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海底撈就復工漲價道歉,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停業前標準?

無敵了無敵了


最近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購買什麼,都有輕微的漲價。所有的東西都有輕微的漲價,卻單單“綁架”了海底撈?海底撈作為火鍋餐飲業的龍頭老大,也許只是樹大招風呢。由於管理層的決策失誤,傷害了顧客的利益,所以恢復停業前標準。一眼一看,有沒有感覺到一種顧客至上的錯覺。這裡面有沒有點營銷的味道,他們的管理層對於市場的敏銳呢,還是隻是藉機刷一波好感。看,快看,我們海底撈還是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我們分析一下海底撈致歉的原因。

1.錯誤評估疫情影響

“沒有迎來報復性消費,卻迎來了報復性漲價!” 說到底低估了疫情帶來的影響,很多人由於疫情期間沒有收入根本不存在報復性消費一說,更別說漲價了。

2. 失去顧客的忠誠度

一個企業,尤其對於餐飲而言,顧客的忠誠度是多麼重要,通過漲價讓消費者為自己的虧損而買單,直接打消了消費者的熱情。

3. 品牌口碑造成影響

本來由於漲價已經造成了不小風波,他們還是希望通過致歉這個手段挽回消費者的,儘可能的降低降價風波對於自身品牌的衝擊。

加點題外話,海底撈的張勇可是移民了新加坡的,海底撈也不是在我國註冊的,捐給我國500萬,新加坡購置豪宅2000萬美元。一個新加坡人拿這中國21億貸款。深思。

我深刻的記著玻璃大王曹德旺說過:“企業家必須有這樣的境界和胸懷,國家會因為有你而強大,社會會因為有你而進步,人民會因為有你而富足,這就是企業家做的事。”

總之,海底撈作為大企業,隨著復產復工,完全可以提升自己的品牌口碑和客戶忠誠度。為消費者利益著想就不會出現漲價風波這個事情了,根本原因還是基於自身的利益。


柒柒說說身邊事


海底撈恢復漲價前的菜價,恐怕是出自於好幾方面的考慮。

1、政治正確:

這應當是首要的,作為中國餐飲服務行業的標杆性企業,如果帶頭漲價,不思悔改,可能他沒看最近的一則新聞:國家統計局10日發佈數據,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3%。本來今年經濟上半年因為疫情原因將十分困難,許多中小企業陷入難關,恐怕影響人民消費信心。海底撈如果帶頭漲價成功,將會有大批企業效訪,政府這個時候有穩定物價的需求。

各地都在發消費券,在鼓勵消費,你漲價就有點不合事宜,物價部門是不是有約談,你猜。

2、社會輿論的壓力:

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飯7元,之前人均180元,現在220元以上。隨後多個海底撈漲價話題上了新聞的熱搜,輿情幾乎是一邊倒的批評。自從海底撈2018年9月香港上市以來,就有部分新聞和自媒體在炒做其創始人張勇夫婦的新加坡國籍問題,如果此次漲價事件的新聞公關未做好,類似賺中國人的錢卻跑海外享受的話題將又會升溫。

3、有形象炒做的可能

海底撈發佈2019年年報,年報顯示其2019年營收人民幣265.5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69.69億元增長56.5%。經營利潤從2018年的16.49億元上升到2019年的23.47億元,增長42.3%。上市公司比一般企業具有較強的抗風險性,海底撈本身經營優秀,現金儲備充足,如果繼續哭窮漲價就不應該,為了上市的短期業績得罪消費者的事,聰明人不會做。

假設演一出先漲價後恢復原價,創始人再道歉的公關事件,這對第2點的國籍事件是一個正面的回饋。

以服務聞名的海底撈,此次公關也做的十分到位,響應迅速。為他點個贊,希望這些在中國市場賺錢的公司,不管你老闆現在是什麼國籍,只你要曾經是中國人,在這個特殊時期,你還是應該和中國人民站一起。


昱果路邊社


兩種情況:

第一:漲價了沒人理,默認了。

第二:市場顧客有反應,誤會誤會,撤回漲價,免費宣傳一波。

開始,你說不漲價,經營難。

現在,你恢復原價,還能賺。

只是不知道新加坡人開的海底撈菜量會不會隨之減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