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無印良品破產,我才理解了朋友圈裡那個討人厭的奮鬥逼

最近幾天,發生了一件令我挺難以置信的事:

日本的知名品牌無印良品,其美國的子公司,已經申請破產了。

過去的3年裡,他們在美國一直是虧損的狀態,已經負債6400萬美元。

本身租金就較高,銷售大幅縮水,再加上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無印良品已經無力承擔了。

要知道,這可是日本的零售巨頭啊。連這麼大的品牌都扛不住了,其他小公司的處境可見一斑。


看到無印良品破產,我才理解了朋友圈裡那個討人厭的奮鬥逼


你發現了嗎,身邊原本司空見慣的許多品牌,漸漸跌落到我們視線之外了:

昔日鞋業巨頭貴人鳥公司,負債42億,宣佈停牌;

“內衣之王”維多利亞的秘密,宣佈英國分部破產;

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每天關店13家,3年市值蒸發百億......


在這個變化日新月異、迅速迭代的世界,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裡紅桃皇后說的一句話:“你必須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那些破產的巨頭,很多並不是因為做錯了某件事,而是因為時代不再需要他們了。

大潤發被馬雲收購了,創始人曾含淚說了一句:我們贏了所有的對手,卻輸給了時代。

真實世界就是如此殘酷,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所謂的穩定早已不復存在。


前段時間,一篇社畜爽文在微博上被瘋狂轉發,獲得了27萬點贊。


看到無印良品破產,我才理解了朋友圈裡那個討人厭的奮鬥逼


博主推拿熊說,作為打工仔,上班摸魚、下班準時跑路才是值得稱讚的。

在職場努力的那類人,是最令人討厭的奮鬥逼,連累同事跟著倒黴。

認真上班領工資叫換取勞動報酬,摸魚划水才是從老闆那裡賺到錢。

最後號召所有打工仔團結起來一起划水,以劃會友,打破枷鎖,享受下班後的輕鬆時間。

不光如此,還分享了許多上班摸魚小秘訣:


看到無印良品破產,我才理解了朋友圈裡那個討人厭的奮鬥逼


保溫杯裡泡枸杞胖大海或威士忌,上班滿50分鐘就去打水;


在茶水間做單人運動,打拳平板支撐波比跳各來一套,消耗15分鐘再繼續上班;

每天帶薪拉屎10分鐘,一週6天班可以拉出1小時,一年相當於拉出兩天假......

看完爽嗎?爽,作為貧窮社畜的一員,我也想拍手叫好,激情轉發。但放在現實職場裡行得通嗎?不見得。

你想躺著把工資掙了、滿打滿算佔公司便宜的樣子,你以為老闆不會看在眼裡?

你做的工作質量,隨便哪個剛畢業的實習生都能做得比你認真比你好,那老闆為什麼不選擇留下奮鬥逼,而選擇留下你?

上班渾渾噩噩地消磨時間,下班沉浸在短期快感的娛樂中無法自拔,到底是在敷衍公司還是敷衍自己?

我其實挺討厭“奮鬥逼”這個詞。每個人的朋友圈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扎眼的奮鬥逼:


看到無印良品破產,我才理解了朋友圈裡那個討人厭的奮鬥逼


他們每天第一個到公司打卡,晚上最後一個走,把996加班當成福報;


他們天天在朋友圈裡轉發分享勵志正能量的文章,總是像打了雞血般鬥志滿滿;

他們一個人能幹兩個人的活,不肯讓自己閒下來,總是給自己找多餘的工作來做......


他們拼命往上爬的樣子,一點都不優雅,非常笨拙,有點可悲,甚至因為拉高了老闆的期待值而受到同事的討厭、排擠。


但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人用力討生活的模樣,可以被當作該受人嘲諷的笑柄?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一句話:“每當你想批評其他人的時候,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條件。”

不是誰都有資格活得輕盈,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並不是誰都能承受失業的風險。

像無印良品這樣的巨頭,都有破產倒閉的一天,更別提那些出身貧困、只能靠一己之力努力生存下來的奮鬥逼了。

奮鬥逼也許還有出頭的一天,而那些摸魚成癮的辦公室老油條,只會面臨著被優化、被淘汰的結局。


前幾年認識了一個長得特別乖乖女的姐姐,有次酒喝多了就在那裡掉眼淚。

她說自己畢業後在家人的安排下進入了一家國企,做的是很清閒的行政工作。

剛進去的頭幾年,國企的福利讓她特別滿足:職工食堂都是不限量自助,海鮮肉類一應俱全;

下午提供酸奶水果小蛋糕,節假日還能領超市購物卡、電影票等補貼;

上下班都不用打卡,幹完手裡的活就能刷手機做自己的事,想請假只要打聲招呼就可以走。

這樣的日子讓她很舒適,不需要學習更多的技能,不需要跟別人競爭,輕輕鬆鬆就能領到工資。

然而,好景不長,那位姐姐所在的行業,這幾年形勢一落千丈,而原本和家人有關係的那位領導,也因被調職無法再關照她。

她只能看著自己工資條上的數字不斷縮水,到最後甚至跌到了撐不起房租和日常開銷的程度。

想辭職去挑戰下其他行業,卻發現世界早已變了:她的技能已有大把的人和機器可以取代。

一直沉迷於舒適區的她,蝸居在自己構築的一方天地裡,以為可以換得安穩,卻淪落到要靠父母接濟的結局。

這個人才下沉的時代,早就不是當初那個企業會為員工終生買單的時代了。


有個詞叫“內卷化”,指的是:當你長期從事一項相同的工作,並且保持在一定的層面,沒有任何變化和改觀,這種行為通常是一種自我懈怠,自我消耗的事情。

固步自封、不努力提升自己、磨練技能、探索新領域的人,只能被動挨打,讓自己的人生越走越窄。


《北京女子圖鑑》裡有一番話:“在北京,你絕不會只因為一分努力就能在國貿隨便刷卡,也不可能因為兩分努力就能體面生活在三環裡。

你只有拿出十二分的努力,才有機會在這裡過上理想的生活。”

2條建議,送給想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站穩腳跟,不斷成長的你:

①從打工者思維轉變至老闆思維。

打工者思維,就是總抱著為別人做事的心態,覺得自己的時間就是賣出去的,拿多少錢出多少力。

然而,正如經濟學家薛兆豐所說:“實際上,每一個人,每一個時候,都是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看到無印良品破產,我才理解了朋友圈裡那個討人厭的奮鬥逼


不要總想著摸魚划水、應付了事,到時候只會敷衍了自己、毀掉的是自己的人生。


那些擁有老闆思維的人,懂得在每一份工作中積累經驗,獲得成長。

而後,利用公司的平臺,建立起個人品牌和個人資源,做到離開公司也能獨立生長。

當你用為自己打工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時候,就不會把目光侷限於眼前的短期利益,而是能放眼更長遠、更廣闊的舞臺。

②學會多維競爭。

李笑來投資比特幣大獲成功,他總結的經驗就是自己的多維競爭策略。

他懂一點互聯網,懂一點編程,懂一點英語,懂一點金融,懂一點心理學,組合起來,幫他抓住了比特幣的機遇。

只要你能夠組合自己的多項技能優勢,就可能成為複合領域的頂尖高手。

要想不被別人輕易取代,除了主業之外,業餘時間還要涉略多個領域,培養自己的多維競爭優勢。

人生有豐年就有荒年,豐年的時候,別瞧不起那些咬碎牙努力的奮鬥逼;荒年的時候,靜下心來沉澱自己。

無論在多麼嚴峻的就業情況下,靠自己的雙手打拼,都不是件丟人的事情。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