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焚燒究竟是利大還是弊大?

微信朋友圈里,近段讲得最多的就是秸秆焚烧,有政府的通知,有蓝天办的禁令,有大户朋友的议论和喷子,更多的是沉默。今天,我也说说秸秆焚烧仅仅代表个人观点。

一句秸秆禁止焚烧,道不尽的农民泪。专家团建议焚烧、污染环境;广大农民朋友、特别是大户朋友是支持焚烧的,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那么焚烧秸秆的利大还是弊大呢?

1、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病菌、虫卵等有很大一部分是寄存在秸秆,一把火焚烧可以灭杀寄存在秸秆上的病菌和虫卵。这种方式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处理方式。

2、减少杂草的数量。杂草中医院比成熟后大部分落在耕地表层,除了一些以块茎作为繁殖方式的杂草外,焚烧秸秆可以清理掉大部分的草籽,减少下季田间的杂草数量。

3、肥田。秸秆焚烧后的灰烬含有大量的钾素、磷素,并且可以不用腐熟直接施入土壤就能被土壤吸附供作物吸收。

4、增加土壤孔隙度。通过秸秆焚烧的高温,是土壤表层受热膨胀,改良表层土壤的物理性状,增加土壤的孔隙度。

秸秆焚烧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那为什么以前焚烧秸秆没有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呢?

1、产量低。以前的育种水平不发达,种植的品种多为当地品种,产量低、密度小,因此,秸秆的量也远没有现在的多。

2、耕地有限。以前耕种,没有农机的介入,说是刀耕火种也不为过。多为人力或者畜力开荒、耕种,效率有限,开垦的耕地远不如现在的多。因此,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秸秆的产量也不如现在的多。

3、生活使用。以前的农民多用秸秆作为燃料、牲畜饲料使用,只有用不尽的秸秆才会焚烧,也就是说焚烧的秸秆量也是很小的。

4、最重要的一点。以前没有这么多的工业、车辆,没有这么多的污染源。现在汽车、工业等等我认为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焚烧秸秆就背锅了。

秸秆焚烧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那么焚烧与禁烧那个利弊大呢?

我个人认为,禁烧的弊更大。增加病虫草害的发生几率,增加了农药的施用量,造成更大、更有威胁的污染;

冬季气温低、冬季时间较长,秸秆腐烂困难,影响正常农业生产。至于说秸秆还田的好处,我真想说让哪些专家不拿工资以种地为生干两年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影响双季种植区的农时。既然不让焚烧了,那么秸秆的处理一定要提上日程。无论是还田还是打碎、打捆,都是比焚烧的效率要低的,很容易影响下茬作物的农时。

增加成本。秸秆还田需要秸秆粉碎、灭茬,深翻,还需要增施尿素促进其腐烂。生产成本增加了;打捆或者打包呢,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也要花钱,向地外运输呢,还是要花钱。无论怎么处理,只要是不焚烧,成本总是增加的。

增加了工业和汽车的底气,既然是焚烧秸秆引起的空气质量不好,为什么工业和汽车要背这个锅呢?无形的增添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农民苦,农民累。党和政府的关怀,终于不用交农业税了,可抓环境污染,农资又涨价了。农资涨价了,农产品掉价了。农产品掉价了,秸秆又不让烧了。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农民呢?

我认为国家应该指导性的引导农民焚烧秸秆和利用秸秆,不能在秸秆处理不完善的前提下一刀切,增添农民的压力。

秸秆焚烧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小麦秸秆还田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注意“及时,细碎,塌实,补墒”。

“及时”,就是在玉米收获后要趁玉米秸秆水分含量较高时及时翻压入土,适当耙耱压实,有利于快速腐烂转化。

“细碎”,就是要注意充分粉碎,翻压入土。

“散匀”,就是让秸秆均匀分布在土中,避免密集成堆。

“增氮”,就是要适当增施氮肥,防止土壤碳氮比失调,引起生物夺氮,造成小麦前期幼苗缺氮。

“塌实"就是避免地虚,同时结合“补墒”,为微生物活动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条件,以利于秸秆腐解。

整地:旋耕结合深耕。‍

秸秆焚烧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秸秆焚烧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小麦播种技术

适期播种,每亩基本苗18~ 25万左右,适宜播期内早播取下限,晚播取上限;10月15日以后播种,每推迟一天每亩增加基本苗1万,即增加播量0.5kg,晚播最高播种量不超过20kg。中低肥力地块,整地质量差的地块应适当加大播种量。

播种方式:等行距播种,播种深度根据土壤墒情决定,土壤墒情好可以浅一点,土壤墒情差可以略微深一点,适宜播种深度为3-5cm。

播种镇压的方式

整地镇压:旋耕第二遍时加上镇压器

播后镇压:小麦播种后增加镇压,如果土壤湿度较大,播后两三天,表层产生干土层再镇压:土壤墒情差建议播后立即镇压

冬前镇压:通过镇压使深层土壤水分向地表进行运输,满足小麦苗期需求,土壤结合更紧密,利于节水高产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