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說

十二生肖即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依次分配於十二地支,是中國民間計算年齡的方法,也是一種古老的紀年法用於紀年、紀月、紀日、紀時,則稱為十二獸歷,十二生肖(獸歷)廣泛流

行於亞洲諸民族及東歐和北非的某些國家之中。在早期提到十二生肖的文獻中與現今的版本有所不同。

傳說玉皇大帝為了方便人間的子民記時間,召集文武百官一起來討論,太白金星進言到:“人間動物種類很多,不妨讓它們當值來記錄人間時間,一來可以方便記錄時間,二來也讓眾生都有事,這樣可不就皆大歡喜了”,玉皇大帝聽此大喜,馬上傳旨按照報到時間順序選出十二生肖。貓和老鼠是鄰居,約好第二天三更就起床趕路到天庭,老鼠非常興奮,不到二更就叫貓一起出發,但是貓懶惰,不起床,老鼠只好自己去了。老鼠是第一個趕到天庭的動物,老牛是第二。其餘動物則根據自己勤快程度,先後趕到天庭報到,依次是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被稱為十二生肖,人們就按這個順序來記錄年份,稱為鼠年、牛年等等,十二年輪一回,而貓起床的時候,十二生肖的排名已經定好了,所以貓和老鼠成了冤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