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樣才算真正意義上的成熟?

心臣


長大的意義就是你要對自己負責啦,

村上春樹說:“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畢竟不是所有的魚兒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長大就意味著你要忍受成年人所需要扛受的壓力了。

時光荏苒,我們每一個人都不願意長大。小時候枕頭上是口水,長大後口水變成了淚水。小時候微笑是一種心情。,長大後,心情變成了表情。小時候我們詞不達意,長大後我們言不由衷。

小時候曾無比渴望的那個長大,原來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美好。長大後各種問題如洪水般向我們湧來,每天都要頂著頭皮去應付這一切,明明已經百孔千瘡,卻還要在表面裝作一副活的很好的樣子。

成年人好像是最要尊嚴的,可卻是活的最沒有尊嚴呢。頂著上司的嘮叨,卻還要樂兮兮的去為他們創造利益。

願我們閱盡千帆,歸來依舊少年。





ai王哈哈


一個成熟的人就是遇事波瀾不驚,處事冷靜而沉穩應對。對人謙虛而不失方寸,工作上對上司下屬應付自如,並且秉持自己的主張,只要能做到這些就是成熟之表現。

要做成熟之人實在不易,成熟的人不管在任何場合,不會與他人斤斤計較,凡事不拘小節,勇於擔當,以大方向作權衡,不論是待人或接物都能展現其個人獨特風格的一面。

我個人歸納了以下兩性俱有成熟之人的特質,提供給大家參詳:

男性:剛柔並濟,不驕不躁、大方得體,風度翩翩,不輕言他人是非。

女性:柔情似水,談吐優雅,舉手投足端莊典雅,淡定而落落大方。

配圖源自網絡


咫嵐陳賢忠


1.越來越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在憤怒失望到極點的時候依然不說一句傷人的話,不衝動做任何決定。我知道情緒會平復,但傷人的話不能收回。自己被深深捅了刀子才明白有多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跳著腳罵自己愛的人,事後只會難過懊悔,而那些惹怒你的外人,你需要做的是比無意義的辱罵更實際的事情。

2.越來越懂得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應該。幫你是恩情,不幫是人心。連父母對你好,也是有原因的,特別是子女多的家庭,家長做不到完全的公平。

3.不再執著於永恆。明白世間萬物都在不斷的變化,我不屬於任何人,任何人也不屬於我,感情的暴風雨正是在你認為最寧靜美好的時刻來臨。我沒有被背叛過,但是如果這種事情發生,我會在心痛欲裂的同時冷靜抽身。愛的時候不遺餘力無愧於心,分手後難過的是我們兩人,懷念的,應該只有他一個。感情裡面沒有所謂的沉沒成本,只有太計較得失的人。

4.不會因為世俗的眼光別人的念頭去考慮自己的人生,不會因為走一條路比較容易或比較穩定就選擇,而是會考慮自己喜不喜歡,會估算所承受的最大風險以及最壞的結果。我就這麼一輩子,我要自己活。走錯了路很糟糕,但相比猜測痛苦庸庸碌碌的過一生,我甘願冒險。

5.每天保持學習的習慣,不管是背幾個單詞,練一練口語,還是學一道菜,一個健身的標準動作,just do it.

6.大部分時候都能保持平和開心的情緒,這是最難的一點,難過的無非兩件事:愛的人的不理解,或者惡意傷害你的人。不過秘訣就是發自內心的覺得那些影響我情緒的人不重要,這點比站在對方立場原諒別人更有效。想想你會不會因為路上有條狗衝你惡狠狠咆哮幾聲就情緒低落。而那些愛的人,就當成不懂事的嬰兒哭鬧。

7.失望的時候誠懇的告訴對方,坦白的講這份失望對關係的影響程度,不指責,不會強迫對方做任何事,不會打著你愛我就要怎樣的旗號勉強。只是攢夠失望就離開,不會因為在一起這麼久或者我如果怎樣父母朋友怎麼看來判斷一份感情。合不合腳只有我知道,朝夕相處的人只有我,而不是看熱鬧的任何人。

8.學會不那麼鋒芒畢露。在對方撒謊或者推卸責任的時候不再把血淋淋的事實撕出來追著對方打臉,不要當眾指出別人的錯誤,不管是否出於好心。

9.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誰或發表一些冠冕堂皇的言論,只力所能及的默默做好每一件事,曾經被嘲笑太熱血,但我希望將這份熱血永久的保持下去。

10.知道感情的穩固和真摯不在於一見鍾情分分鐘都妙不可言的時候,而是在雙方有爭執有分歧但交流共同解決後靜靜相擁時,每個人都能和我看星星看月亮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而留下來的只會是在危急關頭冷靜處理好一切還能握緊我的手的那個人。

11.比起所謂的體貼,老實,我更欣賞有自制力有擔當的男人。但是有擔當這一點,平時看不到,關鍵時刻很少有人能讓你不心生涼意。

12.出事後第一反應不再是I told you.而是怎麼解決,解決之後再談問題根源以及如何防止再出現同樣的情況。

13.愛一個人就對他好,不要覺得自己吃虧或者被人看輕,別人只會因為你沒有能力,長得不夠漂亮身材不夠好還不思進取而看輕你,絕對不會因為你關心他而看輕你。

14.太用力走不遠。一天做200個負重深蹲,到後來動作不標準毫無鍛鍊效果以外,還會傷害身體,第二天也疼得不行。凡事量力而行。每天突破自己就算成功。

15.覺得對方不錯時,不要放在心底,而是由衷的讚歎,特別是對朝夕相處的人,不要因為時間久了就懶得注意懶得誇讚,你要留意到他每一點好,因為你的每一點進步,你要讓他知道你覺得自己多幸運多感激。這就是愛情保鮮的秘訣。

16.有問題有懷疑時不要放在心底,問出來尋求一個解決方案,鄰人偷斧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不要讓單方面的懷疑毀了本該美好的一切。成長環境病態關係破碎的孩子不管花再大力氣也得學會控制自己的佔有慾,愛情從來是錦上添花,而不是深牢大獄。

17.不再輕易給人下定義貼標籤,不會因為他的某個行為就武斷認為他是怎麼樣的,人都是複雜多面的,我看到的,不過是他想展現出來的。我不小心看到的,也不一定就完全代表他的所有人格。保持距離和理解是和大多數人的相處之道。

18.正視自己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的事實。不要因為有幾分姿色家裡條件還行就自視甚高。不要急著否定你不瞭解的事物,不要隨便瞧不起你不擅長的人物和領域,很多事情你只有嘗試過才知道有多難,甚至窮極一生都不可能做到。

19.面對外人的傷害,比如惡意的同學,同事,先判斷一下他傷害的程度只是屬於吵人的惡狗狂吠還是活生生扯下你一塊肉把你咬得鮮血淋漓,再掂量一下自己的斤兩是否足以一舉把他打倒,是否能獲得輿論的支持而不是給人狗咬狗的印象,再決定下一步怎麼做,對外人我沒有唾面自乾的心胸,但有勾踐滅吳的忍耐。要打就打漂亮仗。成熟不是懦弱,我有善良,也有利劍。

20.明白每個人生來不同,經歷不同,不評價不批判別人的三觀,不強把自己的價值觀加在別人身上,也許你唾棄的,正是別人追求的,你厭倦的,正是別人渴望的。學會看得慣的同時保持本心。

21.成熟不是穿上厚厚盔甲戴上金箍的至尊寶,你依然有血有肉,不冷漠也不心如死水,你只是在正確的時間用合理的方式解決問題,用最好的方式對待該珍惜的人,減少發生無理取鬧失去誰或者自視甚高失去某些重要機會的機率,這是一種比任性更長久的快樂。


內在:1.有序人的大致發展與變種內心秩序變化圖:

a.在小的時候想法簡單,內在需求滿足對象較為單一,所以容易開心也容易悲傷。

b.隨著年齡增長,複雜的社會關係以及越發成旺盛的激素,使得我們內心變得豐富,我們大腦中多出了更多的想法,但是每一種想法都是短時間形成的,沒有經歷過沉澱,在事件發生的時候到底使用哪種想法就變得糾結。

c.為了應對這種矛盾,我們會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將內心中不認可的部分踢出自己的身體,另一個是將不同的觀點在內部進行有序整理。第一種內心較為堅定,但是對外攻擊嚴重,例如聖母,公知... ...如果一位已婚女士不滿自己的丈夫,並且她是第一種內心方式,那麼她大致會這麼處理:不滿丈夫,想要離婚,但是無法自己主動,所以對丈夫冷淡,導致夫妻關係失調,監視丈夫,看似防止丈夫出軌,其實最希望丈夫外遇,從而合理的離婚。這種方式的核心要義是:錯的永遠是外界。

二是將內心中不同的秩序放置在不同的方位,遇到不同的問題調取不同的認知方式,這種方法較為穩定,比較考驗“元認知”能力,最怕的就是突如其來的重大挫折,使得自己不再信任自己的“元認知”。

d.這種狀態是中國古典哲學“道”的思維方式,講究一種對立統一,相生相剋,使得內部各種力量趨於一種和諧,使得我們能從內心中解放出來而關注外界。

大致上我們所說的成熟是3、4、5三張圖。

2.匱乏不浮於表在接受很多較為敏感的來訪者諮詢中,經常有一個問題他們想不通:我對別人這麼好,好到討好,為什麼別人還是不喜歡我?用一張圖解釋:

為什麼對別人好到討好?為了別人覺得我好,並且喜歡我,這樣很有價值感。當一個人內心匱乏的時候,需要進行偽裝來獲取外界認同,從而彌補。在上圖中,表現出來的就是圓的表面的殘缺,當圓表面有了殘缺,就多出了很多對內和對外的“尖銳”,我將之稱為攻擊性。當一個人表面上出現了殘缺的時候,他自己會攻擊自己,別人和他相處,也會明顯體驗到被攻擊。例如:一個人經常幫同學帶飯,他自己內心很不爽,但是為了維持“好人”形象不得不做。壓制自己的感受,滿足別人的評價,自我體驗到了攻擊。某一天,一個同學希望他幫忙帶本書,舉手之勞,但是他已經積累了大量的自我攻擊,雖然願意帶,但是內心很不爽,並且表現了出來,對方就覺得特別奇怪,不就順便帶本書嗎,至於嗎,這人情緒真不穩定。解決方式:明白匱乏無法依靠別人的評價得以滿足,重要的是自己給自己尋求道路。這點第三點詳細講。

3.瞭解內心真實需求高考前的一週,回到高中母校給學弟妹們做了一個小規模講座,其中一個學生問了一個非常直的問題:XXX是我的同桌,我們每天一起學習,晚上回家之後,我要學到1:30,但是他回去都不學了,為什麼我月考出來成績不如他?我覺得我們兩個智力也沒差,以前大家一起玩的時候我們成績都沒多大區別。我以前的班主任給我補充了一下,提問者和xxx是本班的2、1名。我問了兩個問題:你為什麼在家學習?決定考試成績的是什麼?在家學習是為了增加學習時間,時間*效率=實際效果(成績),我給出這個公式之後,這位同學很快反思了,在家效率確實低,經常發呆,摸一下手機。我提示到,不僅僅影響在家的效率吧?在校的時候會不會因為等下回家還學,所以精神不那麼集中?他表示有。提問者想要的是成績變好,但是他的方向變成了時間變長。如圖:

真實需求的圓心是a,自認為的錯誤需求是b,當我們以自己的自認為的錯誤需求為行為指導的時候,重點(圓心)會偏。2、3的總結:我們最大的渴望是一個真實的自己被接納,但是總是誤以為要變成別人所喜歡的那種人。

以上是一個人的內在修養,下面寫一些外在表現形式。外在:1.內心開放而不懼改變

2.善於聆聽而不主動評價

3.情緒平穩願意積極表達出去吃飯,我最害怕一種人,嘴上說隨便,可內心一點都不隨便,和他一起吃飯,點菜壓力巨大。很多人明明內心有需求卻不表達,等到成埃落定的時候又有很多怨言,不知不覺中對外界環境收集了很多怨氣,這樣就變得情緒不穩定了。成熟的人能夠準確表達出自己的需求,然後大家商量,從而調試到大家都接受。

4.表達善意而不需勾引,使人無壓;選擇拒絕而不借助敵意,使人無疚幫助別人的時候,能夠很溫和,不誇誇其談的表現自己,不讓人在被幫助的過程中有壓力。拒絕別人的時候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虛偽逃避,不積累怨氣直到產生仇恨才敢表達。

推薦一本書《菜根譚》,中國幾千年不在乎科技進步,關注點全在人身上,關於人的哲學,我華夏確實底蘊深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