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羡慕那些对数学一看就会的人,真的是天赋吗?

以猛之名


天赋估计也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兴趣,从小就喜欢数学,越喜欢越钻研,想通了,什么都是很简单的。

初中那会儿,我们数学老师是个五十左右老太太,我就奇怪了她什么证明题,一看就能教我们。现在我明白了,那是她熟练了。

比如,这张试卷,我们都会,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比你快,为什么,还是我们做题多,熟练了。

还有,个别学生一看某题,不会。再看,还不会。为什么,从小就不会,越感觉难,见到数学都绕道走,除非必须过,才做。如此这般,从小学到高中得少做多少题啊!越不做越陌生。再说数学题,都是有链接的,这个不会,再高,更不会。

总之,会的很简单,不会的确实难。用爱迪生的话: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一的天赋。那些数学一看就会的学生,那也是许多年的积累。



北极的冰327


不是天赋也能学好数学。说说我自己吧,我的学习数学的经历,不知对你有没有帮助。我高一升高二的时候,数学考过27分,当时是120分值。数学,好像就是天书,什么函数呀,微积分呀,还有解析几何什么的,都让人头疼的难受。数学不好,在班里就没有地位,在老师那也不受待见,你问问题,他甚至都不耐烦,那神态好像是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也好意思问。问同学,也是选择平时关系好的,别人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问题,到我这里,讲半天都不懂,我欠账太多了,得从头讲,久而久之,同学也厌烦了,我也感到无奈了。

怎么办?我要让所有人看得起我,我要有尊严。于是,下定决心一定把数学拼下来,给他们看看,我能行。

从那以后,我每天把老师讲课的内容一步不落的记下来。课下,我先努力看懂,弄清上一步和下步怎么过来的,遇到坎,就厚着脸皮去问,回来之后再做一遍。有的时候,你好像听懂了,但一动笔又做不下去了,怎么办?还得问。就这样,一道题一道题去啃,直到自己完全做出来为止。怕忘记,我把试题抄在本子上,一周后,我会再做一遍的。要是题里边,遇到以前高一的内容,我课下一定把高一课本拿来,把相关内容补上。还真有这样情况,明明上周自己会做的题,再做的时候又卡壳了。等我把试题做熟练了,我会把相关联的试题找出来,看看有什么变式,或者换个思路做做,这时,我感到数学很好玩。

到了高二下学期,我基本上能跟上进度,成绩在及格线以上了,及格72,我能达到80以上。到了高三下半年,我的数学基本上可以说名列前茅。有时,遇到难题,老师偷懒,都是让我给他们讲解。

学好数学,其实笨功夫很重要。弄清基本概念 ,把老师讲过的定理反复练习,甚至有些结论性的东西要背下来。熟能生巧,在数学上,很有道理。要养成画图的习惯,有时候,你一看试题没思路,你认真画一下图,思路就来了。还有不怕麻烦,多问问老师,多问问同学,不要觉得没面子,你把数学整好了,你考上好大学,什么面子都有了。

啰哩啰嗦说了这么多,但愿对你有点作用。


龙河雅舍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我觉得学数学真的要有一定的天赋。有些人天生就对数字的敏感度比较高。但是,你想要提高数学也不是不可能,所谓勤能补拙,只要你多花一些时间,多寻找方法,多记多练,有把数学成绩提起来的决心,持之以恒的下去,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