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三國時期的諸葛亮?

大朙永樂盛世


說到評價諸葛亮,《三國演義》小說中的孔明多智而近妖。而歷史上的諸葛亮是怎樣的呢?

我這裡從史書中找到三個評價,我們來看一下。


1.首先先看一下他的對手司馬懿是怎樣評價他的“亮志大而不見機,好兵而無權,多謀而少決,雖提卒10萬,已墮吾畫。”

看到司馬懿的評價。說實話,司馬懿的評價把諸葛亮的缺點寫的很透徹,縱觀諸葛一生,跟對劉備建立蜀國之外,似乎沒有什麼好的機會讓他把握住。帶兵打仗,中規中矩,肯定比不上曹操用兵之詭詐,況且諸葛本來也就是個謹慎有原則的人,多謀而少決,這個我在三國志裡沒找到證據,但諸葛有一點勞心勞力可能也是壽短的原因。

司馬懿的評價不能被說成胡說,畢竟北伐被司馬懿擋住了,司馬有資格有能力評價諸葛亮。 司馬懿後來巡視蜀軍時也稱讚諸葛亮治軍是天下奇才。 司馬懿和諸葛亮兩人經常會被拿出來做比較,諸葛亮年少成名,而司馬懿大器晚成,兩人也都是自己國家至關重要的人物。



2.再看一下唐丞相房玄齡在《陳壽傳》中評“壽為亮立傳謂亮將略非長,無應敵之。”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諸葛是將略並不是非常擅長。諸葛亮是國士無雙,人品完美。治理國家也是非常可以,內部也比較穩定。至於軍事,多次北伐無功而返,雖然有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但是失敗這是有目共睹的。雖然他的人品無可挑剔,但扯軍事的話,諸葛亮可能就沒像《三國演義》中那麼神。



3.最後看下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參與撰寫的《新唐書》中評“亮才兼將相,非徵可比。”

這個評價,大大誇讚了諸葛亮的內政能力, 諸葛亮從劉備往西蜀發展後, 一直統領荊州的內政, 談到內政蜀國基本沒人能和諸葛比, 諸葛亮和法正等人共同制定蜀國的法律, 但多出諸葛亮之意, 這說明諸葛亮也是懂律法, 諸葛亮還是益州平衡派系的要角, 在蜀國內政管理上, 不用懷疑貢獻第一,作為內政能力諸葛亮是不輸給商鞅張居正等人的。



【總結】

對於諸葛亮的評價和他的知名度。三國演義有很大作用,但是在三國演義出來之前,各個朝代還是有很多文人對其歌功頌德,論軍事,他數次進入武廟。論文才,他有出師表,廣受推崇,論政治,他以一己之力使蜀國國力蒸蒸日上,並使蜀國在和魏國戰場中一直佔據主動權。論人品,無可挑剔。論農業,他改革農具,撰寫農書。誠然他在很多方面都不是最頂尖,但也屬於一流。在歷朝歷代,他都是作為千古良相的典範,如果按我國傳統思想看,他絕對是我們歷史上最完美的人之一。


漯河小史哥


1.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事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諸葛亮當時在山間的一個茅草屋中足不出戶,劉備請教時,諸葛亮便說出了以後應該怎麼發展的戰略,先佔荊州,然後西進益州,最後北伐興復漢室。

2.治軍嚴明


諸葛亮十分重視部隊的訓練和發展,主張以法治軍,誰要是犯下了過錯,哪怕是將領也要依法處置。比如說失守街亭的馬謖就是諸葛亮的弟子,諸葛亮按照軍法從事,揮淚斬馬謖。

3.謀略過人

諸葛亮在作戰的時候都是小心從事,每場戰鬥都要求速戰速決,而且十分重視部隊的後勤保障。經常故意佯裝撤退,實際在高處設下埋伏,魏國大將張郃就是這樣死的。

4.鞠躬盡瘁

劉備白帝城託孤,將蜀國和阿斗託付給了諸葛亮,在諸葛亮剩下的日子裡每天基本都是處理政務,也繼承了劉備的遺願,出軍北伐,最後病逝於五丈原。

但其實諸葛亮也有失誤之處,比如任用關羽留守荊州,關羽生性傲慢,是天下英雄為草芥,最終丟失了荊州,使得蜀國處於了被動狀態。再有就是諸葛亮事事親為,任免一個縣令都要自己親自審批,早早的累壞了身體。也使得諸葛亮病逝後,蜀國人才肯定銜接不上,造成了“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局面。

總結: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諸葛亮的一生可謂是輝煌的,他一生忠於劉備,如果沒有諸葛亮,劉備是不可能建立蜀漢的。諸葛亮稱得上是千古奇材。

以上就是小編的觀點了,歡迎大家評論補充,喜歡小編的可以點點關注,謝謝。


小空話歷史


陳壽說,諸葛亮身長八尺。漢尺一尺合23公分,諸葛亮有184公分高,身材偉岸。足以見得是個美男。諸葛亮和司馬懿出兵作戰,將要開仗了,司馬懿穿著軍服進行指揮,司馬懿派人偷偷的觀察諸葛亮,發現諸葛亮坐著不加裝飾的車,戴著葛布做的頭巾,拿著白羽扇,指揮三軍將士,軍人們都隨著他的指揮前進或停止。司馬懿知道後,感嘆道:“諸葛亮可以說是名士啊。”到了北宋,"羽扇綸巾"用來形容諸葛亮。

陳壽在《三國志》裡,說諸葛亮可以和管仲、蕭何、子產、召公這些前代神話宰相相提並論。諸葛亮給劉備佈置了隆中對,讓劉備第一次試圖擁有自己的領地,諸葛亮的戰略思想體現出獨特的個性。這種個性就是韜勇抗威、不畏強敵、力佔先機的進取精神。在赤壁之戰前,在曹操絕對優勢和劉備方處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諸葛亮居然敢隻身一人過江東,說服孫權連劉抗曹,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後來又協助劉備掌握了荊州,控制了西川和漢中,三分天下。對此,錢穆曾評論: 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這是何等的雄壯!

劉備評價諸葛亮:“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劉禪評價諸葛亮: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託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徵,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孫權更是在蜀吳兩國的正式盟書中直書“諸葛丞相德威遠著,翼戴本國,典戎在外,信感陰陽,誠動天地”。

諸葛亮在當時和現在的影響力也是非常深遠的,無論是後主劉禪,還是蔣琬、費禕、董允、姜維等諸重臣到各大小臣僚,都對諸葛亮十分尊敬。諸葛亮死後,百姓十分悲痛,以各種方式祭奠,還修建了武侯祠。

諸葛亮身為丞相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同時還把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來抓,對蜀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