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學找男(女)朋友,作為父母會支持嗎?

回首惘然


不會大張旗鼓的支持,更不會聲色俱厲的反對,順其自然。

孩子到了大學階段,雖然學習還是很重要,但已經不像中學時期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了。除了學習還有認識社會,與同學交往,自己獨立面對生活。大學也是一個人思想漸漸成熟期,對自己的未來會有個大致的考慮。

身體和思想都需要感情寄託,需要被別人認可和追從。陪伴近二十年的父母將漸漸退出孩子的生活,以後的一切都需要他們自己去面對。

對於感情,如果遇到兩情相悅的,我會無言接受。經歷過了中學時老師家長的強制打壓,大學時期應該是感情突然釋放的自由時期。如果這個時期沒有一點喜歡異性或被異性喜歡的經歷,那我還懷疑心理是否健康了。

那時沒有經濟壓力,沒有世俗阻擋,有的只是單純的情與愛。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感情。雖然成功率很低,但是在美好的年華擁有一場沒有瑕疵,沒有世俗的,乾淨純潔的愛情不是很美好的事嗎?給自己年輕的生命留下一種至善至美的美好體驗,一份至純至真的愛情感受。此生不枉為少年。

至於以後能不能成功,以及畢業以後該何去何從,那就隨孩子自己的心走。如果他堅持自己的選擇,家長就要支持,不要讓孩子留下遺憾,如果父母阻止,很可能影響孩子以後的感情生活。

當然,不管男孩女孩都要告訴他的是,一個有擔當的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既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別人負責。任何時候不能傷害別人,這是做人底線,更是大學時期談朋友的底線。


一起向陽到白頭


我還是老眼光 以前的大學生上學沒有搞對象的 畢業工作以後,才考慮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談戀愛 心思不都在學習上了,畢業之後你還要分配工作 ,變化就大了,有多少學生談戀愛堅持下來的?因為你也不知道分你什麼工作, 如果你找了理想的工作,分到了大機關,你的男朋友分配的不如你,你可能就看不上他了,男的更是如此,如果找一個好的工作 也許就看不上以前的朋友了,因為工作中都有男女,也許你在單位看上了某一個人,就會把以前的朋友甩了 ,家長還應該說服孩子 ,讓孩子好好學習,學好習才能碰見更好的人,工作以後再找也不晚。



淑敏1955


站在父母的角度,管也管不住,還不如大力支持!

大學生談男女朋友其實是利大於弊的。

1.中國的傳統教育中,中小學是不應該談戀愛的,這就導致很多小孩沒有情感交流的經驗。如果到了大學還不談,就真的成書呆子了。以後出身社會怎麼辦,根本沒法適應。

2.大學生都是18,9歲到20多歲的人了,正是性需求很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再壓抑,其實不利於身心的發展。

在古代,14歲左右就可以成婚,而現在的孩子比古代懂的更多,空有一身理論,沒機會實踐,容易誤入歧途。

國外比中國開放,有一些感情引發社會問題反而更少,只能說有利有弊吧。

3.遇見正確的戀人有助於學業和生活。

兩個興趣相投的人在一起,有時候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在網絡上也看多很多學霸情侶,模範情侶等。好不容易遇見對的人,再錯過了很遺憾。

4.如果大學不談,畢業後留給女孩子的時間不多。

研究生不說,本科畢業都23.4了,剛畢業又忙於工作,稍微一耽擱就到了30,變成剩女了。父母又該著急了。

5.與其阻止不如教會孩子正確的戀愛觀

堵不如疏,我們教會孩子正確的戀愛觀~以結婚為目的,鼓勵他們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就算碰到了坎坷,也要樂觀向上,這才是父母該做的。

6.

再說,那麼辛苦的考上大學,不就是為了無拘無束,轟轟烈烈的愛一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