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推薦黑坑鯉魚蘆葦漂?

煙花易冷1471028


很榮幸能夠回答您所提出的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黑坑垂釣鯉魚時的浮漂選擇上面,如果單純的給出適合的答案,而沒有去考慮以後如何選擇浮漂的話,那麼這樣的問題還依然會出現在以後的釣魚當中。因此,在春季垂釣黑坑鯉魚時,所面臨的的選漂壓力,主要有以下幾點內容,同時也是本文的重點內容。


本文重點

如何選擇浮漂的吃鉛量?

春季魚口輕有哪些應對方法?

一套浮漂和一支浮漂的差別是什麼?

選擇怎樣的漂型來應對黑坑鯉魚?

循序漸進的解決問題,才能得出最後滿意的答案,也正如問題中所提出的一樣,垂釣當中該選擇怎樣的吃鉛量?是選一套還是一支?又或者是選擇怎樣的漂型呢?現在咱們就帶著問題,從本文內容中找出答案。


浮漂吃鉛量的選擇

選擇浮漂吃鉛量大小的時候,主要有以下幾個維度的內容需要進行考慮;

  • 水深是選擇浮漂吃鉛量的一個重要維度,其中的規律就是水越深浮漂的吃鉛量也就會相對的增大一點,水淺的話則相反。
  • 魚情快慢是選擇浮漂吃鉛量維度的其中之一,在所垂釣的魚情較快魚口重時,那就要求浮漂吃鉛量要大一點,魚情慢或者魚口輕的時候,那就要選擇小一點的吃鉛量。


  • 用杆長短同樣也是選擇浮漂吃鉛量大小的一個維度,因為當使用長杆小吃鉛量的浮漂做釣時,對釣手的拋竿壓力會非常的大,所以釣竿用的越長浮漂的吃鉛量也就越大
  • 有風無風也是影響選擇浮漂吃鉛量大小的一個因素,當有風的時候相比於小吃鉛量的浮漂來說,大吃鉛量的浮漂在拋竿舒適度和浮漂受風影響大小上面,都要強於小吃鉛量的浮漂。

最後答案:而根據問題中所描述的內容來說,在水深1.2到2米的水域中使用5.4的釣竿進行垂釣時,並考慮到春季是一個多風的季節,建議浮漂吃鉛量大小在1.5到2.5之間就可以了。

應對春季魚口輕的方法

在應對春季魚口輕時選擇相對吃鉛小的浮漂是應對方法之一,但是受使用釣竿和春季多風氣候的影響,所用浮漂的吃鉛量依然不能小於1.5克。而在這個基礎上則可以考慮考慮別的應對方法,比方說以下幾點。

  • 調低目是應對魚口輕時較為常見的一種解決方法,而在垂釣鯉魚時,如果魚口非常的輕的話,建議調到五目釣三四目這樣去調釣。
  • 餌料是否對路也是造成口輕的一個重要因素,當餌料不對路的時候自然魚不愛吃,就會出現輕口的問題,所以切莫不可因為餌料不對路,而把問題歸結到浮漂上面


  • 合適的餌料狀態也能夠解決魚口輕的這個問題,在應對魚口較輕的這種魚情時,可以主動的把餌料狀態調整的軟一點,比重調輕一點來去應對。
  • 合適的子線粗細也是應對魚口輕時,不錯的解決方法,更細的子線就有利於鯉魚吸入嘴中,從而應對魚口輕的這個問題。

最後答案:解決口輕的問題時,並不是只能通過使用小吃鉛量的浮漂進行解決,還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去應對。


一套浮漂和一支浮漂的差別

  • 一套浮漂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同漂型可以應對不同的魚情要求,也就是說在不改變浮漂功能性的前提下,可以根據魚情快慢來調整浮漂吃鉛量的大小,所以一套浮漂的使用貴在利用整套浮漂的功能性
  • 一支浮漂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相比於一整套浮漂的花費成本來說,可以體驗到不同浮漂的功能性,也就是說三支不同的浮漂能夠釣三種不同的魚情,因此一支浮漂的使用貴在涵蓋魚情廣泛的優勢。
  • 自然兩者對比下來,一套浮漂的劣勢就是適應魚情狹窄,一支浮漂的劣勢就是無法根據魚情,在保證自身功能性的前提下,改變浮漂吃鉛量的大小。

最後答案:根據整套浮漂和單支浮漂的優劣對比,再結合黑坑垂釣的整體氛圍和垂釣難度,個人認為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多買幾套成套的浮漂進行使用,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的話,選擇單支浮漂進行使用才是更加明智的選擇。


適合黑坑垂釣的漂型

  • 選擇垂釣黑坑的浮漂時,首先在浮漂長度上面儘量的選用長於50釐米或者是不低於48釐米長度的浮漂進行使用,因為這樣選擇的一個優勢就可以保證鉤餌的落點會遠一點,率先確保了自己垂釣距離上的優勢。
  • 然後,浮漂的腳尾搭配上面儘量的選擇腳尾等長的這種浮漂,因為這樣的浮漂可以滿足大部分黑坑垂釣鯉魚時的魚情要求。
  • 在選好浮漂腳尾的長度搭配後,在漂身形狀上最好是選擇那種短身的浮漂進行使用,至於選擇棗核還是柳葉型漂身,我覺得在垂釣黑坑當中,並沒有達到這麼高的用漂要求,所以大可不必糾結。

最後答案:根據這個選漂思路得出,黑坑用漂時儘量選擇長度在50釐米以上,腳尾等長的短漂身的浮漂。


最後的全文總結

應對黑坑的各種魚情難題,在選擇浮漂的吃鉛量上面還有著眾多需要考慮的維度和影響要素,在解決春季魚口輕這個問題時,也不僅僅是隻能通過浮漂來解決,在糾結購買整套浮漂和單支浮漂時,可以考慮一下其各自的優勢,而在漂型的選擇上,只要達到既定長度,腳尾搭配和較短漂身外,其他的因素大可不必進行考慮。

我是書嶽釣魚,一位熱愛垂釣,喜愛分享,有點二但卻真實的釣魚人!


書嶽釣魚


黑坑釣鯉魚該如何選擇浮漂?看題主的描述,我認為有點過於偏激,雖然說春天鯉魚口輕,在吃鉛量上相比夏天要偏小一些,但也不能本末倒置,你要充分考慮釣鯉魚和鯽魚的不同,所以根據題主的這些要求,我總結歸納了幾點來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

  • 應對輕口魚,吃鉛量不是唯一標準


  • 黑坑鯉魚更適合什麼類型的浮漂

  • 浮漂整套買還是分開買最划算

西北地區目前溫度相對還是偏低,但現在大環境下,春天普遍很短暫,鯉魚現在本身就不是開口的旺盛期,就算正釣也堪比夏天偷驢的艱難程度,使用小吃鉛量是要考慮的,但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

應對輕口魚,吃鉛量不是唯一標準

正如我前面所言,選擇浮漂的吃鉛量要結合魚竿長度、水深、餌重這三個主要因素,應對不同的魚情還要考慮漂型的影響,釣底和釣行程截口的漂型截然不同,所以必須要結合你實際的魚情來進行衡量。同時魚竿越長、水越深、餌越重,常規情況下就要求吃鉛量要大些。

而且平心而論,我覺得黑坑釣鯉魚不一定非要選擇蘆葦漂,並不是說蘆葦漂就比納米材質的要好,鯉魚就算口輕,自重也是比較大的,尤其口不好的時候,跑魚是無法避免的,浮漂撞擊魚竿是常事,從這個角度來看,蘆葦漂更容易爆頂,所以我在北京釣黑坑鯉魚的時候幾乎很少使用蘆葦漂,我也沒覺得使用納米材質的浮漂就不如蘆葦漂靈敏,這跟調釣有關,跟材質關係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那麼綜合春天季節性因素來考慮,在結合題主提供的水深和魚情信息,我認為哪怕是春天釣黑坑鯉魚,浮漂從吃鉛量上來看,也要在1.8-2.5克之間為宜,其實我個人更偏向2克以上。現在釣鯉魚的餌料,大部分地區都是限制素餌,除非你用拉餌,否則使用散餌的方式,太小吃鉛量的浮漂也很不利,餌重和吃鉛量之間不能協調的話,想釣行程截口是很困難的,簡單點說,餌料下落的速度比鉛墜都快,這樣釣行程難度可不是一般大了。

黑坑鯉魚更適合什麼類型的浮漂

讓我們繼續來看浮漂的漂型,前面提到釣黑坑不能僅僅考慮吃鉛量,漂型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例如鯉魚在底部覓食,雖然口輕,吃鉛量你選擇了1.8克,但漂型卻選用了球形行程漂,那麼顯然效果不會好,反過來道理一樣。


所以至少要準備兩種不同類型的浮漂,主釣底一款,釣行程一款,在結合吃鉛量,總體原則是口快的時候可以適當使用吃鉛量大的底釣浮漂,甚至可以用到2.5克,因為口快要更加求穩,要壓的住魚,控的住魚,這種情況常見在正釣生口魚開口旺盛時期。那麼開口不好,口比較慢,開場就糗魚的時候,那麼選擇吃鉛量小的行程漂,配合一下小飛鉛的方式,加大餌料的擺幅動作,主抓到底截口就是理想的選擇。其實這些跟夏天的情況是一樣的,只不過春天口普遍輕,加重了這個現象罷了。

春天口輕時可以嘗試一下拉餌配散炮的形勢,口輕是魚受到水溫或者魚的應激反應影響,開口幅度小,吸餌量不足造成的,在線組和浮漂兩個因素都考慮到的情況下,使用拉餌也會增加適口性,總之就是讓魚方便,你就能釣好魚。

浮漂整套買還是分開買最划算

通過上面的描述,相信您已經有了答案了,浮漂整套買其實並不划算,一套浮漂假設是常規的3個型號,整體漂身長度差別非常小,漂型也不會有變化,只是漂身大小和吃鉛量有比較大的區別,另外一些浮漂可能會漂尾和漂腳存在一點區別,但相差並不大。

那麼按照對浮漂的要求,顯然買一套浮漂並不划算,相信多數情況下你只會用其中的一兩支,所以我更建議選擇兩個不同的漂型,例如吃鉛量稍大一點的底釣漂和吃鉛量稍小一點的行程漂(這點並不絕對),從性價比上看是更高的。

最後,既然題主說到最好具體到型號,那麼我說一個我自己用過的型號吧,用了很長時間,感覺效果還不錯,黃金眼的蘆葦漂:L1057或L1058可以作為釣截口使用;L1081或1083作為底釣漂,這4個型號可以結合你需要的吃鉛量進行挑選。

關於最後的總結歸納

這樣進行描述相信您很清楚如何選擇浮漂了,黑坑釣鯉魚在現在這個季節是很難的,尤其是在北方或者西北,多從釣法和餌料上找找問題,浮漂雖然也很重要,但哪怕是2.5克的浮漂,調釣合適的話,也是可以看到口的,只不過可能在極端情況下口很輕罷了。

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你,如果覺得不錯歡迎關注我,隨時分享有趣的釣魚小技巧,我是釣魚人烏蘭,一個純粹的釣魚人!


釣魚人烏蘭


釣友您好,我來向您推薦一款,日常我在野外作釣中感覺不錯的蘆葦漂。

我是比較建議購買一套三支的,因為每種浮漂都有自己的吃口語言,買雜了後,可能當魚出口時,所體現的信號有所差異,辨別時無形增加了自己判斷的誤差。

至於您是購買黃金眼還是其他的品牌,那就根據您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了。

我推薦的品牌是 明孚 中長棗核型 蘆葦漂 型號:3607

這款浮漂採用的是三靈蘆葦,主攻鯽魚/鯉魚的綜合性蘆葦漂。

適合水深:1~4米

漂尾:15目 長20cm

漂腳: 11.5cm

吃鉛: 1# 1.28g 2# 1.59g 3# 2.01g

我使用的體會,熒光漆辨識度高,便於觀漂,15目漂目,漂腳比漂尾短,翻身站立快,釣底及緩降行程中出現的出口信號靈敏,紮實,對於黑坑底釣鯽魚,鯉魚等都是一款價格實在,品質過關的蘆葦漂。

我已經用了兩年了,沒有發現爆頂,開裂及熒光漆明顯褪色的情況,為我在野釣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故此向您推薦,希望能夠考慮這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