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近期,接診多例“發熱、扁桃體化膿”患兒,年齡多在3歲-5歲,大多數給出了“化膿性扁桃體炎”的診斷,給予抗菌藥物和對症藥物治療後,體溫仍然反覆升高,絲毫沒有好轉的跡象,血常規等化驗出來後發現竟然沒有細菌感染徵象。

進一步查體後就會發現這樣的孩子頸部淋巴結也有腫大,再仔細看看扁桃體的“化膿”,就會發現,與其說是膿點,倒更像是一層白膜覆蓋。考慮這並不是“化膿性扁桃體炎”,很可能感染了EB病毒!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完善血片檢查、EB病毒DNA定量檢測、肝功能、淋巴細胞亞群測定、肝脾超聲等檢查,結果如下:白細胞明顯增高,單核細胞及淋巴細胞比率明顯升高;異型淋巴細胞比率≥10%,淋巴細胞亞群流式細胞學顯示異型淋巴細胞更高,EB病毒DNA定量:1.44E+05copies/ml,彩超顯示脾大:脾厚30mm,長約105mm;肝功能:谷丙轉氨酶:184U/L,穀草轉氨酶:116U/L。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白細胞 20.3×10^9/L,淋巴細胞百分比:68.8%,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19.7%,單核細胞百分數11.4%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異型淋巴細胞10%;淋巴細胞比值增高,

易見異淋!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淋巴細胞比率增多,異型淋巴細胞比率明顯增高!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超敏C反應蛋白在正常範圍!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肝功能明顯異常!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EB病毒DNA定量:1.44E+05copies/ml(144000copies)!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什麼是EB病毒呢?

Epstein-Barrvirus,EBV;是1964年Epstein等從伯基特淋巴瘤組織中發現的人類皰疹病毒(HHV),又稱人類皰疹病毒4型,是第一個被發現與人類腫瘤有關的DNA病毒。

人類皰疹病毒分為3大類,8種類型(HHV-1~8):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注:HSV 為單純皰疹病毒;VZV 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CMV 為鉅細胞病毒;EBV EB

病毒;KSHV 為卡波西肉瘤皰疹病毒;IM 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PEL 為原發性滲出性淋巴瘤;MCD 為多中心血管濾泡增生。

EB病毒在人群中廣泛傳播,長期隱性感染,大多數為無症狀或自限性的,少數發展成嚴重疾病,如嗜血細胞綜合徵和腫瘤,在免疫缺陷者中可以出現慢性活動性EBV感染。有觀點認為皰疹病毒隱性感染是病毒與宿主共進化博弈的策略,長遠效應是趨於共生。

原發性EBV感染後,病毒在記憶性B淋巴細胞中建立潛伏感染,終生攜帶。EBV再激活是指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和某些因素觸發下,潛伏感染的EBV被激活而產生病毒複製,引起病毒血症,外周血中能檢測到高拷貝的病毒核酸。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兒童非腫瘤性EBV感染疾病主要包括IM(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慢性活動性EBV感染(CAEBV)、EBV相關噬血細胞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 (EBV-HLH)。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感染學組和全國兒童EB病毒感染協作組特制定了相關的診療建議。

主要談一下EB病毒感染導致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M)的特點及診療注意事項。IM全年均有發病,以秋末至春初為多,多呈散發性,亦可引起流行,輕者可自愈,重者可因併發症死亡。

IM三聯徵:“發熱”“咽扁桃體炎”“頸部淋巴結腫大”;可合併肝脾腫大、外周血異型淋巴細胞增高(實為多克隆T淋巴細胞,以CD8陽性T細胞主,少數為CD4陽性T細胞和NK細胞)。

診斷標準如下:

臨床診斷:滿足臨床指標中任意3項及實驗室指標第4項。

實驗室診斷:滿足臨床指標中任意3項及實驗室指標1-3項中任意1項。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鑑別診斷:鉅細胞病毒、腺病毒、弓形蟲、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及風疹病毒引起的類IM,以及鏈球菌引起的咽峽炎。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治療建議

IM為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數預後良好,以對症治療為主。

1.休息:

急性期應注意休息,如肝功損害明顯應臥床休息,並按病毒性肝炎給予護肝降酶等治療。

2. 抗病毒治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或更昔洛韋等藥物可以降低病毒複製水平和咽部排泌病毒時間,但並不能減輕病情嚴重程度、縮短病程和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肌肉注射IFN-αlb單用或聯合更昔洛韋靜脈滴注能有效縮短IM患兒的熱程,緩解肝脾和淋巴結大,促進咽峽炎的癒合,縮短住院時間,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霧化吸入IFN-αlb也有助於改善IM患兒的體徵,促進異常淋巴細胞的消失。

3. 抗生素的使用:如合併細菌感染,可使用敏感抗生素,但忌用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以免引起超敏反應!

4. 糖皮質激素:發生咽扁桃體嚴重病變或水腫、神經系統病變、心肌炎、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併發症的重症患者,短療程應用糖皮質激素可明顯減輕症狀,3~7d,一般應用潑尼松,劑量為1mg/(kg·d),每天最大劑量不超過60mg。

5. 防治脾破裂:避免擠壓腹部、6月內限制或避免劇烈運動、檢查腹部動作要輕柔、處理便秘、避免應用阿司匹林。

經驗總結:

1 看到“扁桃體化膿”並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細菌感染所致。不能掉以輕心,提高對EB病毒感染的警惕!

2 EB病毒感染俗稱為KISS病,常見的原因是父母親吻孩子後,傳染給孩子的,親孩子是真的親孩子嗎?可能會害了孩子。

3 一但診斷EB病毒感染導致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M),切記不能用半合成青黴素類抗菌素,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甚至會致命。

4 EB病毒感染後脾臟有引起破裂風險,一定注意休息,保護好孩子,腹部不受壓,切記不能劇烈運動,比如蹦蹦床之類,大孩子切記不能參加體育運動!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感染學組,全國兒童EB病毒感染協作組.兒童主要非腫瘤性EB病毒感染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原則建議[J].中華兒科雜誌,2016,54(8):563-568.

[2] 葉東梅,張志偉,劉勇.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病理分期與鑑別診斷[J].中華病理學雜誌,2019,48(5):421-424.

[3]劉璐瑤,孫金嶠,王曉川.EB病毒感染的免疫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循證兒科雜誌,2017,12(3):219-232.

[4]吳克復,馬小彤,鄭國光,等.皰疹病毒隱性感染的機制及意義[J].白血病·淋巴瘤,2018,27(5):257-262.

[5]Münz C. Epstein Barr virus-atumor virus that needs cytotoxiclymphocytes to persist asymptomatically[J].Curr Opin Virol,2016,20:34-39.

[6]申昆玲,張國成,尚雲曉,等.重組人干擾素-α1b在兒科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015,30(16):1214-1219.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審核:李樹軍

編輯:劉煒青

兒童扁桃體“化膿”,真的化膿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