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戰的德國沒有聯盟意大利,而是聯盟蘇聯或者美國會怎樣?

做好一個真正的人


從人員數量和資源配置來看,當初的協約國集團要比同盟國更為充足,但是戰爭初期由於沒有統一陣線而節節敗退,致使國際形勢曾一度向德國有利的趨勢發展。美國沒有正式參戰之時,其實對協約國集團的貿易、援助要比對同盟國集團的多得多,而且日本還直接發動太平洋戰爭,偷襲了美國。美國沒有理由去加入同盟國與德國媾和反倒對抗協約國。結合當時的國際形勢,題問中的假定是沒有可能發生的,但是如果硬要假設,從戰時人力物力財力對比,尤其在兩大陣營相持非常疲勞的情況下,可以說美國的加盟會決定戰爭結果。


廾三戈


你好,我是舟說,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如果二戰中德國聯合蘇聯或者美國,戰爭肯定不一樣。

因為在德國發動閃電戰之前,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是世界第一,蘇聯世界第二,德國排名第三,這應該是強強聯合,這會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波及範圍更廣,持續時間更長,但邪惡終將被正義消滅,因為絕大多數人類渴望和平,希望擁有平靜而幸福的生活。


但是這個如果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個人分析如下:

  1. 希特勒利用民眾對《凡爾賽條約》(讓德國既割地又賠款,同時限制德國發展軍事力量,並瓜分了德國在海外的殖民地)的不滿,煽動和激起了民眾的復仇情緒。而美國和十月革命前的俄國是協約國的成員,而德國是同盟國成員,所以,美國和蘇聯是希特勒演講時攻擊的對象,所以二戰中幾乎不可能組成同盟,否則就顛覆了民眾的認知,不利於形成統一的的意志,會嚴重削弱民族的凝聚力和軍隊的戰鬥力。


  2. 十月革命的勝利,讓歐洲各國的工人看到了希望,左翼領袖帶領工人不斷舉行起義,嚴重打擊了當時的政權,影響了社會穩定,一些德國軍人認為是工人的革命運動導致了德國在一戰中的失敗,所以,希特勒一開始就利用反共產主義來點燃民族之間的仇恨。

  3. 因為美國獨特的地理位置(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使得其他國家的戰爭很難波及到美國本土,美國人只想坐收漁利,靠賣軍火物資大發橫財,何樂而不為呢。

  4. 與蘇聯或者美國聯盟,德國也不會願意。因為蘇聯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而美國是資本主義的大哥,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兩個國家也不願意當別人的小弟。德國人這個時候也是想稱霸。所以,這三個國家不可能真正的心甘情願的聯合在一起。


舟說


差之毫釐,謬之千里,變之一絲,成敗未知!如果如果爾其定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