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父母面前,總是很難控制自己不好的情緒,傷人傷已?

二十四追


這個問題我從專業的角度來幫你做心理分析一下。

首先,你在父母面前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是因為你控制不住,而是因為父母勾引你的情緒。也就是說你之所以會發脾氣,是因為從小到大你父母把你訓練成這個樣子的。只要觸發到某個點,你自然而然就會情緒上湧。

第二,之所以有這樣的情緒,是因為來自父母的不理解。任何一種情緒的背後都有他的心理需求。比方說你父母經常批評你,說你不上進,說你不結婚。但是有哪個人不想有情感的需求呢?所以當父母指責的時候,內心的情緒就開始出現了,其實這樣的情緒是希望父母能夠理解你的, 而父母卻一味的只說他們想要的,你感覺到特別的委屈。

第三,父母也不知道怎麼跟你相處,他們的初心可能是好的,但是他們已經用慣了這樣的方式跟你溝通,而你也用慣了對父母“反擊”的方式。所以這樣日積月累主要觸發到不被理解不被支持,你的情緒就控制不住。

第四,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在面對父母的時候,你最容易發火的是什麼事情?你最需要的需求是什麼?你父母的需求是什麼?你怎樣表達父母會不繼續指責?我希望父母怎麼說我會沒有情緒?這些都是瞭解自己的一個方式。你對自己越瞭解,可能下次的情緒的次數就會慢慢降。主要還是從感性轉向理性,但這個過程需要一個自我認知的緩衝。

第五,除了父母以外,如果出現相同的不理解,你的內心會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如果表面控制了,內心會不會有情緒波動?如果有的話,那你就要思考你的原生家庭,是怎麼給你帶來這些困擾的?為什麼每次在同一個點上面總是容易情緒化?最後我想說,壞情緒不是控制的,壞情緒是管理的,找到情緒背後的需求,越瞭解自己就越能夠讓自己內心舒暢。

希望對你有幫助,以上都是我舉例說明的。你可以按照你的現實情況做一一對比。


原來是汪巍


與您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1、知子莫若父,因為父母對我們太瞭解了,對我們的弱點和不足瞭如指掌。當我們做錯了事或有做錯事的苗頭時,父母總會第一時間發現並毫不猶豫的指出。而我們總會認為父母的這種做法阻礙了自己的計劃,不但沒有給我們鼓勁,反而有種洩氣的感覺,這時就會造成對父母的不理解併產生牴觸情緒。

2、性格原因。這種人性格要麼太強勢,要麼太孤僻。對生活和工作中帶來的壓力無法自我消化,在外表現強勢不願與別人交流。在家與父母交流時稍有觀點不同,就會將父母變成宣洩的對象。

天下父母皆愛子,沒有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孩子好的。當自己的觀點與父母產生分歧時,我們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分析父母的建議,哪怕是觀點不同,也不要在父母面前鬧情緒,因為父母對孩子沒有對和錯,只有愛與奉獻。


給您賀喜


感謝提問:因為你知道父母不會記仇,會原諒你所以的錯,和父母發脾氣的都是窩裡橫,沒多大出息的,父母養大我們不容易,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顆感恩的心,你養我小我陪你慢慢變老。

小公主祝每對父母都有一個幸福的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