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李鴻章有什麼看法?

好好好,挺好的!


縱觀李鴻章一生,可圈可點處眾多!但是在皇權體制下,沒有實現其抱負;這是民族和個人的悲哀,李鴻章是那個時代的精英!國之大器,百年一遇!建國後對李鴻章的看法評價較為偏頗,往往把李鴻章化為賣國賊,其實這個觀點和歷史是不符合的。

李鴻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諡文忠。世人多稱“李中堂”。道光18年與曾國藩同年考取同榜進士。 1872年,被任命為直隸總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務大臣 。自此,李鴻章在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達25年,參與了清政府有關內政、外交、經濟、軍事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成為清廷倚作畿疆門戶、恃若長城的股肱重臣。隨著李鴻章地位、權利的上升,責任愈巨,視野愈闊,綜觀世界各國的發展,李鴻章痛感中國之積弱不振,原因在於“患貧”,得出“富強相因”,“必先富而後能強”的認識,將洋務運動的重點轉向“求富”。 他一手創建出的淮軍,陸續被清廷派防各地,成為充當國防軍角色的常備軍;而以他為領袖的淮系集團,成為當時實力最強的一個洋務派集團,並在其帶領下,開始了中國早期的洋務——自強——近代化運動。

3.\t生活的時代背景

三千年之大變局,海禁大開,強林環繞的時代。是中華文明受到西方文明挑戰,中國開始重新認識自己,從封建專制國家向近代國家轉型的時代,中國第一支海軍、第一批留學生、第一個煤礦、第一個駐外使館、第一條鐵路、第一份電報,這些第一個無不刻著李鴻章的名字。

自1840年英國人用艦炮打開中國的國門以後,中國人沿海岸修築的所有整齊對稱的炮臺和花費巨銀買來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艦隊,沒有一次阻擋住“蠻夷”的入侵:“自道光中葉以來,外患漸深,至於今日,危迫極已。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入都,毀圓明園,文宗出走,崩於熱河……自此以後,法並安南,日攘朝鮮,屬地漸失。各海口亦為列強所據,德佔膠州,俄佔旅順大連,英佔威海九龍,法佔廣灣……”而就在李鴻章死時,因為允許外國在中國駐軍和幾近天文數字的賠款而成為“將來無數困難問題發生之源”的《辛丑條約》剛剛簽訂,外國聯軍仍在整個朝廷逃亡在外的情況下佔領著大清國的都城北京。

4.\t為華工爭取權利

李鴻章也不會放棄任何一個為在美華人移民爭取權利的機會,在訪美結束後,他有意避開了美國西部,而選擇了加拿大作為他回國的路線,引起了美國記者的注意,就此事對他採訪。李鴻章藉機請求美國媒體幫助中國移民:“……我只期望美國的新聞界能助中國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報紙在這個國家有很大的影響力,希望整個報界都能幫助中國移民,呼籲廢除排華法案,或至少對《格力法》進行較大的修改。……中國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獲得美國憲法賦予他們的權利,他們請求我幫助使他們的美國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認,並享受作為美國移民所應享有的權利。而你們的《格力法》不但不給他們與其他國家移民同等的權利,還拒絕保障他們的合法權益,因此我不喜歡經過以這種方式對待我同胞的地方……排華法案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法案……你們不是很為你們作為美國人而自豪嗎?你們的國家代表著世界上最高的現代文明,你們也因你們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們的排華法案對華人來說是自由的嗎?這不是自由!……我相信美國報界能助華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華法案。”

李鴻章為了廢除強加在中國人頭上的鴉片貿易還做了許多努力,為此在1894年8月27日會見了世界禁菸聯盟執行秘書英國人約瑟弗. G.亞歷山大,當時的《倫敦每日新聞》曾有報道:“……他以最強勁的語言聲稱,中國政府一如既往地強烈反對鴉片貿易。這種貿易是列強通過戰爭強加給中國的,中國政府根據條約不得以允許印度鴉片進入大陸。……李總督最後明確宣稱:你們也許明白,如果你們停止毒害我的人民,我們就會立即禁止他們獲得鴉片。我(約瑟夫)告訴他,英國議會已經通過投票,將指定一個專門委員會來華調查鴉片是否真的像有人指控的那樣有害時,他氣憤地回答:‘荒謬絕倫!’似乎十分的憤怒和蔑視,緩和了一下語氣又說:‘任何人都知道,鴉片是有害的。’當我起身告辭時,他仍很善意地用熱情的語言讚揚了英國公民為使中國擺脫鴉片所表現出來的仁慈。”這位秘書結束訪談時還發表了一通感慨:……中國的政治家們反映出了這個國家的國民熱愛和平的精神,如果任何制止戰爭的手段可以找到,他們不可能為了報復而認可戰爭的持續。(以上資料出自同時代的《紐約時報》)————後鴉片貿易為英國國會議案所禁止。

即使是在生前大部分時間極力否定“帝國主義”曾經在中國存在的美國哈佛漢學家費正清老先生在晚年也總算是良心發現,說了些公道話:“列強未能‘分裂中國’的部分原因是由於中國善於巧妙地利用(對這種方法我們還缺少研究)一個國家來牽制另一個國家 。”而且這種巧妙地利用一個國家來牽制另一個國家(Tradition)來避免八國聯軍肢解中國的人物就是李鴻章。

5.\t李鴻章與太平軍

他鎮壓太平軍,維護了封建統治,在他的人生留下了揮之不去的汙點,可是我們再仔細想一想作為清政府的官員他能怎麼辦,(自古“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再說當時他的太平軍真的能代表中國先進的領導嗎? 答案是顯然的,也是肯定的不能,不然他也不會失敗,李鴻章應該對甲午戰爭的失敗負責他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策略把戰爭寄託在了外國人身上,從而失去了戰爭的最佳時機,但是甲午戰敗的根本原因不在於其個人。因為工業化的日本和農業化的中國作戰,一個落後腐敗的封建專制和一個近代文明的強國,勝負在戰爭前已經決定了。(如果他成功了則是偶然、奇蹟,失敗了是一種必然,中國抗日戰爭的失敗就是一種偶然同時也是一種必然。)

我感覺太平軍想好沒有勝利,他不能代表中國新進的階級從他定都天京以後做的就可以看到,你們知道辛丑條約中雖然有大量賠款為什麼沒有割地嗎?據我所查到的資料記載因為當時清政府的理由就是義和團叛亂相要挾最後屠殺義和團,當時清政府也不能消失他也必須存在以為一旦沒有國家將陷入無政府的狀態對當時的中國來說這個更加災難(為什麼在西安事變中蔣介石沒有死,在華容道諸葛亮派雲長去)當一種新的文明沒有到來一種制度誕生時或者不足以取代舊文明舊制度時這個舊文明舊制度還必須存在。

6.\t伴隨李鴻章的30多個條約

李鴻章一生簽訂了30多個條約根據我所收集的資料,由李鴻章作為清政府代表與列強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有:1871年8月《中日修好條約》;1876年9月中英《煙臺條約》;1884年5月中法《會議簡明條款》;1885年4月中日《天津條約》,同年6月《中法新約》;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同年11月中日《遼南條約》;1896年3月,中德《膠澳租借條約》,同年6月《中俄密約》;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條約》;1901年9月八國聯軍《辛丑條約》等。與耆英、桂良、奕欣(此三人也是公認的賣國賊)相比,李鴻章是代表清政府簽定不平等條約最多的大臣。其中《馬關條約》賠款二億兩,《辛丑賠款》本為四億五千萬兩,平均每名中國人賠款一兩,“卅九年還清, 年率四釐,母子利息”,共約十億兩庫平銀。另加民間賠款二千多萬兩,以關稅、鹽稅作保。中國從此失去關稅主權,國內工業倍受摧殘。

由此看,李鴻章似乎真的是十惡不赦,犯下了滔天大罪。可是,我們仔細想想,是不是李鴻章不籤這些條約,這些條約就不存在了,不會被簽定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帝國主義列強的目的是打開中國的國門,他們只要求與中國簽定條約,而不在乎是誰來代表中國簽定條約的,當然了,對他們而言,中國代表越懦弱越好。有人引用石勒對王衍的評價——“你到了那個位子,就要為這個政權的興衰榮辱負責”——來發表對李鴻章的批判。可是,我覺得一個政權的興衰榮辱並不能由一個人來負責。說白了,清政府姓“愛新覺羅”又不姓“李”,要負責也得由愛新覺羅氏負責啊!一個政權的興衰榮辱代表著一段歷史的興衰榮辱。歷史,誰能來負責?

換一個角度,不平等條約的簽定是由誰來決定的?是最高統治者。“官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在現在都很吃香啊!在那個時代,最高統治者比李鴻章官大幾級?能“壓死”他多少次?李鴻章畢竟只是由八股文出來的儒生,不是超塵脫俗的聖人,反抗上級的命令,借他一百個膽估計他都不敢。說到底,李鴻章只是一枚棋子,權利再大,也要受制於人,這是幸還是不幸?不平等條約的簽定讓李鴻章揹負了洗不去的汙名,他也是受害者啊!

我們想一想這些跳躍大多數是在什麼情況下籤訂的,而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也就是所謂的侵略者他們需求的是什麼,是由誰向他們簽訂條約?答案同樣是否定的,他們需求的是利益,假如沒有李鴻章了這些條約就不存在了嗎?答案同樣是否定,難道這些條約都可以定身到他一個人身上嗎?我覺得這樣是不公平的,他的錯不在於他。是歷史的責任,不是某一個人可以承擔的,也是他們承擔不起的。(大家都看過王貴與安娜吧,你們說安娜沒有考上大學是她的錯嗎?不是歷史的錯誤,是歷史的悲劇,)的確作為封建的代表李鴻章在有的條約簽訂時為自己的利益謀劃,於國家於人民他都犯下了一個不可饒恕的罪過,所以在這點上他就是自私的同時也是失敗你的。

歷史就是一種探索,作為後來人我們沒有資格把他定性為“賣國賊”。歷史不是某個人所能左右的,對於他的功績我們銘記在心,對於他的失敗我們引以為戒。才算公正。史界奉行“蓋棺定論”,舉目試觀歷史,某人身亡業消、某事時過境遷數十年數百年而仍未有定論者,比比皆是。都說中國人厚古薄今成性,殊不知口口相傳、人云亦云的怪僻更有甚於前者。歷史有遠近之分,功業有前仆後繼之續,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是也,處在今天的中國,怎能不飲水思源?回眸歷史,燈下漫筆,不求合肥含笑九泉,半夜託夢於我說“孺子知我”,但求無愧於案上經史腹中點墨:知而不言,視而不見,我所不為。

7.\t洋務時期貢獻

在中日戰爭以前,李鴻章嘔心瀝血,專辦洋務。前人心血,不可丟棄,今列之於下:

設外國語言文字學館於上海 同治二年正月 

設江南機器製造局於上海 同治四年八月

設機器局於天津 同治九年十月

籌通商日本並派員往駐 同治九年閏十二月

擬在大沽設洋式炮臺 同治十年四月 

挑選學生赴美國肄業 同治十一年正月

請開煤鐵礦 同治十一年五月

設輪船招商局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

籌辦鐵甲兵船 光緒元年十一月

請遣使日本 光緒元年十一月

請設洋學局於各省,分格致測算、輿圖、火輪機器、兵法、炮法、化學、電學諸門,擇通曉時務大員主之,並於考試功令稍加變通,另開洋務進取一格 光緒元年十二月 派武弁往德國學水陸軍械技藝 光緒二年三月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學習 光緒二年十一月

始購鐵甲船 光緒六年二月

設水師學堂於天津 光緒六年七月

設南北洋電報 光緒六年八月

請開鐵路 光緒六年十二月 

設開平礦務商局 光緒七年四月

創設公司船赴英貿易 光緒七年六月

招商接辦各省電報 光緒七年十一月

築旅順船塢 光緒八年二月

設商辦織布局於上海 光緒八年四月

設武備堂於天津 光緒十一年五月

開辦漠河金礦 光緒十三年十二月

北洋海軍成軍 光緒十四年

設醫學堂於天津 光緒二十年五月

李鴻章是晚清最傑出的外交家,他的後半生致力於中國的外交事業,雖然幾乎所有的賣國條約上都有他的簽名,但是在當時那種國際大環境下他已經盡到一個外交家的全部努力了。所有對外關係交涉的失敗是因為當時中國腐朽的政治制度,貧弱的經濟基礎和軟弱的國際地位,而這一切歸根到底是因為以慈禧為首的滿清皇室勢力。這些人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只能把所有的罪過都推給直接出面做事的下人——李鴻章。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一直到新中國建立這將近100年的時間裡以李鴻章為首的一代又一代中國外交家利用紛繁複雜的國際環境盡一切可能的維持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維護了中國的國體大致完整使中國沒有像南亞各國那樣徹底的淪為殖民地,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復興保留的一份堅實的基礎。






昱越影視


“我敬李鴻章之才,我惜李鴻章之識,我悲李鴻章之遇。”這是大學者大思想家梁啟超先生對李鴻章的看法。

(李鴻章)

縱觀李鴻章一生,可謂是天資聰穎,二十四歲便中了進士,可以說年少有為,不自卑。

仕途期間,棄文從武,參與了剿滅太平天國運動,除去捻軍起義,主持洋務運動等一系列大事件。

李鴻章一生有太多扯不掉的標籤,比如貪財嗜功,處事先論利害,再言是非。

李鴻章常說:“人以利聚,鳥為食來。”

據粗略統計,李鴻章財產超過上千萬兩,而鉅額財產的來源:

一是舊渠道,官場上的“潛規則”和戰爭中的劫掠。

二是新渠道,洋務運動的獲利。

中國第一條近代鐵路,第一座鋼鐵廠,第一批軍工廠,第一條電報線都有李鴻章的影子。

(李鴻章與外國代表)

據記載“淮軍初到上海,餉項匱乏,食米之外,僅酌給鹽菜資。及接仗克城,人人有獲,每向夕無事,各哨聚會,出金銀寶堆案,高數尺許,遇發餉時,多寡不較也。”對手下的為所欲為都這般縱容,而作為淮軍第一把手的李鴻章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

日本首相伊滕博文評價他說;“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李鴻章一生有太多扯不掉的標籤,比如在甲午中日戰爭後,代表清政府向日本議和。

(《馬關條約》簽訂)

“他捱了一槍,抵了一億兩白銀,卻兩次淪為國人眼中的漢奸和賣國賊,箇中苦痛,無奈又和幾人能知……”

在北洋艦隊被揍得體無完膚時,我們就應該想到,議和便是變相宰割。沒有一個屠夫需要和獵物討價還價,屠夫只是享受主宰的快感。

談判前,伊滕博文便放出風聲,必須賠款三億兩白銀,以及割讓臺灣和遼東半島。李鴻章據理力爭,被堵得面紅耳赤。在之後的談判中,李鴻章不幸被一名日本刺客打中頭部,險些斃命。

(李鴻章受槍傷)

瞬間,國際輿論譁然,指責日本的言論一邊倒。伊滕博文甚至親自到病房探望李鴻章,表示歉意。

李鴻章拒絕大手術,簡單包紮之後繼續談判,並且利用這一個突發事件在談判中大做文章。在幾乎苦苦哀求裡,清政府少賠償了一億兩白銀。此後,李鴻章終生不履日本土地。那一年,李鴻章已經六十二歲了。

李鴻章一生有太多扯不掉的標籤,比如一直作為落後時代的“背鍋俠”,至死方休。

(《辛丑條約》簽訂)

李鴻章臨終前,簽訂了此生最後一個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中國在之後四十年裡,連本帶利賠款七億白銀。雖然如此屈辱,但總算保住了國家,也勉強可以說是“轉危為安”了。

《辛丑條約》簽訂幾個月後,李鴻章憂疾而終,死不瞑目。

(各國代表簽字)

“年少不知李鴻章,長大方知真中堂。”這或許是一句實話,或許是一句戲謔。不過弱國無外交卻是事實。不論你多麼有外交手腕,不論你多麼能辭善辯,一句“不服我就打”便可以堵得你啞口無言,節節敗退。

李鴻章像是晚清最後一個裱糊匠,最後一塊遮羞布。

正如李鴻章所說的真相:“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


讀史先森


李鴻章是個撿芝麻丟西瓜的人!去歐洲考察採購軍火,老外一挺馬克沁機槍加1000發子彈要3000倆銀子,他覺得貴所以買了愛卡殼的格林機炮!後來賠款2億倆銀子,他倒是簽字了!現在看來就是拿十分之一賠款出來採購的軍火也能把日軍打成馬蜂窩吧!其它的事我就不想說了,類似這樣的例子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