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二生肖的来历与传说

十二生肖即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依次分配于十二地支,是中国民间计算年龄的方法,也是一种古老的纪年法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则称为十二兽历,十二生肖(兽历)广泛流

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在早期提到十二生肖的文献中与现今的版本有所不同。

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方便人间的子民记时间,召集文武百官一起来讨论,太白金星进言到:“人间动物种类很多,不妨让它们当值来记录人间时间,一来可以方便记录时间,二来也让众生都有事,这样可不就皆大欢喜了”,玉皇大帝听此大喜,马上传旨按照报到时间顺序选出十二生肖。猫和老鼠是邻居,约好第二天三更就起床赶路到天庭,老鼠非常兴奋,不到二更就叫猫一起出发,但是猫懒惰,不起床,老鼠只好自己去了。老鼠是第一个赶到天庭的动物,老牛是第二。其余动物则根据自己勤快程度,先后赶到天庭报到,依次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被称为十二生肖,人们就按这个顺序来记录年份,称为鼠年、牛年等等,十二年轮一回,而猫起床的时候,十二生肖的排名已经定好了,所以猫和老鼠成了冤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