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今天是母親節,一大早還在睡夢中的我就被女兒親醒了。老公按例準備了鮮花和禮物,女兒準備了自己畫的畫,還有一首《世上只有媽媽好》。

一直幫我帶孩子的母親,前幾天回老家了,於是和她通了視頻,並讓女兒也和她說“母親節快樂,外婆辛苦了”,但母親卻和女兒說一堆“外婆一點都不辛苦,媽媽才是最辛苦的、長大後要好好孝順媽媽、要保護媽媽和肚子裡的小寶貝”之類的話。

女兒問她歸期,她說“媽媽生小寶前我一定趕回來,我會早點回來和你一起保護媽媽”。

看著視頻裡滿面笑容的母親,聽著她們的對話我不自覺的就紅了眼眶。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要沒我媽,我根本就不敢生孩子。

懷大寶時正是我和老公經濟最拮据的時候,工作壓力也正處巔峰,曾經一度猶豫要不要讓孩子出生在那般困難的時期。

媽媽從閨蜜口中聽說了我的困境,默默就放下家裡的一切,奔到這個千里之外的陌生城市,執意要把幾年的積蓄都給我,並自告奮勇的說會照顧我和寶寶,讓我放鬆心情,一定好好安胎。

然後,就這樣一帶就是三年。

我坐月子時,每天 4 點起來給我燉湯,一天 6 頓,從無怨言。

漲奶時我疼到直哭,她也常偷偷抹淚,但她還是強忍著幫我冷敷按摩緩解疼痛。

孩子 2 個 月時腸絞痛、溼疹非常鬧人,但孩子一哭,她就立馬醒來抱走孩子,說我月子裡不能累著。

因為要喂娃我總是最後一個吃飯,輪到我的時候飯菜都涼透了。

後來媽媽每次都是讓我先吃,她最後一個吃,還經常騙我說她不餓,吃一點就飽。

......

本該安享晚年,和老姐妹一起旅遊散心的媽媽,卻只能待在我的身邊,忍受著日夜顛倒,忍受孩子沒完沒了的哭鬧,忍受著身心的疲憊。

自責與愧疚,常常縈繞在我心中,每每勸說母親“自私”一點,放下我,放下孩子,去過自己的逍遙晚年,卻都總被一句“看到你那麼辛苦,我怎麼可能快樂”噎回。

如果沒有媽媽,我無法想象初為人母的那段日子我會過的有多狼狽。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外婆,是一種沉重又特殊的母愛!

每個媽媽一旦當了外婆,愛都變成了雙倍,一份給女兒,一份給外孫。因為愛我,她全年無休,因為愛我,她會更愛一個外姓的孫子。

那個曾經因為生養了我們而默默付出了大半生的女人,再一次奔赴我們,解救我們於初為人母的水深火熱之中,只因為“你心疼你的孩子,我心疼我的孩子。”

她心甘情願地幫女兒帶孩子,而所有的功勞,都留給女兒,自己默默奉獻、任勞任怨、不求回報。

《媽媽是超人 3》節目裡,有一個問題:關於帶孩子,是媽媽辛苦還是外婆更辛苦?

鄧莎馬上回答是自己的媽媽——大麟子的外婆更辛苦一些,因為自己外出工作,孩子一直都是外婆在帶。

而大麟子的外婆卻說:“媽媽更辛苦”,自己只是多幹了點兒體力活,女兒鄧莎操的心更重。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這就是外婆,她也是媽媽,心疼女兒的媽媽。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有一種幸福叫:媽媽幫我帶孩子

之前有個很火的視頻,一位年輕媽媽正一口一口的喂著女兒,而她的媽媽也一口一口的喂著她。

即使你做了媽媽,也永遠是媽媽眼中的孩子,只要她在你身邊,就會竭盡全力守護著你。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圖片來源:@Aimee 蕾

就算是累到分身乏術,需要一邊刷洗這碗筷,一邊哄孩子,但一想到閨女能輕鬆一點,她就心滿意足了。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圖片來源:@水是醒著的冰

“就算身有病痛,為了讓女兒輕鬆一點,再辛勞也甘願。”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因為你是我的女兒,所以我要愛你所愛,顧你周全。”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我之所以過的如此輕鬆,是因為有人替我擔了所有艱難,為我負重前行”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外婆帶孩子有很多坎坷與無奈。

媽媽是默默關心你的那個人,她總是不動聲息地為你。

但我們卻經常會因為帶娃的手法、觀念的不同,因為生活習慣、理念的不同,我們不自覺的數落著、挑剔著,對媽媽不耐煩著。

“我出門的時候還好好的呀,怎麼半天功夫就感冒了?你帶她下樓吹風了?”

“孩子都四歲了,怎麼還天天追著餵飯,孩子這壞習慣再不改以後怎麼上幼兒園”

“你別太寵她了,你看她現在調皮成什麼樣了,都是你慣的”

......

媽媽的委屈,默默在心底。

有一個叫《媽媽的媽媽》的 10 分鐘短片,我幾乎是邊哭邊看完的。

短片開始,女兒又加班了,媽媽想讓女兒晚上回家輕鬆點,就想自己幫外孫女輔導作業,替女兒分擔勞累。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可面對手機上的“登錄認證動態碼”,卻不知所措。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外孫女催促道:

“這作業明天就要交了。”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媽媽只好給女兒打電話,得到的卻是一條自動消息回覆“現在不方便,稍後給您電話。”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彷徨無措,勁兒無處使,忙幫不上……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晚上,女兒忙著跟上司視頻會議,媽媽就在一邊陪孩子玩。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女兒嫌她們吵,其實,不是媽媽喜歡這麼吵鬧,她也是強打精神陪孩子互動的,她只是想留給女兒更多自己的時間。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孩子半夜發燒,媽媽給孩子捂被子發汗,卻被女兒責備了。

“你看都燒 40 度了,我都說了,不讓您捂著。”

“發燒是要捂的呀。”

“你就是我捂大的呀。”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快急哭的臉上全是委屈和不解,女兒一句“我公司那麼忙,你到底來幫我的還是……”擊碎了她的心。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她放下家裡,大老遠為了幫女兒帶孩子,卻幫了倒忙,她覺得自己老了,不中用了,決定回老家。

但在回家之前,她還是親手包了很多餃子,把女兒的冰箱裝滿了。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她一個人拉著行李箱走,可走到半路還是心軟了,她心想:我走了,女兒該怎麼辦啊。

於是,她轉頭就去學校接孩子放學。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當媽的,始終都放不下女兒,不管走到哪裡都會對女兒牽腸掛肚,不管孩子做了什麼都會心軟。

她吃苦受罪,也要為女兒多分擔一些,只是希望女兒能過輕鬆一點。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觸動心絃

“要沒我媽,我根本不敢生孩子”

安東尼在自己的書裡曾寫道:

“我覺得媽媽是演一個悲劇的角色,最令人難過的不是她吃了多少苦,給了多少不求回報的愛,最讓人難過的是,她一直把這個角色當喜劇演。”

媽媽沒有義務幫我們養孩子,她自己的孩子已經養大,她為我們扛起重擔,承受壓力,卻從不抱怨苦累,帶娃本應該是我們的責任,她們只是不忍心看自己的女兒那麼疲憊。

我們不知道她們帶著老花鏡偷偷學習了多少育兒知識,不知道她們背地裡偷偷抹了多少眼淚,不知道她們多掛念遠在老家的父親。

當我們自己做了母親的那一刻,或許才真正明白,這份母愛揹負著成長的陣痛、曲折和不易;才理解,母愛意味著不計其數的犧牲與付出。

都說媽媽是超人,其實,媽媽的媽媽才是超人中的超人。

媽媽不求我們回報,我們也永遠報答不完這恩情,但至少,多給她們一些理解,多對她們付出一些關愛,多對她們心存感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