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麥田轉了轉,發現麥苗有好多發黃的葉片,咋回事?

雲朵在鄉村


現在小麥麥葉發黃有多種原因:

一 天氣乾旱,小麥缺水造成麥葉乾枯發黃,這種情況只要及時澆水就可以了,澆水過後五六天麥田就會變綠油油的。

二 小麥缺肥造成的麥葉發黃。在播種之前沒有為小麥施夠足量的底肥,造成小麥生長髮育不良麥葉發黃。缺少氮元素會造成小麥麥葉發黃,這種情況要及時追施尿素來保證小麥對氮肥的需要。

三 小麥有病了也會造成麥葉發黃,白粉病,紋枯病和黃斑病等問題都會造成麥葉發黃。這種情況要選擇合理的農藥進行治療,噴灑代森錳鋅和三唑酮乳油,再加上一些葉面肥進行補救。

四 以上三種情況是常見的造成麥葉發黃的原因。麥葉有蚜蟲,麥田麥苗過於稠密,出現極端天氣春季出現極冷寒流,或者是乾熱風都會造成麥葉發黃。

我們要正確判斷小麥的病狀,選擇合理的方法對症處理小麥麥葉發黃的問題。





新農人新天地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三農領域創作者:平安618。今看到這個問題,和我(河南周口)所在村裡情況是一樣的,現將本人觀點回答如下:從現在的小麥長勢看,造成小麥葉子發黃的主要原因是由麥蜘蛛、麥芽蟲等病蟲害造成的。

根據小麥現在所處的生長階段看,正處在小麥的關健時期:小麥從返青到挑旗一般經歷50天到60天。是一生中變化最大的時期,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穗數大小,粒數多少,都在這個時期確定。小麥返青後的生育特點:由冬前以根、櫱、葉等營養生長為主轉為根、葉、糵、莖、穗等營養生長與生殖生產並進:群體發展和個體發育增長迅速,植株生長量大,需水、需肥量增多,其需肥佔全生育期的50%,需水量佔40%以上。因此,返青、挑旗是麥田管理的重要時期。根據小麥,在春季不同時期的生育特點和管理上的差異,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即1、返青期管理;2:起身、拔節、挑旗期的麥田管理。

無論在那個時期,都要根據其生長實際情況,加強科學管,水肥藥要適時,合理追補肥料,噴灑農藥,達到防病治蟲效果。尤其現在造成的“小麥葉發黃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麥蜘蛛、麥芽蟲”造成的。後期還有“麥葉蜂、黏蟲等”蟲害,以及“鏽病、白粉病”等,都是影響小麥產量的重要因素,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及時防治,達到豐產豐收的效果。

以上觀點只是代表本人,若有不同看法請交流。


平安618


【大別山鷹】答疑:小麥葉片發黃,是因為感染了土傳黃花葉病而導致的症狀。

影響土傳黃花葉病發生的因素主要有氣候和品種,栽培管理對發病也有一定影響。氣候因素中,上年11月中間至12月中旬的氣溫、雨日、降雨量、土壤溼度,對病害的發生和發展尤為重要。這一段時間內,如氣溫偏高,日平均氣溫變化幅度小,雨日多,分佈均勻,雨量適中,土壤溫度大,則病害發生早,發生重;元、2月氣溫高,病害發展快;3月氣溫回升慢,有利病害進一步發展為害,如上升快,超過10℃時,病情提早進入恢復期。不同的小麥品種間的抗性差異大。感病品種31761小麥,發病率有時高達100%,而英麥2號、梭抗1號、陝農7859等抗病品種,發病輕,甚至不表現症狀。增施有機肥,推遲播期,可減輕發病。

【防治土傳黃葉病的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種植抗病品種防病,方法簡單,投資小,防效可靠。目前抗病品種有:501、梭抗1號、梭抗4號、陝農7859、90126等。

(2)、增施有機肥和在發病初期追施速效肥。

(3)、選擇最佳播期,錯開或縮短麥苗易感染期與病毒傳播侵染高峰期的吻合時間,可減輕發病。

(4)、輪作。重病地可因地制宜與油菜、蠶豆等作物輪換種植。

以上是@大別山鷹的個人觀點,關注@大別山鷹,關注#頭條三農#,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三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