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讓你不願意主動給自己父母打電話?

工地小廚娘


有以下幾個情況,孩子不願主動給父母打電話:

(1)親子關係不好。這就涉及到了父母的養育方式。90年代以來,中國父母的教養方式多是密集型育兒方式,也就是用認真、努力、勤奮等觀念來教育孩子,因此對孩子的學業尤其上心,不讓孩子做學習以外的事情,大包大攬,認為高學歷高技能就能有效應對快節奏、壓力大的社會,忽略了孩子抗挫能力,與人交往、協作的能力,培養出了一大批高智商、低情商、低逆商的孩子。但親子關係也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中被破壞,父母為孩子的學習傾盡所有,但這可能只是一廂情願。

在孩子看來,父母只關心自己的學習,以獲取所謂的面子或外人的羨慕,並不瞭解孩子的內心真實想法,無法達到共情,親子大戰會在很多家庭不同程度的上演,以致於造成了孩子終生的心理傷害。成年離家後的他們,又怎麼會主動給自己的父母打電話呢?或許若干年後,父母老了,孩子們隨著閱歷的增加和為人父母,一切都釋懷了。時間可以療愈一切。

(2)工作生活不如意。在外的孩子,此時可能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失業、工作不順、金錢問題、家庭婚姻戀愛問題等等,自己都一地雞毛,根本不想給任何人聯繫,只想把自己封閉起來,落個清靜,當然還考慮到父母擔心自己的問題,不會主動給父母打電話的。

(3)害怕父母過分嘮叨。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耳朵聽不進去更多的東西。而父母尤其是母親,往往對什麼事都不放心,電話不斷,嘮叨不斷,重複的善意的關懷並沒有受到孩子的待見,想尋求清靜的孩子這時是不會主動給他們打電話的。

(4)不願被負能量包圍。婚姻關係或者是婆媳關係不好,母親容易焦慮抑鬱,她會把孩子當做第一傾訴對象,會經常給孩子打電話,牢騷個不停,這個不對,那個不對,今天這個欺負她了,明天那個欺負她了。如果此時孩子也遇到了煩心事,正想找傾訴對象呢,這時怎麼會主動給父母打電話,徒增煩惱呢?

(5)對父母離婚的不滿。父母離婚,孩子心理受到傷害,往往對父母或一方有怨恨,也不會主動去給父母或一方打電話。


小妍小


很高興回答您的提問。

這是個好問題。不願意給父母打電話真的是特別常見的情況,講起來各有各的無奈,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

我就很少給父親打電話。

其實我是很想念父親的,但是除了逢年過節好像平時就想不起給他打電話,甚至在因為什麼事情想和父親說說的時候,還會因為有合適的理由而很開心。

矛盾的是每次準備給他打電話的時候心裡還隱隱的緊張,聽到他電話裡態度比較正常也會長舒一口氣,聽到他在忙著急掛電話的時候又無比失落,對於80後來講,我的這種反應可能算少見的吧。

我想主要原因應該是從小父親的教育過嚴吧,父親嚴苛的教育成就了我很多好的品質和習慣,為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但是那種對父親的過度敬重和畏懼也刻在了骨子裡。

在我自己的頭條文章中曾經講過小時候被父親教育的回憶片段,寫文章的時候手都會偶爾抖下,以至於到現在依然談父親而“色變”。

可能別人很難想象吧,每次給父親打電話要做足思想準備,預測他可能的態度再準備好自己隨時的幾種應對方式,打電話前我甚至會找好位置,坐好或者站好,電話裡父親說了什麼我還會下意識恭敬的點頭,父親電話裡也總是會言簡意賅,如果我不提前打好“草稿”隨時可能會被提醒“你忙吧,掛了”,我都有點佩服自己了,見任何大領導也沒這麼緊張過。

我想自己其實應該是願意給父親打電話的,畢竟源自內心的想念和親近其實是經常出現的,只是經常因為內心的敬畏而退縮,我並不知道他是否認為我電話打少了,但實際上相比較母親而言,那對比就太強烈了些。

我和母親幾乎每天聯繫。

應該說是從我上大學開始,自己通過各方面的眼界開拓,很注意和母親的溝通方式,也因為頻繁的聯繫讓我和母親成為了無話不談的“閨蜜”,甚至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互相成長互相學習的狀態,畢竟她也是第一次做母親,她是很有耐心思想也很豁達的性格。

從我讀書到工作再到結婚事無鉅細,母親都非常清楚,她總是會在我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但不主導我的任何事情,她希望我按照本心去選擇自己想要的一切。

都說女兒是父親的貼心小棉襖,在我家倒是反過來的,對父親敬畏有距離,與母親無話不談。

直到現在如果我兩天沒有和母親聯繫,她會發微信先問問我心情好不好忙不忙,更多的是我主動打過去調侃她“忙啥呢?是不是忘了我了?我是不是親生的?”,母親總是會哈哈大笑說“是的是的是親生的”。

我想,和父母的關係需要我們成年之後主動去調節,自己感覺哪裡不融洽導致不願意打電話,就想辦法去改善。

畢竟世界上最重也最輕的愛就是源自父母,重是因為恩重如山,輕是因為太輕易就得到父母所有的愛。

我們沒辦法改變父母什麼,但是他們造就和成就瞭如今的我們,所以作為子女應該主動些,避免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時候追悔莫及。

感謝提問,引起我諸多反思,感謝閱讀。


鏡子如歌


我很在意自己的父母,雖說談不上真正的孝子,卻也是個不太省心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我並不太願意主動給父母打電話,不是不關心父母,而是不想讓父母太操心!原因是我患病了。

人生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波折,而我呢就是這樣:如花似玉的年齡時突然得了一種不死的癌症,從此,便使父母不再遠離我。

可我骨子裡就想獨自生活,尤其是患病後更不願意老人操心。終於有一天可以讓父母暫時放手,讓我獨自生活,條件是需要每天都打一次電話。

我很高興離開父母自己生活,同時又苦惱需要打電話。為了讓父母放心,最開始我按時打電話,慢慢地減少打電話次數。

我從心裡不想打電話給父母,我覺得孩子大了,雖然身體不好但也能獨立生活。做父母的需要放手讓我自己去過,畢竟你們陪不到我最後,總有一天還需要我自己面對生活的。

早日讓孩子到生活中去經受磨練,我覺得這也是對孩子負責!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雨!所以父母別再獨擋一面,讓孩子為你們撐起另一片天吧!

#情感寫作小能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