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承諾是一件危險的事

小說《追風箏的人》中有一句經典的臺詞:給孩子承諾是件危險的事。

最近在網上就看到這樣一件讓人糾心的事情:

安徽阜陽有一個男孩,他的父母親本來答應要來給他要來開家長會,結果因故爽約又不來了。孩子一時想不開就拿著刀跑到了27樓,坐在的天台邊上欲輕生。

給孩子承諾是一件危險的事

消防員達到現場時,只見這個男孩情緒低落,手裡拿著一把水果刀,雙腿掛在走道外平臺邊緣,情況十分危險。

任憑大家如何勸說,男孩始終一言不發。最後還是民警聯繫了家長,讓家長寫了保證書才把孩子勸下來。

孩子的世界是純淨的,對於父母說的話,他們都會當做正式的承諾對待,牢記在心裡。一旦孩子發現父母對自己的承諾只不過是一種哄騙,將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危機。

父母的出爾反爾會讓孩子感到非常失望,如果是故意反悔甚至會讓孩子絕望。

電影《四重奏》中有句臺詞特別戳心:比悲傷更悲傷的是,空歡喜。

父母的承諾原來只是一場空歡喜,這怎能不催毀了孩子的內心!

昨晚我就見識到了5歲小女兒最危險的一次哭鬧,事情的起因就是爸爸沒有向她兌現承諾。

因為爸爸的姨媽過世了,他要回老家去參加葬禮,需要三天時間才能回來。

一早爸爸和孩子告別的時候,孩子不同意。她說:“不行,爸爸,你剛出差了那麼多天才回家,得先在家住五個晚上給我講故事,過五天後你再回老家去!”

雖然爸爸很嚴肅得跟她解釋了葬禮的意義,但是孩子根本不能體會。眼看高鐵發車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孩子還是不讓他走,爸爸只能先應付著說:“好的,好的,我答應你過五天再回去。你先去上學吧!”

有了爸爸的承諾,孩子安心去上幼兒園了。爸爸也匆忙出發去趕高鐵了。

放學回家後,孩子並未想起找爸爸,我也以為她已經忘了這檔子事了。到了晚上十點多,孩子遲遲不肯睡覺,我催促她快上床。她就很認真地問我:“媽媽,爸爸怎麼還沒有回家呀?他今天為什麼加班到這麼晚呀?”

原來她以為爸爸不在家,是在辦公室加班。我只能無奈地向她說明事實:“爸爸今天不回家了,她去老家參加姨奶奶的葬禮,三天後才能回來。”

沒想到孩子的情緒瞬間失控,撕心裂肺地哭鬧起來。她一邊哭一邊叫喊:“爸爸明明答應我過5天才回去的……大人怎麼可以說話不算話……大人不可以騙小孩子……爸爸是個大騙子。”

給孩子承諾是一件危險的事

她不僅砸壞了最愛的奧特曼,甚至扯破了剛換上的睡衣,還不停地用腳猛踢牆壁。她用這種近乎自殘的方式來表達憤怒,真得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這不禁讓我反思:此刻的孩子並不是在無理取鬧,是一個5歲孩子受到了最信任的人欺騙後,在宣洩內心的情感。

社會學家林.扎克說:”父母是子女最親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來自父母的每一次欺騙,都足以壓垮孩子的內心世界。”

父母給孩子承諾是件危險的事,危險性是在於父母承諾了卻不兌現的行為給孩子來的巨大心理傷害。

為什麼父母給孩子承諾會變成一件危險的事呢?

那是因為父母總是會承諾得隨意,反悔得更隨意。

知乎上,有個網友調侃,中國家長最讓人難以理解的神邏輯是:“答應你的事就一定要辦到嗎?

父母認為對孩子爽約的傷害成本非常低,所以總是主動的破壞規則。

在父母看來,不兌現承諾可能孩子會傷心一陣,但是沒啥大不了的。甚至還有些父母,根本不認為這是錯的,常常各種強詞奪理,自我辯護。

父母拿出高高在上的家長權威,沒有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來對待,而是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因為家長掌握著規則的權威,所以想給就給,不想給就不給。

但是破壞規則的結果,從來都是兩敗俱傷的。

電視劇《少年派》中,林妙妙和父親約定,如果考試進步了,就有1000元獎金。

為了這份獎勵,林妙妙“連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也確實進步了。

但最後的環節,獎金卻縮水成了100。林媽媽說:“如果下回進步,就給200元。”

既然努力學習是這樣的“下場”,林妙妙徹底自暴自棄了,最後她說了句:“我下回再也不考好了。

給孩子承諾是一件危險的事

每一種利用人性的方法都是一把雙刃劍,欲受其利,必承其害。

當那些長期被父母爽約的孩子發現,他無論如何努力都換不來父母的承諾的時候,他的精神支柱就會瓦解,鬥志也隨之喪失。最終就會放棄所有努力,意志消沉,真的陷入絕望。

心理專家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也提到:孩子和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是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模式,它也是孩子人格和情商的基礎。

當父母用欺騙的心態做出的承諾,會影響到孩子和父母的關係,進而影響到孩子的人格、情商、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越來越叛逆,殊不知這正是平時自己對孩子言而無信的後果。

給孩子承諾是一件危險的事,所以我們作為父母不能再輕易地向做孩子超出自身能力的承諾。

父母更不能用欺騙的的心態來做承諾,不能在做出承諾後又隨意去否定它。

如果一個承諾是合理的,父母就一定要想辦法做到。

應採兒在《童言有計》中說“無論自己貪玩睡得多晚,答應兒子第二天7點鐘去哪裡玩,死都要爬起來!因為這是媽媽。”

給孩子承諾是一件危險的事

父母給孩子承諾,需要用心和懂得一些技巧,在承諾前先進行溝通。

有一次,馬伊琍7歲的愛馬提出要打耳洞, 她沒有直接跟女兒說不行,也沒有提出一些忽悠女兒的條件,承諾對她進行延時滿足。

她想起自己高中時穿耳洞後一直髮炎鼓包,醫生說是疤痕體質,不能再戴耳環刺激,她諮詢醫生後,醫生也說有很大機會遺傳,建議不打。

她把前因後果、醫生的建議、可能出現的情況一一跟女兒說了,她的承諾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會尊重女兒自己的決定權。

給孩子承諾是一件危險的事

與女兒充分溝通後,女兒做出了長大再打耳洞的決定。

在限定的範圍內向孩子做出承諾,既不會讓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失望,又不會讓父母左右為難,還能避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說空話”的形象,不至於損壞父母的權威。

《小王子》有一句話: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最渴望的就是被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來理解和尊重。

父母們請告別那些危險的承諾方式,讓每一個小小承諾的兌現,都讓孩子感受到理解、尊重和愛。

給孩子承諾是一件危險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