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流通貨幣並沒減少,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何流動性不足?

金山客


金融機構短期內流動性不足可能是這些原因:央行存款準備金率過高,有錢拿不出來;居民儲蓄下降,大資金池不夠豐富;金融機構普遍缺乏流動性,同業拆借機制無法發揮效用;到期債務需要兌付比率高,產生壞賬;經營不善,存貸比不合理


信託投資想知道


在金融危機中,不僅個人和市場上的流動性不足,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會流動性不足。歸結起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流動性不足主要由以下3方面原因造成:

第一,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在金融危機中,人們收入減少、支出增加、資金不足,更傾向於保留較多的流動性貨幣或者現金,因而儲蓄減少。儲蓄是放貸的基礎,儲蓄減少,放貸也就受到了較大制約。

第二,銀行的主要利潤點在放貸。在金融危機中,一方面企業的經營效益並不好,多會採用收縮戰略,貸款需求有所下降。另一方面,金融危機中企業和個人貸款違約的風險增加,不良貸款率是重要考核指標之一,銀行管控也會更加嚴格。

第三,銀行的再貸款基礎受限。銀行沒錢了怎麼辦?除了居民儲蓄外,銀行還可以用手中的資產向央行再借貸。在金融危機中,由於銀行手中可以用於抵押貸款的資產不僅數量減少,質量也有所下降,因而再貸款的信用額度也就受到了限制。


財經一熱點


這個問題中出現幾個概念,金融危機、貨幣流通、流動性、銀行信用、影子銀行,只要把這幾個概念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搞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出來了。金融危機指的是指整個金融體系的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標急劇惡化,出現大規模銀行擠兌,本幣貶值和資金外逃等現象。那麼金融危機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就要從貨幣是如何流通的說起。

銀行吸收存款並不是全部用來發放貸款,而是要向央行按比例交納法定存款準備金,並且為應對儲戶提存要留足超額準備金。銀行的存款是可以派生的,因此發放的貸款就有一個乘數效應,銀行貸款與央行的基礎貨幣的比率我們稱之為貨幣乘數,乘數越高說明信用擴張能力越強。當然貨幣擴張也有極限的,否則引發銀行流動性危機。目前我國的貨幣乘數為6.8%,理論極限值為7.5%,所以說央行的降準空間已經不大了。銀行要應付儲戶提存和正常經營就必須在央行保留足額的超額準備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流動性,業內人稱為頭寸。當頭寸不足時,銀行可通過向央借款、票據貼現、同業拆借等獲取。現在我們說的寬貨幣就是央行通過降準,各種借款、貼現等向銀行提供流動性,因此市場上的流動性呈現出寬範的現象。

央行的寬貨幣總是與金融機構寬信用相伴而行的,如果信用緊縮,貨幣過寬就會導致流動性氾濫,信用過寬而貨幣緊縮則流動性緊缺。除了銀行信貸而外非銀金融機構,例如信託、基金、保險、互聯網金融等金融機構也通過資金池進行信用擴張,由於它們沒有準備金限制,這就加劇了信用擴張。當經濟處於上行週期時,借款人由於對未來充滿信心,不斷增加槓桿投資和消費,當經濟處於下行週期時借款人現金流枯竭,無法償還債務,這樣金融機構的的壞帳就會增加,造成流動性危機,只能宣佈倒閉,於是金融危機就爆發了。為了避免金融危機的爆發,央行於是𣎴停地向金融機構提出流動性,讓借款人借新還舊,推遲危機的到來。我們知道資產與負債是相等的,央行超發的貨幣一定會推高資產的價格,當超發貨幣進入房市時就會推高房價,進入股市時就推高股價,當房地產泡沫或股市泡沫破滅時,就來到了我們說的明斯基時刻,於是金融危機就如海嘯般撲面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