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中曹操僥倖逃脫,真的是周瑜和諸葛亮故意放走的嗎?

小小滴吟兒


如果是《三國演義》顯然是諸葛故意的。


曹操作為命中註定

參與三分天下的一方英雄,已經成為中原逐鹿內定的對手,如果曹操身死,劉備則會成為士族和法家共同的消滅目標。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江東鋒芒正盛,所以不能讓孫權有做大之後,圖謀中原的野心,所以諸葛亮決定保住曹操。如果曹操此次大敗而逃出生天,1來北方不會散架,2來曹魏的格局也不會變化3曹操新敗,則不能向江東用兵,必定轉兵西向,為將來收復馬超做了一個伏筆。



但三國演義並沒有寫,周瑜在整個過程中的價值和作用。

如果按歷史記載,則更有可能是由於天氣不好,曹操沒有被劉備追上。《山陽公載記》

中說曹操是用士兵填沼澤,方得以逃生,從現在開來,應視為有關華容道最恰當的原型。


子夢奇談


魏蜀吳三方勢力中,曹操勢力最大,孫吳勢力第二,劉備勢力最弱。劉備只有依靠和孫吳勢力的聯合才能對抗曹操,求得生存。火燒赤壁之後,曹操大敗,從華容道逃跑。諸葛亮利用關羽講義氣,又受過曹操恩惠,知道關羽定會放跑曹操,故意安排關羽守華容道,放跑曹操。因為曹操不能死,如果曹操勢力滅了,三方勢力的平衡就會打破。沒有了曹操勢力的威脅,孫權就會一家獨大,就會毫無顧忌的攻打劉備,滅了劉備。那時劉備勢力就會處有危險的境地。為了劉備勢力生存,只有讓關羽背黑鍋,放走曹操。因為諸葛亮自己不願意承擔放走曹操的責任,而關羽是皇親國戚,背了黑鍋劉備也會替他求情,到時候放過關羽,既能讓劉備欠他人情,又能打壓關羽,讓關羽以後更服他,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這樣做對諸葛亮,對劉備都有好處。對孫權並沒有好處,所以放跑曹操是諸葛亮的意思,絕不會是周瑜的意思,因為滅了曹操,對孫權有利,周瑜一定會希望滅了曹操,絕不會放了曹操。






六扇門人jgy


開玩笑,曹操是一軍之統帥,如果周瑜和諸葛亮能把他抓住或是殺害,豈有放走的道理?

關於赤壁之戰的結局,歷史上有幾種不同的說法。

《三國志·先主(劉備)傳》: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這是最接近三國演義的記載,即赤壁之戰的勝利,來自劉備與周瑜的合力,而曹操的戰敗,一半是因為水戰中不利,另一半則是因為傳染病盛行(主因是這個)。

《三國志·孫權傳》: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俱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備、瑜等復追至南郡,曹公遂北還——孫權傳的基礎材料來自吳國史書,強調的是孫權一方的作用,劉備居次,而曹操的撤退,瘟疫並不是主因,周瑜軍團的窮追不捨才是。

《三國志·曹操傳》: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備遂有荊州、江南諸郡——曹操傳反映的,則是魏國的主流觀點,即曹操的撤退,主因不是軍事不順利,而是因為傳染病大範圍流行。

不過,雖然三份史料有差別,主幹事實是一樣的:1、曹操是主動撤退,而且退得並不狼狽 2、孫劉兩家合力,但周瑜是主要指揮官。

可是到了三國演義,事實就被虛構情節掩蓋了,曹操為什麼戰敗?是被諸葛亮放東風一把火燒了。戰敗的曹操咋還能跑掉?是因為華容道上負責截殺的關羽,念及舊情放水的緣故。

最大的修改,就在於:1、曹操的主動撤退變成了被動跑路,而且跑得很狼狽 2、孫劉兩家合力 但周瑜啥也不行 還得多虧諸葛亮

也就是這樣一修改,引出了上面這個問題。結果便是:關羽莫明其妙染上了歷史的汙點,即放走大敵以徇私情——這個情節,雖然是子虛烏有,卻因為前有曹操收留關羽一事,後有關羽北伐逼曹操遷都、關羽死後首級被送到曹操處等記載,變成了很融洽的一段故事,讓大家對關羽這個人物印象深刻,覺得他不但勇猛,而且很人性化。

但也就是這樣一修改,諸葛亮便尷尬了,因為書上說臥龍先生上知天文下至地理,咋能料不到關羽會放走曹操呢?演義只好繼續虛構,說諸葛亮其實早就料定了關羽會這麼幹,此乃天意!

那麼周瑜呢?這樣一個歷史上真正打敗曹操的人,在三國演義裡卻完全變成了廢物一個。分明是他力勸孫權,達成武力抗曹的局面,在演義裡卻變成了諸葛亮告訴他:“孫將軍心尚未穩,不可以決策也。”然後周瑜聽諸葛的話,再以大義說服孫權——這頭等功勞便到了諸葛亮頭上。

接著,周瑜在水上與曹操拒敵,居然又說沒有箭,還得諸葛亮施展草船借箭大法,為周瑜提供了充足的軍事物資——但歷史上真實的草船借箭,是建安十八年(213年),孫權與曹操交戰於濡須,“(孫)權乘大船來觀軍,(曹)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一面受箭,箭鈞船平,乃還。”結果這麼一寫,這第二樁功勞也歸了諸葛。

這還沒完,江中波濤拍岸,一陣風過,颳起旗角於周瑜臉上拂過。周瑜猛然想起一事在心,大叫一聲, 往後便倒,口吐鮮血——原來是沒有東風,不好放火!於是又勞煩諸葛亮作法為他借東風,於是第三樁功勞也歸了諸葛。

所以你看,三國演義的種種虛構,層層疊疊在赤壁之戰的史實之上,最終就給大眾造成了周瑜徒有虛名,赤壁之戰功勞全歸諸葛亮,曹操被打得屁滾尿流,最終關羽念舊情才將他放走——這樣的一堆假象。

但事實上,真正的赤壁之戰,火是周瑜放的,船是周瑜燒的,曹兵也是周瑜打退的,劉備一方,真的只是配角而已。而曹操也很從容,雖然戰事不利,又有瘟疫傳染,但戰船其實是他主動燒的,走得也很從容不迫,更不存在從華容道落荒而逃向關羽求饒的情節。

而這樣,你也就能理解劉備為什麼是借荊州,就因為他在赤壁之戰裡的功績很小,荊州是周瑜奪下的,劉備想要,當然是借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