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想,項羽寧死不肯見江東父老,有人說活著也許會有轉機。那我想問,活著就能解決問題嗎?

用戶5547772922


很多時候選擇活著能解決問題,但對於項羽來說,活下去回到江東也很難實現當年的抱負。

原因如下。

首先,項羽性情殘暴。項羽善於打仗,在整個歷史長河中,他的打仗才能都是赫赫有名,但殘暴之名也深入人心。鉅鹿之戰,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項羽也憑藉此戰奠定了在反秦勢力中的領導地位,但坑殺秦兵二十萬,殘暴名聲,也由此大盛,而且在打仗途中,任部下燒殺搶掠,不加約束。

其次,項羽不善用人,任人唯親。項羽從江東帶出八千子弟兵,然後發展到數十萬兵馬,他手邊的大將幾乎九成是他的親信,而且在戰場上,江東子弟兵和後來投奔他的兵馬收到的待遇是不一樣的,雖說江東子弟是他的親信,但在那樣情況下,難免受人詬病,也容易喪失軍心;此外,即使項伯救了劉邦,犯了大錯,但項伯仍在項羽手下受到重用,而很多人才由於出身等原因得不到重用和公平的對待,最後紛紛投靠了劉邦。

第三,項羽沒有帝王之風。項羽行事高調,在於劉邦約定攻咸陽時體現得淋漓盡致,明明可以有捷徑,非要走難路;而且他攻進任何一個地方,首先想到的是洩私憤和享樂,不能從大局去看待一件事情,認為以一人之勇,便可成天下,沒有全局觀,就做不了大事。秦滅六國,但因為時間不長,六國都有暗地裡保存下來的實力,反秦大軍中,項羽從開始就屬於貴族之中的佼佼者,六國貴族在他身上都下了籌碼,但最後依次離去,足可見項羽此人,真的不可與之謀。

第四,經過楚漢二人最後的決戰,天下大勢已定,項羽很難在得到當初佔盡優勢的局面,而且江東父老也再難給他支持。

第五,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項羽過了江東,還是西楚霸王項羽。


遠慕長生


俗話說“爬得越高,跌得越慘”。西楚霸王項羽,曾經爬到了天下的至高點,可以說是曾經站在人間權力巔峰上的人。但凡霸王項羽,這種天下王者,一旦從權力巔峰上摔下來,就絕不可能登山再起,即便想苟且偷生,也是極為困難的!

西楚霸王是蓋世英雄,“人死不能復生,亡國不能圖存”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霸王是個乾脆的人,既然大勢已去,無力迴天,終將一死,霸王當然寧死不肯見江東父老了,免得禍及無辜,還遭人恥笑。

至於說“活著就有轉機,活著就有希望解決問題。”這話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對的,但是對從權力巔峰上掉下來的人來說,十之八九是錯的。人不同,命不同,其人生對應的道理,也會不同。


鬼影問道化真身


項羽活著時確實是一條硬漢,十戰九勝,劉邦更是手下敗將。不是任人唯親,墨守成規,痛失范增,逼走韓信丶陳平丶英布,換來劉邦轉機,後期英雄末路,霸王別姬。誠如劉邦所言:上天給你機會,一錯再錯。如今上天賜我良機,我怎麼能輕易送出。

項羽懊悔不已,追悔莫及。沛縣一亭長駕舟過來,勸他回江東東山再起。他一是自責,二是長嘆,無顏回江東見父老鄉親,又不忍天下再起兵禍,送走烏騅馬,一刎謝天下。死也悲壯,了斷英雄一生!

假使項羽苟活,也不一定復為霸王。此起彼落,劉邦已成雄鷹鐵翅利爪,項羽已過頂峰日漸沒落,人心向背漢成楚亡,徒做反抗,只有辱沒一世英名。

司馬遷寫史記,還為項羽做本紀,更有李清照讚歎: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霸王已墜落,霸氣猶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