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大家在家待的很煩悶,有哪些解悶的活動?

發現周邊有趣的事情


首先我覺得是心態問題,如果你轉換個角度看,平時忙碌,不能安心在家裡陪老人孩子,不能為孩子做頓可口的飯菜,不能跟老人聊聊家長裡短!剛好這是個機會!我整個疫情期,都在媽媽家,陪媽媽拉拉家長,偶爾我娘倆給大家改善伙食,孩子跟著姐姐哥哥,跑金跑出,我坐在太陽下曬著,內心從沒有的平靜!不用應付工作中的人際關係,腦子裡沒有密密麻麻的工作流程,心裡不用擔心有哪個事沒處理好!全當這次的疫情是自我療養!自我排毒!

其實說白了就是心態放平穩,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把平時想幹沒時間乾的事都幹了!沒錢就吃清淡點,平穩的渡過!


感718


疫情期間的煩悶是統一的,全國人民真正實視了與時光"廝守",與家人"同居",和朋友"對聊",和食物"廝混",與陽臺"喃呢",與四壁"詠歎",恨蒼天"不公",對"新冠"矢志難渝。

若說活動多了去!

洋芋平時只有兩種做法,疫情期間卻靈感襲來,,煎,炒,炸,調羮,烘焙,不一而足,平添秀色,原來洋芋製作也可風行,甚至成為一種文化;

生闢的巜史記》通讀,正副解查看,曾經的史實演繹成蒙太奇,運籌帷幄,峰火連天自導自演,優於影視;

當武漢新增病例增加,不免心驚肉跳,當病例持續性下降又心喜若狂,這一升一降,緊張的心情愁煞人;

陽光燦爛日,醫護人員奔赴武漢,與窗臺花卉對話,渴望平安,一時間與植物互通,彷彿聽懂了默契後的花語;

最多的還是向山那邊打望,看江水流過,看日升日落,看華燈初上,看稀疏人影,渴望飛翔;

期間睡袍在身,不知是臃腫還是減重,深呼吸,小彈跳,假奔跑也是有的。

總之,日程滿滿,悲喜交加!


歷史的煙波


在家待著很煩悶,我們可以開展5種解悶活動:


第一種,運動解悶。


不要嫌家裡空間有限,適合在家的運動其實有很多,比如開合跳、原地高抬腿、瑜伽、跳繩等等,有器材的家庭還可以在跑步機上跑步,空間大的話,自制乒乓球桌打球,都是可以的。


第二種,休閒遊戲。


線上遊戲很多,可以和朋友們一起聯機,玩厭了,我們還可以玩紙牌、大富翁、狼人殺等等。既能增進和朋友的感情,還能消磨無聊的時光。

第三種,看書、看電影。


不能出門,是難得的休閒時光。這時候,把過去沒時間看的書、電影都找出來,好好享受這段時光。


第四種,充電學習。


疫情時間,各大平臺知識內容非常豐富,而且所有品類都在降價、做活動,我們有了大把的時間,怎麼能浪費呢,每天只要抽出一個小時,就能學到不少技能。正好趁不能出門的日子,好好充個電,也可以消化一下過去囤的課。


既消磨了時間,也提升了自己,多好。


第五種,陪家人。


過去很多人在家陪父母的時間,一年都不超過一週,這次正好可以好好陪陪家人。


和父母聊聊天,給孩子做點好吃的,享受天倫之樂。


以上是我的5點建議,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你覺得我說得有道理,歡迎你轉給自己關心的朋友看。


歡迎關注“一點心理學”,讓生活輕鬆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