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上漲說明全球經濟復甦了嗎?

小城那點記憶


原油三國殺,生死鴻門宴即將開始!

  提筆撰寫今天文章之前,先特別感謝一下大家昨天對於《各國央行停止買入黃金,黃金價格離跌不遠了?》的熱情支持,一下子把筆者送上了熱搜榜,受寵若驚吶!為了滿足大家對蔥白,今天只好勉為其難繼續聊一下原油市場。

  實際上,週四晚上22:00 OPEC+將會舉行視頻會議之前,筆者便對會議的最終談判結果作了ABC三個預測:

  細心的讀者朋友們肯定會發現,無論是哪個預測,對於原油的短期預測方向,都是向下的,區別無非就是到底“怎麼下”的問題。為何會如此呢?

如果您認真閱讀前文AOR三大陣營的博弈,看明白O陣營與R陣營互懟的最終目的:是把A陣營拉下水,一起減產。 您自然就會明白,各方的利益與訴求還沒有得到滿足之前,反覆的談判不可避免,否則各方如何妥協呢?

更何況是,油價還建立在一個新冠病毒全球蔓延導致人類經濟活動“凍結”,潛在需求大幅下降的背景下。 表面上看是談成了一個所謂的“減產協議”,實際上油價卻還是崩了。

  當我們仔細的把隔夜市場發生的一些細節標註出來便會發現:噢,原來原油隔夜走出了我們非常經典的“買預期賣事實”模式。

假如您這個時候還在唸念不忘的問:不是已經達成減產協議了嗎?怎麼油價還跌了?只能證明,您是個投資菜鳥!或許您會立刻跳起來反駁:別瞎說,我在市場已經呆了XX年了!

  筆者只能默默的嘆息:每一顆韭菜茁壯成長的時候,總以為自己會是是一把鐮刀,直到......

  我相信,現在市場許多人會被自己的情緒所主導:都怪墨西哥那個攪屎棍,讓最終皆大歡喜的局面沒有達成!實際上,如果您吃透前文AOR三大陣營的真正訴求,便不會甩鍋墨西哥了!

  週四,OPEC代表:即使G20國家不加入減產,歐佩克+依然會減產。

  週五,OPEC代表:如果墨西哥沒有參與進來,OPEC+將不會減產。

  墨西哥能源部長回應稱,墨西哥只准備減產10萬桶/日。

  看懂了沒有?言外之意就是威脅G20要減產,同時甩鍋墨西哥。從數據上來看,同意減產的國家基本上是按照自身產能的15%-20%酌情安排。 就問墨西哥心裡到底苦不苦?你們踏馬減產1000萬桶,就差勞資這10萬桶嗎?擺明了就是道德綁架墨西哥,把AOR三大陣營主要的產油國全部都捆綁在一塊,共同面對這一次的石油危機。


二,原油市場三國殺這個局,自美國人準備上牌桌的那一刻開始,便是有解的。

  如上圖所示,哪怕最終達成特朗普體現“洩密”的1000-1500萬桶/日的減產規模,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全球需求萎縮,預估也有可能是2000-3000萬桶/日的規模,簡單的數學題一算便能明白,供需之間,過去一個月的低油價是存在基本面道理的,只不過石油價格戰加劇了這個過程。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OPEC+開會減產的這當口,東方大國跳出來說:哎呀!不好意思,你們好好談啊,我們家裡又發現億噸級油田! 言外之意是啥,各位可以好好想想。這一場史詩級別的大國博弈,如果背後沒有我們參與,怎麼也說不過去。沒錯,我們看著是人畜無害,可是最近拼命的公佈發現大級別油田的新聞,你們不會真的天真到,這些油田是最近才發現的吧?!

  毫無疑問,筆者在前文所提及的“合理水平”,實際上就是指WTI原油價格沒有辦法長期處於30-40美元/桶的位置下方,只要您對原油市場的基本面有過長期的跟蹤與觀察,並不難得出相應的結論。

而且從三大陣營博弈的角度來說,誰先撐不下去,誰需要妥協讓步的利益會最大,此前美國頁岩油吃了沙特和俄羅斯那麼多市場份額,也是時候出來還了。這個所謂的“長期”也不會是十年八年之久,最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咱不是已經說過了,2020年7月!

  沙特與俄羅斯如果能硬剛到7月,局面甚至有可能演變成美國低頭妥協,不信?那咱們走著瞧咯!



學習正確交易思路,提前捕捉市場動向!


金承浩說金融


原油價格上漲並不能說明全球經濟復甦,事實上全球經濟的至暗時刻遠遠沒有到來。本週末原油價格連續兩日暴漲,是因為美國也同樣扛不住石油的大跌,主動參與進來,希望能與沙特、俄羅斯一起就減產保價達成新的協議,並已經分別與俄羅斯和沙特兩方進行了溝通,而且特朗普還迫不及待了發了推特,向全世界“報告”了利好消息,市場對後面的會談持有樂觀的態度,所以油價連續上漲了2日。


顯然油價長期在成本價以下低位運行,不符合美國、俄羅斯和沙特三個主要產油國的共同利益。這是三方談判的物質基礎。那麼能不能談成呢?我認為一定能談成,不過想要一次談成的概率幾乎沒有。

我們先來看一看,三國分別需要的是什麼?

沙特:過去兩年來,歐佩克+俄羅斯按照減產協議在減產,保護了石油價格,但是美國的頁岩油產量增加卻完全填補了減產份額,等於是沙特、俄羅斯等國減產犧牲所帶來的利益,都被美國給攫取了。沙特肯定是不樂意的,沙特新王儲上位之後,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石油的價值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這次沙特發動價格戰,其實也有點破釜沉舟的意思在裡面,所以談判對沙特來說,只要大家都願意減產,讓油價回升,就是成功的。

美國:美國的利益也很直接,本週已經有一家大型石油企業宣佈破產了,可見石油價格大跌,生產成本高的頁岩油企業日子的確難熬,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利益很明確,讓自己的頁岩油企業能生產,怎麼辦?減產,保護油價。但是之前頁岩油是並沒有納入歐佩克的,所以美國人想像之前那樣一直佔便宜是沒有可能了。能否談成,也取決於美國讓出多少利益。

俄羅斯:俄羅斯現在反而是最握有主動權的。所以俄羅斯在這次談判中要什麼很關鍵,在我看來,俄羅斯可能要的有兩點,一是把頁岩油納入歐佩克,要減大家一起減,否則減產就沒有意義,不能大家都補貼你美國。二是取消制裁,俄羅斯被制裁多年,日子過得很苦,這些年全靠中國給撐著呢。這麼一來,大家就可以看出,這個會談並不好談。

所以,明白了三方的主要訴求點,就又有利於我們對石油後期走勢的判斷,個人看法是,一次能談成的概率極低,肯定要來來回回好幾個回合,這樣的話,不排除原油價格後續還有波動,所以抄底原油的,動手的早的沒問題,追高進去的,很有可能被埋掉,石油價格最後肯定也會回升,最後達到一個新的市場平衡,鑑於目前的經濟形勢和需求,油價先回到30-40美元是一個合理的區間,至於能否回到50-60,先要看產油國直接按的博弈,然後看經濟的復甦程度。


遁逃者


大類商品的價格漲跌,不能以一個交易日來看待,那樣是不準確的,要以階段上漲、階段下跌來看待。比如在2008年的時候,世界均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可是在9月的時候原油價格還出現了反彈,能說明全球經濟復甦嗎?是不能的,那個階段世界仍舊處於經濟衰退階段。但是,整體看待原油價格呢?2008年均是處於的階段下跌的情況,期間僅僅只有反彈而沒有反轉。

所以,看待原油價格的上漲與下跌,不能以一個交易日來看,而要以階段來看。並且,看待原油價格上漲是否證明全球經濟復甦,也不能單一商品看待,需要看待更多的大類商品。比如在2009年-2011年的時候,原油價格有著明顯的回升。但是,那個階段世界經濟恢復了嗎?也是沒有的。全球經濟2009年-2011年期間仍舊是受到金融危機的波及影響,有著蕭條經濟的情況。而到2012年之後,世界各個經濟體逐漸走出蕭條經濟的陰霾,而原油價格卻沒能繼續上漲,而是表現著階段震盪的走勢。

大類商品價格的波動,確實與全球經濟的復甦與否有聯繫,但這種聯繫性是相對的,並非絕對。並且,研究來看不能是單一的大類商品品種,而是需要多種類別的相互之間的呼應。

這幾天,原油價格確實有著突飛猛漲,4月2日大漲16.7%、4月3日再次大漲17.27%,從21.2美元/桶直線上漲至29美元/桶。這也得益於美國開始與沙特協商,並且預計4月份出現世界主要生產石油國家的減產計劃。所以,原油價格也是應聲大漲。

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有二:價值、供需關係。原油的價值,沒有變化。那麼影響其價格的因素就是供需關係了。當前因為產能問題,促使供需關係失衡,供給大於需求。但是各個經濟體的產油成本並不一致,有高有低。所以在此基礎上,各個主產國要想維持綜合成本線以上的油價,只能是通過減產。因為有減產傾斜,所以原油價格也就呈現著上漲傾斜。未來如果幾大產油國能達成減產協議,原油價格也會開始恢復。當然了,當前原油價格低迷對經濟確實有著一定的衝擊,當原油保持上漲、恢復的基礎上,全球經濟也將會有著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