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龐德、郭嘉、法正、司馬懿、荀彧、龐統、陸遜、周瑜、陳宮誰的謀略厲害?

莫忘初心延慶


蜀漢陣營:諸葛亮、龐統、法正。曹魏陣營:郭嘉、司馬懿、荀彧。孫吳陣營:陸遜、周瑜。群雄陣營:陳宮。在這裡我們先把陳宮給剔除掉,陳宮個人在歷史上並沒有出過什麼計策,因此我認為他是沒有資格和其他幾個人比的,我們就從剩下上三個陣營裡面評定一個最優者。


在蜀漢陣營中我認為法正為謀略第一人。法正在正史上就號稱善奇謀,其憑藉定軍山之戰一戰成名,採取聲東擊西之計擊敗曹軍並殺掉曹軍漢中方面主將夏侯淵,奠定了劉備最終佔領漢中的基礎,曹操後來對此計謀也感嘆道:“吾故知玄德不辦有此,必為人所教也。” 可惜法正不久就去世了,年僅四十五歲,如果法正不死在日後的戰場上定能謀劃出更厲害的計策。

諸葛亮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智謀超群,但實際上諸葛亮並不善於奇謀,其真正的厲害之處在於內政與外交。而龐統只是名氣響了一點,與諸葛亮併成為“臥龍鳳雛”,在實際的歷史中並沒有出過什麼奇謀。

在曹魏陣營中我認為郭嘉為第一。郭嘉最著名的就是“十勝十敗”之說,奠定了曹操戰勝袁紹的信心,在攻打呂布的過程中提出“有勇無謀者若氣衰力竭之時,便不久於敗亡”的觀點,曹操依計行事戰勝了呂布,其預測出孫策必定要死於刺客之手可謂是驚為天人。


司馬懿雖然表現得也比較出彩,尤其是奇襲遼東之戰,但其偏向於政治方面的能力更強。而荀彧在大戰略和內政識人(郭嘉就是荀彧推薦的)方面比較厲害,直接在戰場上的奇謀並不多。

而在孫吳陣營中,我認為陸遜更勝周瑜一籌。周瑜只有一個赤壁之戰最拿得出手;而陸遜則有兩個,一個是偷襲荊州,另一個則是戰勝劉備的夷陵之戰。

在漢末三國的歷史上,我認為最厲害的還是毒士賈詡,賈詡的奇謀可謂是招招奏效,堪稱為三國奇謀第一人。


浮沉的歷史


《三國演義》對諸葛亮這個人物塑造和傾向,肯定會比其它人物要完美的多,甚至神化,且接近“妖”化。

還原諸葛亮的原型,莫將諸葛亮當神仙。

諸葛亮(181 ——234年),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南)人。東漢末年,他流亡於荊州襄陽,隱居於隆中(今湖北襄陽西)。在那裡他以出眾的才華和戰略家的眼光,分析和研究了當時各個政治集團的成敗得失以及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勢,等待時機,以實現自己的抱負。就在諸葛亮二十七歲那年,一直寄人籬下的劉備結識了他,經過“三顧茅廬”,兩人結成了魚水般的親宻政治關係。在諸葛亮的邦助下,劉備取得了荊襄地主階級中一些有名望人士的支持,後來這些人成了蜀立國的骨幹力量。更重要的是,諸葛亮為劉備制訂了一個根本的立國方針,即有名的《隆中策》。他向劉備指出將來政治形勢發展的前途,必然是幾個政權鼎立,要求劉備及時奪取荊州、益州,以作為自己的根據地,一旦條件成熟再出師北伐,統一全國。他併為劉備制訂了一個實現這個計劃的內外政策,即東聯孫權,北拒曹操,南和夷越,西撫諸戎,內修政理——革新內政。以後的形勢發展,證實了諸葛亮分析的正確,蜀政權的建立,鼎立局面的維持,西南地區的安定與發展,都取決於這個重大戰略決策。大詩人杜甫讚頌諸葛亮的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指的就是他為劉備制定大計,和輔佐劉氏兩代的鞠躬盡瘁精神。

諸葛亮為劉備取得的第一個重大成就,就是經過他同魯肅的努力,實現了孫劉聯合,取得赤壁之戰打敗曹操的軍事勝利。208年,曹操佔領江陵,兵臨長江,劉備退守夏口(今湖北武昌)。諸葛亮就在此時隨魯肅一同到江東,會見了孫權,他向孫權分析了聯合抗曹的必要與勝利的可能性。他指出:曹操軍隊人數雖多,但是“遠來疲弊”,又都是北方人,“不習水戰”,新降的荊州兵迫於形勢,沒有經過整訓,戰鬥力也不強。孫、劉兵力雖少,但是以逸待勞,又熟悉水戰,如果聯合一起,以自己的長處,去克敵人的短處,完全能夠打敗曹操軍隊。魯肅與周瑜早就向孫權作過類似的分析,一經諸葛亮的再一次精闢的分析,更加堅定了他聯合劉備抗曹的決心,終於大敗曹操,迫使曹操暫時放棄南進的打算,劉備乘機佔領了大部分荊州,而後又借重荊州的實力進入益州,奠定了蜀立國的基礎。

由於孫劉失和,荊州在劉備手裡沒有多久,便被孫權佔去,此後蜀便只剩下益州一隅。劉備在荊州失守後不久也死去。蜀的整個國家重擔全落在了諸葛亮的肩上。當時的蜀國,不只國小兵弱,而且還有劉焉、劉璋父子腐敗政治留下來的亂攤子,為改變這一現狀,並在更困難的條件下實現統一,諸葛亮努力革新內政,做了最大的努力。他自己謙虛謹慎,集思廣益,盡忠職守,凡事率先垂範。針對劉焉父子的“威刑不肅”,他厲行法治,嚴明賞罰。他要求執法,必須做到“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街亭戰役失敗,他不因馬謖是自己的親近將領而寬恕,並且引咎自責,自貶三級,這比曹操的以發代首要嚴肅認真得多。正因為這樣,即使是受過諸葛亮懲罰的人也心服口服,李嚴和廖立都因罪被貶,當他們後來聽到諸葛亮死的消息時,李嚴說,如果丞相還在,我改過以後還會被起用,現在絕望了,因此憂鬱病死。廖立也哭泣地說,看來我要老死邊地了。

諸葛亮主張唯才是舉,他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指出西漢的強盛,就是由於“親賢臣,遠小人”;而東漢的衰亡,也正是由於“親小人,遠賢臣”。他堅決反對“為人擇官”,即是不問能否勝任,僅憑門第資望的地位授與相應的官;主張“為官擇人”,即不問出身資歷,根據職務需要選擇稱職的人。他把這個原則提到國家興亡的角度來看待,指出“為不擇官者危,為官擇人者治。”當然,這個政治理想在整個封建社會也實現不了,不過諸葛亮還是盡力做了一些,他曾提拔不少出身低而有能力的人。如王平是個不識字的人,但很有軍事才能,又“遵履法度”,街亭戰役他能阻止主將的錯誤部署,主將兵敗他又能沉著應戰,所以諸葛亮立即加拜他為參軍。

諸葛亮非常注意發展社會經濟,實行了“務農殖穀,閉關息民”的政策。針對蜀民少國弱,他為主“減兵省將”,把軍隊的數目控制在最小限度,在提高戰鬥力和改善武器方面下工夫。儘量做到不增加租賦的徵收。他關心水利,特派一千多名士兵去守護都江堰,以保證成都平原的農業發展。他還注意發展地方手工業,在政府機構中設“司鹽校尉”管理火井(天然氣丿煮鹽,設“司金中郎將”管理冶鐵生產,高級織品“蜀錦”織造業在當時也有很大發展。

蜀的南部住著許多少數民族,其中有不少族就是現在西南地區某些少數民族的祖先。諸葛亮對這些民族的政策,主要是“和、撫”方針。他雖然也曾親自帶兵進行軍事征服,但他不一味依靠軍事,而注意“攻心”,“七擒孟獲”就是“攻心”最好例證。征服之後,他也不在當地駐軍,而是“即其渠率而用之”,尊重當地原來傳統,讓民族酋帥仍為首領,並對其中一些與蜀關係好的授與官爵。當然諸葛亮也曾在征服中,從當地掠走大量人口和耕牛、戰馬、金銀、犀革等物資,給少數民族帶來一些損害;但征服也有打破了那裡的閉塞,加強了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經濟文化往來。諸葛亮也注意向當地推廣漢族先進技,因此也促進那裡經濟的發展。今天在西南少數民族中,流傳著不少關於諸葛亮的傳說,傣族說他們使用的耕牛是諸葛亮傳來的;佧瓦族說他們祖先蓋房子、編竹籮、種稻子,都是“孔明老爹”教的;現在雲南保山還有傳說為諸葛亮修的水利工程“諸葛堰”。這些當然並不是諸葛亮親自傳授的,但把它都歸於諸葛亮,正反映了少數民族對諸葛亮的懷念。

諸葛亮對北伐儘管做了最大的努為,可是一直沒有成功,最後自己也死於五丈原(今陝西郿縣西)軍中。“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這是杜甫對諸葛亮沒有成功而發的嘆惋。諸葛亮死後,到處有人要求為他立廟因限於禮制不被允許,於是“百姓巷祭,戎夷野祀”來紀念他。

諸葛亮作為地主階級的政治家,他做到了他可能做到的最大努力,在封建時代,他的道德標準也是高的,這也就是後世人們景仰他的原因。以歷史上諸葛亮為基礎,經過不斷的藝術加工,終於逐漸又形成了個諸葛亮的藝術形象。勞動人民把他看做是智慧的化身,地主階級則利用他對劉備的無比忠誠來宣揚忠君思想。可是人們在極為描繪他的智慧時,卻多少把他神仙化了,如魯迅評《三國志演義》所說的“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元曲中他自稱“貧道”,京劇中稱“山人”,他的侍從是道童,他的舞臺服裝不是丞相服而是八卦仙衣。《三國志平話》中說“諸葛本是一神仙,……達天地之機,神鬼難度之志,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揮劍成河。”這樣描寫不是提高諸葛亮,實際是將一個政治家降低為妖道。許多諸葛亮的故事都帶上了這個色彩。

藝術形象的諸葛亮的許多故事,有的是歷史記載,有的純屬虛構。戲劇中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有兩大貢獻,即借箭與借風。歷史上根本沒有諸葛亮草船借箭的事,只是在《魏略》中曾記載孫權乘船去偵視曹操軍隊,曹操下令弓弩亂髮,因為箭偏射在船的一側,孫權怕船傾復,命令將船掉頭,使另一側也著箭,等兩側平衡,駛船返回。這裡既不是草船,也不是借箭,而且與諸葛亮無關,時間則是在赤壁之戰後四年,,地點在濡須口。歷史上有過草人借箭,那是在唐代安史之亂時,張巡守雍丘(今河南杞縣)時的事,因為城被圍,城內箭用光了,張巡於是扎一千多草人,外著黑衣,夜間從城上垂下,城外敵人萬箭齊發,結果得箭幾十萬支。藝術家可能把這兩件歷史記載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編出了草船借箭的故事。

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的最大貢獻是促成孫劉聯合,可是戲劇中都把“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借風看作了戰爭勝負關鍵。借風故事全屬虛構,但也不是沒有來由的。東風最早見於杜牧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蘇軾賦:“羽扇綸巾,談笑間看檣艣灰飛煙滅”,又把火燒戰船與諸葛亮聯繫在一起。古典藝術家可能是從這裡得到啟發,又進一步將東風與諸葛亮聯繫在一起,而寫出了諸葛亮的借東風,《三國志平話》中已有借風的事。

“空城計”在諸葛亮的故事中最為膾炙人口。這個故事在《三國志平話》中還沒有,在《三國演義》中才出現,戲劇可能取材於小說。這件事在《三國志》中沒有記載。《郭衝五事》中有一段與小說中類似的記錄,記諸葛亮守陽平時,兵多被他派出,僅留萬人守城,司馬懿率二十萬眾忽至,蜀軍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臥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開四城門,掃地卻灑。宣帝(司馬懿)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真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可是裴松之在把這條記載引為《三國志》注的同時,就指出了它的不可靠。他指出,諸葛亮當時是在漢中而不是在平陽,司馬懿那時也正鎮守宛城,並末與諸葛亮直接對陣。而且司馬懿如果真的擁兵二十萬,又明知諸葛亮兵少,也只能冒險進城,斷不至倉皇卻走。這個分析很正確,歷史上根本沒有空城計這件事。但是小說和戲劇的描寫還是相當出色的,諸葛亮平生謹慎從不冒險,司馬懿也非常瞭解這一點,但是諸葛亮對司馬懿的瞭解終究勝過司馬懿對他的瞭解,他才敢於冒了這個險。故事也就成了可以理解並令人信服的了。

今天不應再把諸葛亮當神仙來演了,在舞臺造型上也要儘可能讓他脫下八卦衣,如《初出茅廬》(改編本)和《赤壁之戰》中的那樣扮裝,就比較合乎他的實際身分。


文藻巧翁


你羅列了很多人的名字,其中有文有武:

如,諸葛亮,郭嘉,司馬懿,荀彧,法正,龐統和陳宮算謀士一擋。

周瑜,陸遜算都督一擋。

龐德是武將,算另一擋。

你提問,這當中誰的謀略厲害?

那麼,首當其衝,非諸葛亮莫屬,其他人都有才能,但不能同諸葛亮排在一個行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