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雕像的權利奪冠,為啥說《樂隊的夏天》有機會做成生態級綜藝

又一个“乐队的夏天”过去了。一方面,这季节目留下了与“重塑”、“五条人”等许多乐队相关的鲜明综艺记忆。这些记忆相互交织,呈现出一个包含众多小众风格的、更加丰富多元的摇滚乐形象。更大维度上,文娱生态内与乐队相关的叙事愈发多样。《乐夏》留下了一个持续孕育乐队可能性的生态环境。


作者 | 刘浩川


《乐队的夏天》第一季颁奖礼上,曾在节目里砸吉他的刺猬乐队主唱子健“砸”了自己的奖杯。第二季时,五条人的仁科则把奖杯放进了红色塑料袋里—这是五条人的象征物。


某种程度上,这是《乐队的夏天》这个节目在意义上的传承。它为观众刻画着乐队的具象形象,并输出着紧密相关于每支乐队的价值观。


而与第一季相比,刚刚结束的本季《乐队的夏天》对“乐队”这一概念有了更加丰富的呈现。


一方面,节目中的乐队风格更加多元。重塑雕像的权利凭借极具个人特色的后朋克音乐风格走到了最后,夺冠的时刻,华东说出了“这不是重塑的胜利,是小众音乐的胜利。”重塑之外,HOT 5中的五条人与大波浪也分别代表了极为垂直与特色的音乐领域。


重塑雕像的权利夺冠,为啥说《乐队的夏天》有机会做成生态级综艺


同时,33支乐队中,除了有Joyside、达达等老牌乐队的情怀回归,也涌现了许多新鲜血液。在本季首期的乐队分组阶段,福禄寿、超级斩、Mandarin在许多乐队眼中甚至都是陌生面孔。而伴随节目的进行,这些成军不久的新生力量也逐渐找到了通向大众的窗口。


不同的乐队陆续“出圈”之后,《乐队的夏天》带来的是对乐队所处的生态体系的推动。从打开一个窗口开始,关于乐队的叙事逐渐丰富:演出机会和商务合作愈发火热的同时,以乐队为主题的综艺节目也开始涌现,一些乐队迎来了跨界合作的机会。甚至乐器学习都迎来了热潮......


又一个夏天过去了。与乐队有关的可能性在持续增加。


01 | 音乐象限扩大


《乐队的夏天》最直观的意义,仍在于向大众展示每支乐队背后的音乐元素与故事元素。这些元素相拼接,融汇成许多人心中对摇滚乐的想象。在《乐队的夏天》第一季中,通过竞演,乐队这一小众的圈层文化被迅速推广到大众的认知中。新裤子、刺猬、痛仰等明星乐队在知名度上实现“破圈”,《你要跳舞吗》、《火车驶向云外,梦安魂于九霄》等歌曲也从摇滚圈层内的知名歌曲真正成为大众意义上的“流行曲”。


而在第二季乐队的夏天中,这种对乐队与音乐的展示变得更加丰富。首先,在整季节目中,大量先锋、小众的音乐类型得以登场展示。乐评人耳帝在微博中表示,在《乐夏2》出现之前,“难以想象包含有大量后朋克、噪音摇滚、自由爵士与先锋实验元素的表演在微博能有几千上万次的转发讨论。”


重塑雕像的权利夺冠,为啥说《乐队的夏天》有机会做成生态级综艺


最后的HOT1重塑雕像的权利,在参加节目之前是国内“后朋克”音乐风格的代表乐队。音乐风格的小众,一直是乐队自身标榜的特点。华东在第一期节目中介绍重塑的音乐是“难听的”,“难是困难的难”。大量合成器元素的运用、独特的旋律走向、较低的歌词密度以及晦暗不明的歌词含义都超脱于观众对摇滚乐的既往认知。而在这季节目之后,重塑迎来了华东口中“小众的胜利”。


HOT 5中,大波浪的音乐同样有大量的电子乐元素,而五条人则是融汇了大量广东市井元素的民谣乐队。这都超脱了典型摇滚乐的范畴。而在节目的更早阶段,“噪音摇滚”的Carsick Cars、“山地摇滚”的旋转保龄、“二次元核乐队”超级斩也纷纷走上舞台。不同音乐元素的叠加之下,《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呈现了属于乐队极端多样的面貌。


重塑雕像的权利夺冠,为啥说《乐队的夏天》有机会做成生态级综艺


除了音乐风格上的“新”,本季在乐队构成上也有许多新鲜血液。一个有趣的细节在于,在本季节目的第一期,福禄寿、Mandarin、超级斩三支新面孔让不少台下的乐队都高呼“没见过”。而白皮书乐队则表示同台竞技的后海大鲨鱼乐队主唱付菡曾在此前的乐队比赛中担任过自己的评委。伴随节目的进行,第二季《乐队的夏天》也为这些乐队开辟出了一个通向大众的窗口。


乐队和音乐选材面上的“扩大”,为节目带来的是足够丰富的“内容池”。而通过竞演赛制所衍生出的不同乐队的激烈比拼,则让不同的音乐形式在新的环境之下得到充分展现,也让乐队自身有了更丰富的故事性和更鲜明的形象。这成为让乐队实现“出圈”的具体路径。


与第一季相比,《乐队的夏天》第二季进行了赛制升级,赛制上更加强调“比拼”的特点。第一轮排位赛就由第一季的31进15改为三组乐队每组前六晋级。每期都释放出“淘汰”和“对抗”的元素。10进7的赛事阶段则由嘉宾合作赛、乐队合作赛、主题晋级赛三轮组成。不同赛段结束时,还多次设置了PK“复合”机制。这都为乐队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展示与创作的空间,也为乐队故事线的发展留出了土壤。


在多次的淘汰与复活中,五条人随性快乐的“塑料袋”人设愈发鲜明。五条人参赛的曲折经历,也让“捞五条人”成为今年夏天最火爆的梗之一。在和Mandarin的乐队合作里,一直严谨、严肃的华东也解锁了自己另一面的“欢乐人设”。而“写给最在意的人”等主题赛,则成为了解乐队背后故事的一扇窗口。将歌曲唱给前任的马赛克主唱夏颖一直戴着前任送给自己帽子。大波浪乐队的李剑和邢星有一段深厚的兄弟情。这都是本季中属于不同乐队的浓重记忆点。


重塑雕像的权利夺冠,为啥说《乐队的夏天》有机会做成生态级综艺


这是真人秀加入竞赛之后为节目带来的另一层面的效应。乐队的音乐、形象、故事以及节目现场所出现的跳水、金属礼等摇滚乐元素最终共同凝聚为一种圈层文化,为更多人所吸引。这样的改变,也让乐队和节目打开了更大的局面。“出圈”从《乐夏》开始。


02 | 生态视角拓宽


《乐队的夏天》为乐队带来的,不仅是单纯的知名度与文化的出圈,它也让“乐队”在整个文娱生态中的角色变得多样起来。


第一季《乐队的夏天》,打开了一个窗口,将乐队这一品类重新带到观众面前。而《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则在2020年持续助推“乐队”的市场热度。在整个2020年,关乎乐队的叙事变得更加丰富


最直观的收益来自于参赛乐队后续经济效益的爬升。不少乐队从节目走出之后,在市场中掌握了更大的话语权。一方面,演出日程愈发“紧密”。另一方面,与乐队形象深度契合的商业合作和周边IP开发也不断落地。


例如,在节目中表示“参加乐夏前上音乐节次数是0”的超级斩陆续接到各大音乐节邀约,10月18日,他们将登上麦田音乐节的舞台,与陈粒、刺猬等同台演出。而得益于自身的二次元特质,超级斩还与伊利优酸乳展开了商务合作,以真人×虚拟形象的联动形式呈现了“加优!跨次元歌者”的科幻广告片。


本季《乐夏》中走出的“顶流”乐队五条人在节目播出后呈现出更紧凑的工作节奏。整个国庆8天假期,五条人共参加了东营草莓音乐派对、石家庄星光音乐节、北京草莓音乐节等7场演出。而在9月2号,五条人推出了其官方淘宝店:“五条人士多店”。整个网店呈现出市井小商铺的气质,售卖红色塑料袋黑T恤、疯马绿T恤、五色塑料袋小徽章等经典周边产品。据悉,五条人的徽章和T恤开售不久即断货,又再次加货。不到一个月内,徽章已售出将近5000件、绿T恤和黑T恤各自售出2000多件。


无论是演出还是商业合作,乐队的市场价值都在被广泛看好。同时,乐队的形式还在被嵌入更大的生态视角。自去年《乐夏》播出以来,以乐队为主角的节目陆续涌现。例如2019年下半年,优酷推出了以乐队为主题的选秀节目《一起乐队吧》。而在2020年,腾讯视频旗下老牌选秀节目《明日之子》也将最新一季的主题定为“乐团季”。


重塑雕像的权利夺冠,为啥说《乐队的夏天》有机会做成生态级综艺


其他头部综艺,也在内容体系中努力寻求增加“乐队元素”。例如《乘风破浪的姐姐》将第四次公演确定为与新裤子乐队的合作专场。选手和乐队的三位成员分别呈现了新裤子的三首代表作。同时,新裤子还登上了今年《歌手》总决赛的舞台,成为周深的助唱嘉宾。


从这个角度上看,《乐夏》的成功并带动“乐队”这一内容形式的破圈,为乐队参与跨界合作、打通其他门类给出了“数量”和“质量”的保证和基础。这样的行业环境中,吉他、鼓等乐器的学习都在逐渐成为一种热潮。《乐队的夏天》再度落幕了。留下的是一个持续孕育乐队可能性的生态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