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聞刷多了很心塞,怎麼辦?

TTLuna


疫情新聞刷多了很心塞, 應該積極接納自己的應激反應去調適它,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

應做到以下幾點:

1、看新聞要適度

我們要關注疫情的實時動態,以官方信息為準,比如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

2、做些家務

做家務既可以鍛鍊身體,放鬆心情,還會增進家人感情,促進家庭和睦。

3、聽聽音樂

優美舒緩的音樂節奏、律動會對人體的腦波、心跳、等產生積極刺激作用,有利於身心健康,能愉悅心情。

4、看看書

閱讀可以充實內心,開闊視野,增長學識,陶冶情操。在家看看自已喜歡的書,可以給自己充實知識。

5、和朋友聊天

和好友聯繫,通過手機交流,討論自己遇到的心理壓力和難題,勇於面對現實。

6、室內運動

好多運動都可以在室內開展,比如瑜伽、太極拳、平板支撐等。

多關注正面信息,凡事不要只往壞處看,這樣心情會好起來的。


柳影人家


“我的口罩到底合不合適?聽說帶了口罩還是有風險?”

“剛剛新出的消息是不是謠言?”

更別提每天都有的糟心新聞了。

那麼,放下手機看會兒書吧!

因為一個人一天能高強度接受信息的時間是有限的,大概也就幾個小時。

如果這些時間你用來刷微博,那麼你很可能焦慮到晚上2點還是睡不著。

建議你讀讀瑞典作家漢斯寫的一本《事實》。

這本書裡作者時刻提醒我們要實事求是,看到數據背後的真相。

媒體和政客們報道的事情會根據他們的意圖去誇大或是引導我們的情緒。

我們的情緒免不了被新聞所引導,尤其在這個信息化時代,鋪天蓋地的信息充斥在手機屏幕上。

學會理性分析,理性對待。但刷書是可以緩解焦慮的。

這本書暢銷全球20個國家,

這本書就是漢斯·羅斯林教授所著的《事實》,

這是一本能幫助你建立實事求是的思考方式的書,從而做到避免情緒化,理性應對疫情。

這也是比爾·蓋茨送給全美大學生的禮物。

焦慮、情緒化,這都是人的本能,

如果我們都能學會從事實出發,避免情緒化決策,那麼不管是什麼困難,都不會那麼難了。



至衡


是要注意。沒必要為那些完全不該自己關心操心且關心操心毫無意義作用的人和事兒操心!免得平白無故有了心理問題。

如今國內疫情已經差不多平息,剩下的是鞏固成果防止輸入。因此,只要身邊情況尚好,對國內疫情新聞的關注關心明顯應該“退居二線”了。

至於國際疫情發展,那更不值得一個百姓平頭去關心操心那麼多。人家國家政府願意那樣,廣大民眾又習慣那樣,結果好壞那都是他們自己心甘情願的選擇。沒必要太過關心和憂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