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美文,王昌齡《浣紗女》中,有絕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浣纱女

【唐代】王昌龄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白话译文】

钱塘江边是谁的家乡呢?江上的女孩全部都漂亮如花。

好色的吴王统治时她们不敢出门,如今却毫无顾忌地到春江洗纱。

【读书感悟】

01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钱塘江边是谁的家乡呢?江上的女孩全部都漂亮如花。君子如玉,美人如花,是太好听的两句话。所以无论男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美人,在中国男人的心里,是高不可攀的明月,整片夜空都是它的点缀。是随风摇摆的杨柳,整个春天都因为它而变得多彩多姿。


深度美文,王昌龄《浣纱女》中,有绝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杨柳随风摇摆,似美人摇曳生姿


深度美文,王昌龄《浣纱女》中,有绝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杨柳随风摇摆,似美人摇曳生姿


杨玉环“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于是唐朝几百年的基业,从此成了美人脚下的尘埃。只要能得美人一笑,何惧国破家亡,何惧遗臭万年。唐明皇李隆基,本是多么雄才伟略,一手开创了开元盛世,后世几百年,最出色的人都只能仰望他的功绩。

结果,因为一个女人,李隆基过上了“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日子。浅吟低唱,花团锦绣,一声声,一朵朵,填满了原本宽广如海的内心,于是心里再装不进天下百姓,只剩下美人如花,美不胜收,美得令整个世界黯然失色。


深度美文,王昌龄《浣纱女》中,有绝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华清池-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故事


甄宓“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在家破人亡,蓬头垢面之际,其绝代风华依旧令好色的曹操、曹丕父子惊为天人。结果,曹丕抢先他父亲一步将甄宓纳为己有。可是即使后来甄宓被曹丕立为皇后。曹丕的弟弟曹植似乎对他这位绝代佳人嫂嫂还念念不忘,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洛神赋。

或许有的美,可以穿越宫墙铁壁,也可以穿越千年时空,依旧熠熠生辉。即使关于甄宓的资料很少,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当春天的风和桃花拂过她面颊的时候,那绝世的容颜,已经留在了心的最深处,所谓刻骨铭心,是只要一眼,便温柔了你所有的岁月。


深度美文,王昌龄《浣纱女》中,有绝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02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浣纱

好色的吴王统治时她们不敢出门,如今却毫无顾忌地到春江洗纱。曾经和诗中女子一样在水边浣纱的西施,也是一位绝代佳人。西施的故事近乎人尽皆知。有人说她是巾帼英雄,也有人说她是红颜祸水。但总之,是一位漂亮的美人,能让天空,大海,百花都黯然失色。

据说,吴王在遇见西施之前,也是一位心有江山的贤明君主。可是自从那样的绝美闯进他原本秩序井然的世界,那些精心雕琢的金玉碎了一地,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心可以如此热烈和疯狂。像有一壶清酒,干净到没有一丝杂质,可每一滴酒,都在将你带进不一样的疯狂里。


深度美文,王昌龄《浣纱女》中,有绝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金玉再美不及你眼中带笑


深度美文,王昌龄《浣纱女》中,有绝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金玉再美不及你眼中带笑


可是,这样的疯狂换不来西施内心的一点温度。我想后宫争宠,自古以来多不胜数。可就是这样一个只用微笑,就可以让男人一辈子沦陷的女子,对别人眼中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宠毫无兴趣。她嫁入宫中,只是为了为越国,为天下百姓做一些事。

曾经,在无数个早晨,她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将如柔夷的双手,浸入冰凉的河水里,搓揉粗糙的衣服布料。那触手可及的亲人身上的温度,在宫墙之内,成了只有抬头仰望阳光时,才抓得到的回忆。


深度美文,王昌龄《浣纱女》中,有绝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河边浣纱


深度美文,王昌龄《浣纱女》中,有绝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河边浣纱


或许“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是西施这样的女子无法改变的宿命。可是为什么那些浣纱溪边的平凡的日子,却像一些并不漂亮的小花,留在无数人对春天的记忆里。或许只是那些干净简单的笑容,那些真心实意的问候,才能成为西施纯洁美丽的内心的一部分。一个人站得越高,就越看不清那些尘埃,是如何努力反射阳光,如何努力飞向远方。

现在的浣纱溪边,没有了吴王,没有了西施。有的只是平凡而美丽的女子,唱着好听的歌曲,将历史上那些有关美丽女子的爱情故事,变成有阳光的日子里,我承诺你的一辈子。


深度美文,王昌龄《浣纱女》中,有绝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愿我和你的一辈子,日日有阳光


深度美文,王昌龄《浣纱女》中,有绝色女子,也有平凡的幸福

愿我和你的一辈子,日日有阳光


03结尾

花会枯,草会败,再辉煌的戏,不到半日,终将收场。可西施的故事,已经流传了1千多年。那绝色容颜固然成为了无数人倾慕的对象,曾经的浣沙溪,却一直安静地流淌。到不了天涯海角,却让平凡在历史上多了一些重量。我们忘不了那个在溪边浣纱的绝色女子,正如我们忘不了,自己每一天平凡的生活里,关于过去的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