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大腦的保健操

根據全球腦健康理事會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音樂保健尤其適合老年人群,其關鍵原因是,音樂可刺激負責記憶、運動和情緒的多個大腦區域,甚至可讓大腦不同部位同時工作,使大腦得到全面的鍛鍊。另外,音樂可以改善情緒和睡眠,增強認知和記憶力,減輕焦慮、抑鬱和孤獨,緩解心理壓力,激發思維能力,有利於老年人保持大腦健康。為了幫老人用音樂保健,報告提供了以下8個方法。

與親朋好友分享音樂。音樂有助於增強幸福感,提升生活質量。分享音樂有助於拉近人際關係,獲得更多社會支持,進而改善心理健康狀況,預防認知減退,改善大腦健康。

跟著哼唱或擺動。打開音樂,跟著哼唱或隨音樂節律運動,能使心情更愉悅,給大腦增加正能量刺激,不良情緒也會隨之消失。

聽老歌舒緩心靈。熟悉的音樂總能讓人心情舒適、平靜,能喚起積極的回憶和聯想。研究發現,即使失去說話能力的中風倖存者,聽到熟悉的音樂和歌曲也會產生積極響應,促進大腦損傷的康復。

接觸新音樂。不同類型、曲風的新音樂,可給大腦帶來全新的刺激,讓大腦更年輕。

伴著音樂做鍛鍊。除了改善情緒之外,聽音樂還能促進運動——大腦健康的另一關鍵因素。多項新研究表明,隨著年齡增長,保護大腦健康的最佳途徑之一就是養成定期鍛鍊的習慣。研究還發現,音樂甚至可以使鍛鍊更容易,也有助於劇烈運動後的恢復。

查查聽力。聽力往往會隨著年齡增大而發生不同程度的損傷。矯正聽力損失對維持大腦健康、保持認知功能和欣賞音樂都有重要意義。

嘗試音樂創作。研究發現,演奏樂器需要運用注意力和記憶力等多種認知技能。老人練習唱歌、演奏樂器或創作音樂,不僅培養了業餘愛好,還能提升成就感。

加入興趣團體。研究發現,和他人一起做音樂,孤獨感更少,生活質量更高。老人可加入或組建社區合唱團、樂隊或歌舞隊,與志趣相投的人一起玩音樂。▲ (徐 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