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你最愛的美食,藏在回憶裡好吃又難忘的那種,有哪些?

小波川香


我最愛吃的記憶美食有以下幾個,

1、綠豆丸子。我爸在年輕的時候就接手了我爺爺的炸丸子手藝。綠豆和白麵以一定比例和成比較稀的面泥。小學的時候,丸子1毛錢一碗,一碗十個。我經常用八九毛錢跟爸爸換成一塊的錢。因為他需要零錢給客人找錢。初中,丸子一塊錢一碗。我學會了稱重。於是每到我家的集市上,我就是在最忙的那會稱丸子的中學生。我很樂意做這些,因為可以分擔爸媽的辛苦。幹完活,再去津津有味的享受辛勞之後的甜蜜時刻—吃想吃的東西,烤地瓜什麼的。

2、韭菜雞蛋菜盒。這是我媽的手藝。起初我們家只賣丸子。但是丸子湯只會喝一碗。賺錢太少。媽媽不知道怎麼學會的烙菜盒。是那種比較稀的面,按平,放入韭菜雞蛋和粉條,放進鏊子裡烙成的。韭菜盒子一塊錢一個,卻要廢不少功夫。媽媽不管春夏秋冬都坐在小板凳上按韭菜盒子,按出了一身毛病。我最喜歡,我媽給我在裡面打一整個雞蛋,再用燒餅夾著吃,當時感覺真的很美味。

3、豆腐腦。老爸牌的。因為賺錢少,老爸各種方法研究怎麼製作豆腐腦,天天研究。由剛開始的不成型到最後的特別好喝。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失敗。那時候很想幫忙,卻不知道如何著手。只怪自己是個無用的中學生。

4、油條和雞蛋包。也是老爸牌的。後來又結合上網查電腦,研究成功了油條、雞蛋包、糖糕。

他的這些努力,我通通看在眼裡。所以這些都是我記憶中好吃難忘的味道。







曉曉私房菜


導讀:說說你最愛的美食,藏在回憶裡好吃又難忘的那種,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寶媽私房七七八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藏在回憶裡好吃又難忘的那種?這樣的食物確實有,我想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有的,我也不例外。在我的記憶深處有那麼一道美食,是我老媽自創的,小時候只要老爸不在家,老媽肯定要做一鍋吃。因為它的口感滑溜,小時候我給它起名字叫“

滑面”

大家好,我是寶媽私房七七八八,很高興您點開這篇文章。人生短短几十載,吃飯穿衣一直伴隨著我們,如果您每日苦惱不知吃啥,那就關注我吧,我們一起交流哦。

滑面不是真正的麵條,而是用紅薯粉揉成麵糰,再擀成麵條狀,當面條下著吃的。今年由於新冠肺炎,全網在家都學制作涼皮,這時我才想起心心念唸的滑面應該也是這麼做出來的。

之前做過很多山粉圓子燒雞,用的就是紅薯粉。滑面也是紅薯粉,同樣的東西就是做不出來。即使電話請教老媽,自信滿滿的我備受打擊,做出來的就是沒那個味。

看了很多網友用紅薯粉做涼皮都成功了,於是我也學學。涼皮沒成功,但是做成的都是紅薯粉皮,比涼皮厚點,比麵條薄點,最後只能拿來燒雞炒雞蛋吃。

結語:朋友們,有誰知道用紅薯粉怎麼做麵條的嗎?評論下方留言,共同交流哦。


寶媽私房七七八八


溫州的特色美食

[心](1)糯米飯

我覺得每一個溫州人最難忘的就是糯米飯了,很多人都好這一口,可能有的人會說糯米飯不是哪裡都有嗎?當然不是!因為溫州這種糯米飯的做法在別的地方吃不到,在糯米飯上放上油條,按喜好加上蔥末,然後澆上肉沫香菇湯汁,非常的香!

小的時候的早餐,不說每天都吃糯米飯也絕對是三天兩頭會吃的。我那時候最喜歡的就是一碗糯米飯+一碗豆腐腦(有的地方叫豆花,但是我們這比較習慣叫豆腐腦),或者是一碗糯米飯+一碗紫菜油條湯,真的是小時候的回憶了!

現在出門在外讀大學,也經常出去旅遊或者研學,但是那麼多的美食都比不過溫州的糯米飯,也經常在學校邊找溫州糯米飯,但是吃起來卻不正宗,所以每次回到溫州,愛睡懶覺的我卻能早起(有時候甚至可以起一大早,吃完早飯,會去睡回籠覺[捂臉][捂臉][捂臉]),就為了能吃到一碗糯米飯+豆腐腦,真的太好吃了。

[心](2)矮人鬆糕

我喜甜,所以溫州的矮人鬆糕也是我非常喜歡吃的了,也是一個童年回憶,溫州的一首方言童謠《送鬆糕》至今還記在腦子裡,一聽到小朋友用溫州話唱“鬆糕鬆糕高又高”還能立馬接上哈哈哈,小時候天天在耳邊唱的東西就是不容易忘掉。

鬆糕主要有三種顏色,紫黑色的是黑米,棕色的是加了紅糖的,白色的則是原色,上面加的通常是紅棗、桂花和一些紅紅綠綠的很細的老式糖條,白色的鬆糕有時候裡面會加一點肥肉。我喜歡吃剛蒸出來的鬆糕,因為鬆糕剛蒸出來的時候香味最為濃郁,經常勾的我,還沒到嘴就已經想到它有多好吃,而且剛蒸出來的鬆糕是最軟的,軟軟糯糯非常符合我的口味。

(最近因為疫情原因沒有這兩個食品的庫存啦,所以圖片來源於網絡,請小夥伴們見諒)

我是圓圓的六六~

喜歡我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點讚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