之,會的很簡單,不會的確實難。用愛迪生的話: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一的天賦。那些數學一看就會的學生,那也是許多年的積累。



北極的冰327


不是天賦也能學好數學。說說我自己吧,我的學習數學的經歷,不知對你有沒有幫助。我高一升高二的時候,數學考過27分,當時是120分值。數學,好像就是天書,什麼函數呀,微積分呀,還有解析幾何什麼的,都讓人頭疼的難受。數學不好,在班裡就沒有地位,在老師那也不受待見,你問問題,他甚至都不耐煩,那神態好像是說這麼簡單的問題你也好意思問。問同學,也是選擇平時關係好的,別人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問題,到我這裡,講半天都不懂,我欠賬太多了,得從頭講,久而久之,同學也厭煩了,我也感到無奈了。

怎麼辦?我要讓所有人看得起我,我要有尊嚴。於是,下定決心一定把數學拼下來,給他們看看,我能行。

從那以後,我每天把老師講課的內容一步不落的記下來。課下,我先努力看懂,弄清上一步和下步怎麼過來的,遇到坎,就厚著臉皮去問,回來之後再做一遍。有的時候,你好像聽懂了,但一動筆又做不下去了,怎麼辦?還得問。就這樣,一道題一道題去啃,直到自己完全做出來為止。怕忘記,我把試題抄在本子上,一週後,我會再做一遍的。要是題裡邊,遇到以前高一的內容,我課下一定把高一課本拿來,把相關內容補上。還真有這樣情況,明明上週自己會做的題,再做的時候又卡殼了。等我把試題做熟練了,我會把相關聯的試題找出來,看看有什麼變式,或者換個思路做做,這時,我感到數學很好玩。

到了高二下學期,我基本上能跟上進度,成績在及格線以上了,及格72,我能達到80以上。到了高三下半年,我的數學基本上可以說名列前茅。有時,遇到難題,老師偷懶,都是讓我給他們講解。

學好數學,其實笨功夫很重要。弄清基本概念 ,把老師講過的定理反覆練習,甚至有些結論性的東西要背下來。熟能生巧,在數學上,很有道理。要養成畫圖的習慣,有時候,你一看試題沒思路,你認真畫一下圖,思路就來了。還有不怕麻煩,多問問老師,多問問同學,不要覺得沒面子,你把數學整好了,你考上好大學,什麼面子都有了。

囉哩囉嗦說了這麼多,但願對你有點作用。


龍河雅舍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學數學真的要有一定的天賦。有些人天生就對數字的敏感度比較高。但是,你想要提高數學也不是不可能,所謂勤能補拙,只要你多花一些時間,多尋找方法,多記多練,有把數學成績提起來的決心,持之以恆的下去,肯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