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時清朝的大炮和英國的炮差別有多大?

孤獨的小翡翠


鴉片戰爭時期的英軍鐵炮,為重型前膛裝滑膛炮。此時期,英國皇家海軍火炮的類型總共有5種,分別是加農炮、榴彈炮、臼炮、卡龍炮和康格里夫火箭炮。與同時期清軍火炮比,英軍火炮炮壁薄,重量輕,質量好,射程遠。

清朝的舊式火炮主要有武城永固大將軍炮、神功將軍炮、制勝將軍炮、威遠將軍炮、奇炮等,種類雖多,但基本都是明末清初引進的紅夷大炮的衍生型火炮,直至鴉片戰爭前仍然沒有大的改進,甚至還存在倒退的情況

嘉慶四年(1799年),清廷下令將160門明朝遺留下來的神樞炮改為得勝炮,結果改造後的得勝炮射程還不到百步,居然比原來的神樞炮射程還近,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三月三日的一份《澳門新聞紙》,以輕蔑的語氣評價清朝火炮道:“中國只知道用鐵鑄成炮身,不知道做炮膛,且鑄成炮身……全無科學分寸,所以施放不能有準頭……大約不能為害人物。”

此外,清朝統治者對漢人的猜防之心也對火炮的發展產生了直接的不利影響。據《清實錄》和《清會典》記載,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山西總兵官金國正上疏表示,自己標下的軍隊沒有子母炮,願意捐資造22門分給各營。然而這樣一個十分誠懇的請求,卻換來了康熙皇帝的嚴厲訓斥:“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斷乎不可!前師懿德、馬見伯曾經奏請,朕俱不許。”到了雍正時期,雍正皇帝更是按照他父親的這一旨意,進行了一場全國性的“廢武備”運動,具體做法如下:除保留盛京、吉林、黑龍江三地的子母炮外,其餘各省的子母炮全部收回;其他各種火炮,每1000名清軍士兵只准留10門炮;水師戰船及海防、邊防、省城要隘的原有火炮予以保留。雖然水師保留了火炮,但這種全國性回收、限制火炮的做法,嚴重阻礙了火炮的使用與發展。

這子母炮究竟是何方神器,竟讓清朝統治者將其作為“八旗火器”,而拒絕給由漢人組成的綠營軍隊使用?說來滑稽,這子母炮,其實就是明朝的佛郎機。明朝中期,西方人將佛郎機傳入中國,並很快為中國人仿製。到明朝中後期,各種樣式的佛郎機已廣泛裝備明軍,並應用於戰場。佛郎機採用母銃和子銃的結構,具有射速快的特點,因而在清朝被稱為“子母炮”。這樣一種明朝早已裝備的火器,在清朝卻被基本限制在八旗軍範圍內,實在讓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悲。

當時英國人描述清軍的火炮:

 

中國的戰艦龐大而笨重,像一堆木材,有著席帆、木錨、藤纜。

……

中國火藥粒子粗糙,大小不一。發射後留下的臭味,顯然是因為含有硫黃過多,它們受到空氣的影響後很快就分解了,在紙上留下黑點和溼氣。知道這點以後,我們就能理解為何中國大炮缺乏擴張力了,這是凡看過它發射的人都能注意到的。

……

許多大炮是葡萄牙或荷蘭造的,各個時代、各種長度、各種形式、各種口徑都有,其中不少已陳舊不堪,百孔千瘡,以致無用,名副其實的海軍大炮一門也沒有。安裝在帆船上的野戰炮或攻城炮,情形也是如此。土炮是中國人鑄造的,而我們相信一般是鐵的,其炮膛不像歐洲大炮那樣鑽得平滑;炮架只是一種木架或固定的炮床,上面用藤把炮捆住,因此炮只能直射,極難瞄準任何目標,除非目標就在炮前面。虎門周圍的炮臺就是安裝著這種光怪陸離的大炮……中國的火繩槍是製作粗劣的武器,子彈多是鐵的,他們不知道有刺刀這種武器,燧發槍、卡賓槍、手槍和其他的火器都不用。






歷史的泡泡糖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得分第一次還是第二次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雙方火炮差距已經非常大,英法已經使用了線膛炮。

雙方的差距主要是:

第一,射程差距很大。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敵我都是用滑膛炮,射程差別有限,充其量是略有差距。

英軍的火炮雖然可以在滿清火炮射程之外開火,但很多時候為了提高精度還是進入雙方射程內。

第二次鴉片戰爭就不同。

資料中這麼寫:

在大炮的射擊距離來看,清軍前裝滑膛大炮的射程並不遠,並且無法進行靈活地調整。而英法聯軍所裝備的阿姆斯特朗炮與拿破崙炮都可以很容易地調整射擊距離。清軍的火炮技術從18世紀以來並沒有很大的改變,所以射程也都是差不多的。1681年製造的“神威將軍”大炮,其最大射程為900步,按照清朝的尺寸,每步為5尺,大炮的射程也就是1500米遠,也就是3裡。

而英法聯軍的火炮射程則遠的多。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中,大沽村與炮臺的距離為3裡遠,但聯軍的炮彈任然可以“飛至村莊”。據記載,英法聯軍的炮艇距離炮臺大約為700米左右,由此可以得出,聯軍火炮的有效射程至少為4裡。

因為兩者火炮射程的不同,英法聯軍利用清軍大炮的漏洞,就可以攻擊到清軍,而清軍卻無法瞄準敵軍。

“十三日早,敵船四五艘齊至,迭互開炮,我炮力不能及遠,敵炮中臺上,欄石皆碎飛起,守兵受傷甚眾。”

第二,精度差距很大。

滿清和英法的炮戰中,基本都是剛剛開始,就被敵人炮火準確壓制。

這是因為,英法火炮的精度遠遠高於滿清。

在第三次大沽之戰中,英法聯軍與清軍在一公里的距離內進行炮戰,清軍與聯軍互相發射炮彈,但是清軍大炮的命中率實在是太低了。參加此次戰鬥的法國士兵夏爾就曾在日記中描述了清軍的火炮:

炮彈打的一點也不準,只是在我們的大炮上空上掠過,並且落在遠達五百公尺之遙的參謀部和還要更遠的我軍步兵之間。


滿清火炮精度差的原因很多,其一是加工技術很爛。英法軍隊曾經檢查過繳獲的火炮,發現滿清火炮炮彈和炮膛不匹配,有著不小的差距,有的竟超過炮膛內徑的十分之一。

這種炮彈經度差是必然。

第三,威力相差很大。

威力差距明顯,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滿清好不容易有一兩發炮彈擊中敵艦,只能造成小的破洞,輕微傷而已。

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大量使用先進的開花彈,差距就更大了。


資料中這麼寫:

清軍大炮“萬斤及數千斤之炮,轟及其船板,僅止一二空(洞)。”

清軍威力最大的萬斤大炮,所發射的炮彈對聯軍軍艦傷害是非常小的,這點有點像後來甲午戰爭,實心的炮彈無法炸燬軍艦。

而聯軍的炮彈則有了明顯的改進,出現了較為現代化的榴彈與散彈。在此次戰鬥中,英法聯軍就是使用榴彈摧毀了清軍堅固的防禦工事,聯軍的榴彈重量很大,重的有“六七十斤,空心鐵子約厚寸許,計眾六十餘斤”。這種較重的榴彈炮對於清軍的工事簡直就是一種“無敵”的存在,據記載:

北炮臺三合土頂被轟揭去,南炮臺大石鑲砌塌卸小半,炮牆無不碎裂。

要知道,這個北炮臺的三合土頂厚度達到半米厚度,在滿清看來是堅不可摧的。

第四,射速差距很明顯。

火炮的射速非常重要,精度、射程、威力差不多,誰能夠射出的炮彈多,誰就會獲勝。

相反,如果己方火炮性能較差,但射速較快,也能彌補一些缺陷。

然而,滿清火炮射速很慢。

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雙方火炮差距還不是太大,林則徐就私下告訴友人,洋人的火炮射速快,就像滿清軍隊放排槍一樣。

而滿清火炮射速慢,幾分鐘才能射1發,連射幾發以後因為火藥質量差,還需要清理炮膛才能繼續炮擊。


雙方火炮差距很大,以至於很多炮戰都是單方面屠殺。

雙方很多戰役互相炮擊一二百發,結果是滿清炮臺被摧毀,上千官兵傷亡慘重,被迫逃竄。

而英法聯軍傷亡幾人甚至0傷亡,輕鬆獲勝。


薩沙


鴉片戰爭分為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但是兩次鴉片戰爭清朝都是被英軍或英法聯軍壓著打,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而其中根源就在於,清朝拿著百多年前的老貨來根當時擁有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的英軍大戰,當然不堪一擊。



當時清朝的主力大炮都還是明朝末期的紅衣大炮,當然後來的改進型也不過是神威大將軍炮,在十六十七世紀,這種跑也不算太落後,但是進入了十九世紀,這種炮就真的跟不上時代了。


當時英軍和法軍使用的都是阿姆斯特朗炮和拿破崙炮,這兩種炮都是但是最先進的大炮,而且是採用的線膛炮,而清朝卻還是百年前的滑膛炮。

這兩種炮在射速,威力,填充彈藥的時間以及射程都有非常大的差距。

神威大將軍炮但是需要幾分鐘才能填充一次,效率太低,而且射程也不太夠,神威大將軍炮的有效射程為三里,而英軍、法軍的大炮已經能夠打到四里遠。



因此,往往就是清朝軍隊和英軍、法軍對轟一輪以後,清軍死傷慘重,隨後四散而逃,而英軍、法軍卻幾無損傷,最終就是以很少的人攻佔一超人口數億的大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