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風箏》之三:令人作嘔的精英史觀

01

不過,《風箏》的主要問題還不在於細節經不起推敲,而在於無法掩飾的、令人作嘔的精英史觀。

  柳雲龍的上級陸漢卿,扮相既猥瑣又滑稽。他身材矮小,留個小鬍子,帶著金絲眼鏡,頭髮梳得溜光水滑,站在英姿勃勃的柳雲龍身邊,活像個小丑!

很難相信這樣的形象不是刻意為了陪襯柳雲龍而設計的。

  扮相滑稽倒也罷了,更關鍵的是,陸漢卿根本是一個毫無地下工作經驗的人,他急躁易怒,牢騷太盛,動不動就抱怨,就傷感,極其情緒化,遇到事情拿不出主意,只會抓狂,不僅對柳雲龍毫無幫助,而且屢屢成為麻煩製造者。


簡評《風箏》之三:令人作嘔的精英史觀

02

這樣的地下黨形象已經成為近年來“諜戰”影視劇中的老俗套。

  如《潛伏》、《北平無戰事》、柳雲龍自己的電影《東風雨》(2010)等等都是。其基本特點是,除了潛伏在敵人心臟中的男主角之外,其他的地下黨員,包括上級領導一律獐頭鼠目、笨手笨腳、刻薄寡恩、不近人情。

簡評《風箏》之三:令人作嘔的精英史觀

  在柳雲龍擔任導演的《東風雨》中,地下黨員安明(柳雲龍 飾)的上級方阡陌(於榮光 飾),疑心極重,一直懷疑安明的忠誠,要求他離開上海到蘇北解放區去接受審查,給安明造成了很大壓力。

方阡陌的公開身份是一個京劇演員,柳雲龍不吝膠片,不斷展示他表演“三岔口”——在黑暗中瞎摸一氣的鏡頭,其所傳遞的暗示是不言而喻的。

作為黨組織化身的上級形象猥瑣、智商欠費、不通人性且不斷製造麻煩,大智大勇又無限忠誠的柳雲龍們需要靠克服上級製造的麻煩才能取得勝利,這意味著什麼呢?

  很顯然,勝利的取得不靠組織,人民就更談不上了,他們只是一群愚氓而已——要取得了勝利,只能靠精英!靠他們英俊不凡的外貌,出類拔萃的才能,矢志不移的堅貞。

這是徹頭徹尾的精英史觀——歷史是精英創造的,勝利的光榮屬於精英,組織和上級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至於人民,他們只是取得勝利的材料、墊腳石罷了。

  由此出發,精英史觀的結論也是清晰的——既然是勝利是精英創造的,那麼毫無疑問,國家和人民也應該由精英來統治、來管理。組織的責任是少來礙手礙腳,那兒涼快呆那兒去,老百姓的責任則是服服帖帖地接受精英的統治。


簡評《風箏》之三:令人作嘔的精英史觀

03

  《風箏》,包括此前的《暗算》、《東風雨》等,都充斥著精英對大眾蔑視和鄙夷。

行文至此,有點悲哀的發現,《風箏》受到的熱烈追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和當下的語境中,證明柳雲龍對大眾的蔑視是有道理的。

  為了讓精英能夠被大眾接受,《風箏》的手法就是一方面極度誇張精英的優秀,包括他們的赤膽忠心、遠見卓識。甚至讓柳雲龍遇到游擊隊暗殺,一旦判斷襲擊者是“自己人”,就主動放棄抵抗,用身體迎向子彈;另一方面,又極度誇張他們的委屈,展示他們受到的傷害,誘導觀眾對他們同情。

  《風箏》到了最後,如果你真的入了戲,你甚至會覺得,這個時候如果組織和人民不跪在他的面前,對他肯於屈尊繼續為黨服務感激涕零,那簡直沒有天理。

簡評《風箏》之三:令人作嘔的精英史觀

【2018年1月1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