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張學良的老師,又受張作霖的器重,郭鬆齡為何還要造反?

身为张学良的老师,又受张作霖的器重,郭松龄为何还要造反?

张作霖的奉军里,有一位猛将叫郭松龄,此人长得高高大大,皮肤白净,颇像“洋人”,被人称为“郭鬼子”。

可是,这个“郭鬼子”手底下确实有活,会带兵,能打仗,还能当一个好教官(郭是张学良的教官,对张学良影响很大),确实是个人才。

在张作霖的奉军里,张学良对郭松龄的认可,简直就像“另一个自己”,而老帅虽张作霖,对郭松龄也绝对能用得上“器重”两个字。

但是,就算这样,郭松龄最后还是反了张作霖,为什么会这样呢?

郭松龄认为张作霖厚此薄彼,封赏不公。

身为张学良的老师,又受张作霖的器重,郭松龄为何还要造反?

郭松龄和张作霖

奉军里面有两大派,一个是老派,就是张作相、汤二虎、孙烈臣等人。一个是新派,但新派里面又有两派,一派是士官派,主要是日本士官学校回来那一批,比如杨宇霆等人,以杨宇霆为核心;另一派就是陆大派,就是北洋政府的陆军大学出来的一帮,这些人以“郭松龄”为核心。

张作霖比较欣赏杨宇霆,认为杨宇霆有才干。而郭松龄恰巧和杨宇霆很不对付。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表现最突出的莫过于郭松龄和张学良这一支人马,张学良是军长,郭松龄是副军长。实际上,就是郭松龄打的。

就像张学良回忆道:“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奉天方面取得了胜利。通过这次胜利,我升上来了。但是这次胜利的功劳不是我的,我没有那样的能力,实际上是郭松龄支持着我。”

但战后,张作霖封杨宇霆做了江苏督军,封张宗昌为山东督军,封姜登选做了安徽督军,而贡献最大的郭松龄,却什么位子也没得到。

对于这事,郭松龄非常介意,因为他出功劳最大,却获封赏最少,太不公平了。关键是,他看不得杨宇霆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

而张作霖后来的解释是,郭松龄和小六子关系好的能穿一条裤子,等以后小六子上位了,郭松龄啥封赏没有?

这事,确实是老帅没有做好,毕竟,等小六子上位,那还不等到猴年马月?

如此一来,郭松龄的心思开始动了。

郭松龄有爱国情怀,瞧不起张作霖大搞内战,生气于大帅和日本人的合作

身为张学良的老师,又受张作霖的器重,郭松龄为何还要造反?

剧照郭松龄

看到这个小标题,有人可能不信。但我们看郭松龄的一生履历,就可以看得出来。

郭松龄出生于1883年,比张作霖年轻8岁,但和张作霖的路线完全不同。在1906年的时候,张作霖已经是清朝的一个官员了,而郭松龄因为成绩不错,进了盛京将军赵尔巽办的陆军学堂了。

此时,郭松龄碰到了军事教官方生涛,这是个绝对影响他的人,这是一个同盟会成员。很快,郭松龄就被方生涛的革命思想影响,充满了爱国情怀。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有时候碰到一个人可能会影响到一生。

1907年,郭松龄以优异成绩毕业了,开始在盛京衙门当差,表现实在是优秀,被陆军统领朱庆澜赏识,就此成为了朱统领身边的红人。之后,郭松龄跟着朱统领换防去了四川,并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

在同盟会人员心中,都是燃烧着一团火的,就是那团“救国救民”的火。而当时的郭松龄崇拜的对象,就是中山先生了。

武昌起义前,郭松龄回了奉天,准备起义,结果被镇压,差点送了命,被韩淑秀救了,这个女子就此成了他的老婆。有意思的是,这个女人也是个很有抱负的女人,两人可以说志同道合。

在后面的时间里,郭松龄虽然浮浮沉沉,但心中那团革命的火始终没有熄灭。

张作霖的奉军,就是个郭松龄的谋生之处。对于张作霖,郭松龄起初是抱着希望的,越到后来越失望。

张作霖作为一代枭雄,玩的都是抢钱钱地盘的事情,动不动就搞军阀混战,牺牲无数。郭松龄对这种国家内的内耗,非常反感。一句话,郭松龄对张作霖的政治站队和治军风格非常不满意。

但更让郭松龄受不了的是,张作霖和日本人的合作,更让郭松龄痛心疾首。

1925年10月初,郭松龄到了日本观操(军事考察),在那得知张作霖和日本人合作,并在日本购买了大量武器,准备和南方的革命军以及冯玉祥的部队干仗时,郭松龄彻底火了,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他希望的是张作霖放下军阀身份,融入革命的洪流当中,想不到的是,他的长官竟然要和国民军开战。

如果和国民军开战,郭松龄势必要和国民军对垒,这是郭松龄无法忍受的。

但张作霖的大方针已定,郭松龄也改变不了了,于是,郭松龄真的想反了。

郭松龄被冯玉祥给忽悠了

身为张学良的老师,又受张作霖的器重,郭松龄为何还要造反?

冯玉祥

当郭松龄对张作霖的种种行为不满意后,产生了强烈的造反之意,但是,造反哪有那么容易?必须得有帮手。

这时候,冯玉祥控制北京后,看奉系张作霖对他虎视眈眈,心里非常发毛,也有了造反的意思。不得不说,冯玉祥是个忽悠高手,知道了郭松龄的情绪后,一联系,两人一拍即合,准备干票大的。同时,把李景林也拉入了造反阵营。

都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人讨伐张作霖应该差不多吧!于是,郭松龄等人启动了造反计划。

11月21日晚,郭松龄向张作霖、杨宇霆发去通电,提出三大主张:一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二是要求“和日本关系密切”的张作霖下野,并且要求惩办主张开战的东北将领杨宇霆;三是拥护张学良为首领,改革东三省。

看到,这样的通电,张作霖暴跳如雷。怎么办?郭松龄可是一员猛将啊!

张作霖赶快把杨宇霆免职,然后把张学良臭骂一顿。但就这个功夫。郭松龄节节推进,战事很顺,这让老帅气得睡不着觉。

但是,谁能想到,冯玉祥和李景林竟然反悔了,并没有继续反奉,这让郭松龄骑虎难下。没办法,事情已经做出来了,那就继续吧!

但,不久又出来另外两个变化,一是张学良来了,要知道,那时的张学良还是造反将士的头,而且和将士们关系还不错,于是大家的情绪受到了影响。不久,张作霖又联系了日本关东军帮忙,于是,郭松龄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失败。

身为张学良的老师,又受张作霖的器重,郭松龄为何还要造反?

剧照:张学良和郭松龄

其实,纵观郭松龄反奉,无非就是三个原因,一是抱怨张作霖分配不公,二是和张作霖等人革命信仰不同,三是被冯玉祥等人忽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