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之三:超級用戶

羅胖在2017年跨年演講裡引用了“超級用戶”的概念,他也是受了同名書籍的啟發,你瞭解麼?

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私域流量也愈發被人們所熟知,私域流量多大程度等同於超級用戶?

“超級群落”這個超級用戶的放大器你清楚麼?

在企業內如何應用超級用戶思維?

下面跟隨Super,我將逐一解讀~


一.羅振宇說超級用戶


對於流量思維,羅振宇是這麼說的:“一個用戶,在流量看來,你就是我棋盤上的一個子,您不是一個人,馬雲爸爸點一下連接,和我點一下連接,在流量思維看來,沒有什麼區別,這公平嗎?”

流量越來越貴,得跳出流量思維尋找新玩法

私域流量之三:超級用戶

這個玩法叫“超級用戶”

私域流量之三:超級用戶


比如,在優酷視頻上看跨年演講的付費會員,對視頻網站的付費貢獻是免費用戶看廣告的20倍


所以超級用戶怎麼來?在芸芸眾生中找到親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付費。

付費會員的價值可以參看三家公司:

  • 亞馬遜:會費99美金,但購買的東西是1300美元,比非會員高一倍
  • Costco,賣貨賠錢,但依賴會員費2017財年盈利26.8億
  • VIPKID,20萬超級用戶2017年預計收入50億


過去依賴免費獲取大量用戶,再通過增值服務完成營收的玩法在當今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已經失效了

德魯克說:企業的使命就是創造且留住顧客

可以加上超級用戶,變成:企業的使命就是創造且留住超級用戶,這比獲取流量重要

超級用戶思維是這麼思考的:

私域流量之三:超級用戶

由此,得到會做兩件事:


1.做讓用戶長臉的事


比如跨年演講的場地、選擇上星的深圳衛視、需要付費的優酷會員、每個細分品類只請一位老師等等

2.不做讓用戶覺得丟臉的事


比如會發優惠券,但不會打折

比如婉拒朋友贈送的某人口大省3億張彩票的背面廣告,因為不想讓已有用戶看到

超級用戶思維,要求創業者必須轉身向內,服務好超級用戶,建好一座城池,不愁沒人投奔。


二.它們這麼定義超級用戶


VIPKID創始人米文娟:

我對“超級用戶思維”的理解是,不追求所謂的流量,不去盲目擴張,而是沉住氣用心打磨產品。一直圍繞著我們身邊的用戶,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服務。通過良好的口碑產生槓桿效應,從而贏得更多的用戶。

VIPKID會通過創始人親自關注家長、老師的體驗來自上而下發動公司向用戶傳遞關懷,努力把用戶轉變為超級用戶,形成口碑效應,產生槓桿效應

三壽營銷頻道創始人 晏濤:

超級用戶是指在未來一段時間願意持續消費你的產品或服務的老用戶。私域流量池是篩選和培養超級用戶很好的中轉站,但用戶進入私域流量池,這個過程不能誘騙和生拉硬拽。然後通過RFM模型,也就是看用戶的最近一次消費時間、消費頻率、消費金額。再設計超級用戶權益、成長體系篩選出他們,付費會員是最簡單直接一種方式。

私域流量之三:超級用戶

(三節課對RFM模型的理解)

《超級用戶》作者Eddie Yoon:


超級用戶的五大特質


  1. 他們不僅是換了名字的VIP用戶,他們還對開發新產品有很強烈的興趣
  2. 每款產品都有超級用戶
  3. 他們不僅花錢購買產品,還對產品投入感情
  4. 他們的辨識度很高
  5. 他們願意買更多的產品,甚至可以招來其他的購買者


三.超級用戶就是用戶分層?

在產品拆解Pro群裡,我們聊起了這個話題,@反傾向 提到個觀點:

不同產品都有其用戶模型,裡面都有超級用戶(基於自己產品定義的用戶分層/分群模型和超級用戶),本質是精細化用戶和針對性做法,識別,轉化,挖掘

不同類型產品,超級用戶的比例和價值不一樣

如果上升到超級用戶思維層面,指導我們更多關注超級用戶的價值,識別,轉化,挖掘

當時還沒買《超級用戶》一書,只是隱隱覺得有些不完全是這樣

閱讀完書籍後,我對超級用戶又有了新的理解,整體的結論是:超級用戶不光是用戶分層~

1.用戶分層本質還是把用戶當流量看待,只是高價值流量~

2.超級用戶思維是把超級用戶當成戰略來執行

3.可以用用戶分層來找尋超級用戶

下面在聊企業如何應用產品思維時會再展開講講


四.超級群落是放大器

多個離的很近的超級用戶(包括物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可以形成超級群落,現在互聯網作為基礎設施大量普及後,高效的傳播機制也有利於超級群落的形成。


“超級群落中超級用戶每增加1%,就能增加除了超級用戶以外的10%-15%的買家人數,並且拉動20%-25%的銷售增長”

一群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聚在一起時,他們的影響力就會指數級的增長。

“超級用戶,尤其是那些關係密切的超級用戶,會影響他們身邊非超級用戶的同伴,影響他們的行為和決定”

動森的火爆就說明了這一點,一旦身邊的朋友都在一起玩這款遊戲時,他們的傳播力會快速擴散。我媳婦成功的被一堆身邊的玩家轉化後,又試圖把我也轉化,同樣的,我公司的幾個一塊玩的同事也在不自覺的給我傳播。

超級群落會告訴用戶:它為我解決了這麼多問題,讓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要把它推薦給我的親朋好友!

超級群落作為需求創造的“震中”,可以使業務實現超常規的增長!

小米早期的米粉,高度的參與感打造,活躍的社區,就是一個典型的超級群落。初期只是線上的社群,後來各地成立地方社群,加上無孔不入的小米之家,造就了現在的小米。

私域流量之三:超級用戶

(小米如何思考超級用戶)

五.企業如何應用超級用戶思維

這裡有一個FUEL框架提供:


  • F(找到超級用戶)
    • 從數據分析中尋找(用戶分層)
    • 從團隊內部成員尋找
    • 從身邊親朋好友尋找

  • U(瞭解超級用戶)
    • 從理性角度瞭解
    • 從感性角度瞭解
    • 從情境中瞭解
    • 從文化角度瞭解

  • E(吸引超級用戶)
    • 針對超級用戶對產品的熱愛培養同理心,瞭解他們的喜怒哀樂
    • 瞭解你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影響他們的情緒

  • L(依靠超級用戶)
    • 可以召集超級用戶,讓他們一起交流,併發出有利於公司發展的新想法
    • 比如提問:什麼情況下你願意花2倍的價格買同樣的商品or服務

對於現在的創業大環境,如果你的產品一開始沒人買單,試圖通過先獲取大量用戶再嘗試盈利,很可能資本、市場不允許。

所以,上來就尋找到你產品的超級用戶,獲得他們的認可和購買,再通過他們開始擴展,是每個企業都可以思考的啟動方式。

六.總結

超級用戶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我們或許不用深究它的定義具體是什麼,但是可以思考如何把它引用到我們的生活、工作中

最近在做的一款App,希望把產品方向從短視頻轉到紀錄片上。這裡面就有兩難的選擇:

是切小眾的狂熱紀錄片愛好者需求?還是這樣會導致用戶群體太小眾,導致覆蓋的用戶面太狹窄?

能否兩全?

藉助超級用戶的思維,就可以對判斷這件事有幫助,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和我交流~

end

文章來自社區簽約作者: Super黃的念想(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