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道德經》這句如何實踐呢?

曹修兵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徼,常有欲以觀其妙。《道德經》這句如何實踐呢?】

《道德經》這句如何實踐?其實包含有兩層意思。

一、是它的字面意思。

二、是如何去實踐的問題。

《道德經》歷經幾千年版本的轉輾傳承,無數的修道之人,帝王、將相,文人學者都為它作註解釋,因政治等很多因素,已逐漸失去老子的本意了。

只有馬王堆出土的《道德經》帛書。才接近老子的本意。

標點符號早已改變,意思就有不同。我們只能以大眾通俗的版本來解釋。

說到如何去實踐?這是一個既抽象又十分客觀的問題。

先解釋字面意思: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大道生於有,有生於無。宇宙萬物生生不息。一切都在“有”與“無”之中轉化,消亡,再生。從無中來,從有中消亡,循環往復。

天地未開之時,只是一片虛無和混沌,它沒有名字。

只是有了人類之後,人類對宇宙萬物觀察,接觸,互動中,在人類思想中形成了某種概念。這才用名字替代事物。其實這並非是萬物的本質。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人類都生活在大道之中,人人都在實踐,即我們工作,學習,生活。天天都在進行實踐活動。

這是在有慾望地進行觀察,我們只能通過眼晴有限度地觀察,以及只能在文字著作故紙堆中思考。

這些只是事物的表象,只能看、聽、聞、觸有形有狀的東西,而不能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

要想真正的實踐,要想觀察到大道的的本質和奧妙,唯有修道。靜坐以修行。

靜坐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極生陽,生陽而後動。體內氣血運行加速。人體內部物質發生變化。

這就是老子《道德經》中所說: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

靜能生慧。靜觀萬物皆自得。

我們得到智慧之後,便能體會老子《道德經》所說: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抱陽,充氣以為和。

這就是“常無慾以觀其妙”。

普通的人,只要瞭解普通的表象的意思即可。

普通人還是將工作、學習、家庭生活處理好為先,有空暇再去,學習領悟。

真正的要去實修驗證。需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修道要有慧根。需要法、財、侶、地。

沒有慧根的人,修行上升不了高層次。

誒!修煉需要丹法,沒丹法不成,財分為修煉的內財即慧根,外財指錢財;侶,指志同道合的人。地指修行的場所。

三、修行需要名師指點。

沒有名師指點,浪費時間,浪費精力。且容易走偏,誤入歧途。

這就是《道德經》中這句話的含義和具體實踐。希望對你能夠有幫助。


江南義陳志在文武


這裡劃出了一道宏線,生死線,無有去無間,無中生有。無者道始也。有者重生德也。間者中也。中者正當時也。也可以說是度也。過之不及都是虛無,發生一切事物都在正當時,守一生也。無慾未到也,觀其妙可預測,有欲過也,觀其徼回憶之意。同出而異名只在瞬間。不妄想未來,不思念過去,重點守住零位的無,長生之道。

尾骨朝前會陰處翹,骨子精髓放鬆到位,無我無它自然無追求入道也。再不明白無緣也。↗




馬振廷1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一章。這句話大概的意思就是:天地開始的時候我們把它叫“無”。萬物的母親,把它叫做“有”。所以常處於“無”,從無的角度來觀察它的妙處。常處於“有”,從有的角度來觀察它的邊界。

《道德經》的第一章可以說是整個《道德經》的門戶。這句話我們要實踐於生活。首先要對這個“無”字。進行深度的認知和理解。

老子在這裡面著重強調的是大家看不見的那個無形東西的作用。我們要把這句話用於生活,只需要從老子在這裡講的“無”字入手。“大象無形,卻力量無盡”。

打個比喻,自然界的大象風。風是無形的。但是它的力量卻非常強大。所以,通常用“作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行;用“家風”來形容一個家族的教育;用“國風”來形容一個國家的文化。再來看我們現實的生活中人所需要的氧氣、營養和精神。這些都是我們看不見的。但是有形的植物在給我們釋無形放氧氣;有形食物在給我們提供無形營養;無形精神在支撐我們有形的肉體。這個就是無形和有形的對應。從這裡我們就不難看出。真正的有形的物質世界都是被強大的無形世界牽動著的。

但事實上現在人們在現實的生活當中。卻將這個思維活反了,都把焦點放在了有形的物質上面,卻忽略了無形的作用。所以老子在開篇第一章。就說到“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無慾以觀其妙”。這句話就是說我們如果能經常觀察自己的精神世界、思想世界以及理想信念,這就是最大的力量。“常有欲以觀其徼”。“徼”就是邊界時刻要提醒自己,不可有過度的對有形物質的慾望膨脹和追求。要時刻觀察並提醒自己不可有過度的慾望。

接老子的智慧,我也說句話送給讀者:財富其實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滿足我們正常生活需求的財富是天使。滿足我們貪念、慾望膨脹的財富是魔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